泉州:宋代中国世界造桥最多、最长的“造桥狂魔”!(下)
笋江桥全长75.5丈(约235米),宽1.7丈(约5.7米),两侧翼扶栏。
笋江桥有桥墩15座、酾水16道。笋江江流湍急,故15墩双向均为船型墩,以利上游山洪下泄及下游涨潮分流。为解决两墩间跨度过长,该桥采用“伸臂式”的砌筑方法,这是宋代泉州僧人之首创。笋江桥独具特色的为南北两端桥头各建有4座仿开元寺阿育王塔的宝箧印经式石塔(今已废)。笋江桥建成10年后,乾道六年(1170年),泉州知州王十朋应邀视察,写下著名诗句:“刺桐为城石为笋,万壑西来流不尽。”
笋江桥是泉州郡城第一座横跨晋江、通往西南方向腹地的交通要道。历代均有重修。上世纪60年代初在原桥墩上增高3米多,以钢筋水泥铺设桥面。90年代山洪爆发,南北两端被冲毁,今成断桥。
九、顺济桥。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郡守邹应龙始建石桥;因近顺济宫,故名“顺济”;因建笋江桥之后,俗称“新桥”,此段江面俗称“新桥溪”。顺济桥原长151丈(约498米,后为338米),广1.4丈(宽约4.6米),共31墩,酾水32道。
原桥结构基础采用全河床抛填块石和条石,桥面均为丈余石梁。其桥墩亦为双尖船型墩,与笋江桥船型墩不同的是,其尖端上下为月牙形,更利于上下游湍急江流分流。清·乾隆廿四年(1759年),泉州知府怀荫布多次增石修桥后作记赞曰:“浯江横贯二里许,桃源、武荣诸山流由此入海。霖雨暴涨,巨浪拍天,其地下通两粤,上达江浙,实海国之冲衢,江城之险要也。自斯桥成,而肩摩踵接,直蹑风涛于足下,而恬然不知,厥功伟矣!”
顺济桥是泉州古城第二座横跨晋江的梁式石桥,但并非南北贯通直达泉州古城,桥北终于草洲岛(俗称菜洲)。这从《明·泉州府志泉郡总图》可以看出。草洲岛与古城有浯溪(俗称破腹沟)相隔,故古时桥北设木梁吊桥,有舟通行或有警即吊起。桥北桥南筑有桥头堡,置戟门,昼开,夜有警闭, 而桥南桥头堡勒“雄镇天南”,今皆不存。由此可见,顺济桥建成后,笋江上游自永春而下的山货船乃可顺流而下沿浯溪经吊桥直达南关港,而南关港海舶派舟亦是沿此路线进入水关到市舶司报关。此状况一直延续至清末,嘉庆廿五年(1820年),该吊桥尚有补造记录。换言之,顺济桥经吊桥再入泉州城南,至少保持有600多年。
顺济桥20世纪30年代石梁桥改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60年代、90年代加固大修。自2000年起,顺济桥历经多次台风、洪水冲击,至2006年桥中段一半以上桥梁桥墩圮毁,2016年800多年的顺济桥全桥尽圮,仅遗址以凭吊。
2020年泉州申遗项目将顺济桥遗址列为新增6个遗产点之一。其核心价值在于它是泉州古城南宋城市建设的重要桥梁,亦是泉州古城港市一体化的交通要道,由南部往来泉州郡城不必再绕行上游的笋江桥,使与广袤的“漳潮道”的陆路交通更为便捷。顺济桥下便是举世闻名的南关港(刺桐港),与天后宫、排铺街、聚宝街等城南一带构成刺桐城最繁华的国际商业社区,体现南宋国家口岸商业拓展对交通系统的促进和完善。
十、金鸡桥。是泉州第三座横跨晋江的桥梁,位于晋江上游东、西溪汇合的“双溪口”,江称“金溪”。金溪江上本无桥可通,只有古渡,称“金鸡渡”,是古代安海一带北上到南安县治丰州的必经之地,是两宋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称“梁安古港”。北宋·宣和(1119—1125年)间,造舟相连为浮桥,通商两岸。南宋·嘉定(1208—1224年)间,泉州郡守叶廷珪命延福寺僧守静募款,在金鸡渡建石桥。后真德秀继任守泉,大力续建。时桥长117丈(约386米),广2丈(宽约6.6),墩17座,巨木为梁,墩为睡木沉基,两墩间距约6丈半,上压巨石条叠砌而成。桥上竖柱横梁,钉桷盖瓦,上有屋盖,成廊屋93间,下有护栏。
金鸡桥是古代晋江最长、规模最大的屋桥。明清十次毁于火灾,后又重修复建。最后一次重修为清康熙卅二年(1693年),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又毁于火,从此设舟摆渡。19世纪末,金鸡桥仅剩桥墩。1965年10月,金鸡拦河闸(旧金鸡拦河闸)在古金鸡桥遗址上动工兴建,金鸡桥不复存在。
