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源头要从小学找起
据近日的《中国科学报》报道,“我的努力逐渐失去了效力……”在第34个教师节,一位普通的大学教师在博客里直言他的“困境”,这甚至让他感受到了职业生涯的一种失败。而这并非是少数人的庸人自扰,留言参与讨论的许多老师或多或少都有相类似的体会——对学生的教学无力。事实上,早在2016年7月27日,《中国青年报》就曾报道了一位英国外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的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在中国,刚入校的大学生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并且希望老师可以直接告诉答案,需要培养思考能力”。
按说,作为大学生的青年学子正是处于一个思维逐渐成熟、自我意识快速觉醒的阶段,主动地去发奋学习应该是一个常态,然而“学生们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需要什么。他们自己知道,并且他们会坚持自己。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了解和说教都变成了无效的”。何以会让这位大学教师无奈地提出这一看法呢?“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此时,或许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去看看他们在成为大学生之前的中小学阶段的学习目的与习惯吧。
首先,功利性的学习目的让众多孩子的学习生活从小学开始便处于“错位”状态。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中的内涵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但现实中,因为着眼于现实而非长远的诸多“焦虑”,从所谓的“起跑线”开始,在很多学校和家长眼中,育人目标便充满了“功利性”,获得高分数和升入好学校等也随之成为了众多学生的目标,而“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反倒被淡化了,在这种功利倾向非常明显的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当一旦考入大学达到目的后便失去了动力和目标,也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当年,钱理群先生曾痛斥过所培养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套用这句话,将从小便让学习生活充满现实功利性的学生称之为“精致的功利主义者”,是否不当呢?
此外,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那便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人们对于学段的重视程度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的,尤其是对打基础的小学阶段的重视程度已远远脱离了其应有的重要地位,譬如教育中最关键的师资配备便是一例。笔者分别从事过多年的中学和小学教育,对小学阶段教育在学生十几年的学习成长中,其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深有感受。可以说,一个学生是否有创造性,是否乐于学习,是否充满好奇心和敢于提出问题,是否去勇于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阶段是重要的,作为“起始”意义上的小学段的习惯培养却是尤为重要而必要的;但常常遗憾的,众多国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恰恰相反,这从对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师水平认可度的高低便是明显一例,最终导致出现的便是从资金硬件投入、师资软件配备乃至到职称比例设置等方方面面上的倒金字塔结构。
也因为认识误区的存在,出现的结果之一便是,因师资配备及对小学教师劳动价值评价度上的先天不足,导致在学生“起跑阶段”便起步乏力,最显而易见的事例之一便是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高水平教师因虑及社会认知度、职业发展空间等种种原因,而不愿到小学任教或留不住人才,遑论大师级别的人呢?
再者,弱化了小学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忽视了小学段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应该是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譬如体验探索的兴趣、获得成长的快乐等,而绝非是出于以“分数”为代表性的急功近利的目的等。但遗憾的是,现实中缘于管理导向的问题、教师考核的因素等,使得许多小学的评价及教育方式正以或明或暗的分数(等级)呈现形式盲目向“中、高考”指挥下的中学看齐,事实上与公众的普遍认知相反的是,很多小学的教师及学生的成绩压力丝毫不亚于中学段,从而有意无意地忘记了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其实是培养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审美习惯等,而非精益求精的成绩至上。
放眼教育改革经过多年和多轮之后的今天,实际上我们对小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远远没有到位,对小学教师的认可度也远远没有到位。所以有现实意义的一件事是,只有及时补上这块短板,重拾对小学教育应有的重视,给予小学生的发展状态和教育生活以清晰的定位,给予小学段“分数至上”的考核标准以明确的“拒绝”,给予小学教师到位的评价与激励措施,也借以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小学教育,真正让小学教育成为学生各种良好习惯养成的起始阶段,我们的未来一代也才谈得上有包括“乐于求知”“善于发现问题”等良好习惯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