值得一提的还有位于永春县东平镇湖洋溪上东关桥,亦名“通仙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原为敞天桥。全长85米,宽5米,共六墩五孔两台,桥基采用"睡木沉基",船形桥墩以上为巨木横梁。北宋开宝(968—976年)以后,永春与泉州已通舟楫,此地成为沟通泉州与永春、德化、大田、永安的枢纽,是南来北往必经之地,甚为繁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里人颜尚朝仿金鸡桥修建桥屋,其技艺之精湛,构造之奇特实属罕见,是闽南绝无仅有的长廊屋盖梁式桥。
建于南宋的永春东关桥
(图源:《天下之货仓》)
闽南仅有的宋代廊桥:东关桥(图源: 陈一鸣/摄)
东关桥历史上多次毁于洪水,后均有重修。最近一次是2016年9月,台风“莫兰蒂”引发的洪水突至,将东关桥拦腰冲断。2号桥墩与3号桥墩损毁严重,共7个开间、长约20米的桥屋被冲毁。当月企业和个人资金捐款479万元重修,2017年底竣工。但东关桥重修后,其外观再无往日古桥之风韵。
以上泉州宋代十大古石桥,亦有不同看法。如被称作“泉郡南孔道”的普利大通桥,实际上是由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始建的“厦渎桥丈”(长200丈)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始建的“锦塘桥”(长150丈)连接而成,合称“普利大通桥”。又如以前被列入泉州十大古石桥的下辇桥,亦称“御赐桥”,虽然此桥与景炎元年(1276年)宋幼主端宗赵昰及卫王赵昺南逃至泉州有关,但实际上下辇桥是元·至正(1341—1368年)间,僧法助所建石桥。史载原桥“六百二十间”有误,应为“六十二间”,全长400余丈(约1332米)。因该桥为元末所建,故本文不将其列入。
值得注意的是,元代之后,泉州桥梁建设开始衰落。据可考的桥梁,元仅建27座,明代41座,清代58座。三个朝代700多年造桥总数不及两宋造桥总数,且规模甚小,合其总长度更不及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30多年造桥总长度的一半。查两宋时期全国以及欧亚大陆的任何一座大城市,其造桥总数、总长或单桥长度皆无与泉州匹敌的史料。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本文题目绝非妄言!
(以上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编后语】毋庸置疑,宋代泉州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贸易大港。海上贸易的繁荣给泉州带来巨量的财富,同时,也对社会财富的流向起到引导作用。仅从泉州宋代十大古桥来看,大型桥梁多建于北上南下的交通干线,不少桥梁直接建在港区,促进港市互联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的形成。实际上,到了南宋末年,泉州与广阔的晋江南岸诸港口和北面山区腹地的水陆转运系统的交通网络已十分完备。陆路交通之发达,反过来推动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在这一良性的循环当中,商品经济和市场需求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乡音君注意到,作者在上一期从南宋绍兴年间造桥资金数据分析得出“南宋刺桐民间所拥有的富可敌国的雄厚财力”之论断。这也正是宋代商业革命带来的丰硕成果——藏富于民。而藏富于民则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
助力泉州申遗 三重特惠继续
《天下之货仓》 北京·九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