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魏寨街道耶柿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长安区东部边陲。地处浐河上游河谷,川、塬、沟相间,背靠苍莽白鹿原、沐浴沟,东与蓝田县三联村、冯家沟和魏寨街道古刘村接壤;南和魏寨街道魏寨村相连;西北隔沐浴沟与炮里街道办布村相望,距长安区行政中心20余公里。

耶柿村也叫耶柿坡村,由耶家坡、柿园村、阴沟村(也称阴坡村)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名取三个村各一字而得名。这是一个汉族和古代少数民族契丹人世代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壮大,走向进步繁荣的村庄。

现有10个村民小组,498户,1794人,土地2200余亩,塬上有1080亩,坡地600余亩,河道地520余亩。村民世代以农为生,主产小麦、玉米、水稻。曾种植过几百亩莲菜,因多有病虫害而淘汰。

耶家坡自然村建于明建文年间,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耶家坡。以耶律姓氏在浐河北岸坡上而得名。耶姓本为复姓耶律姓氏,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契丹国契丹族耶律家族因在公元1125年遭受金灭顶大难由家乡辽河上游一带流落到此安身立家,繁衍生息而形成的村落。过去村里禁唱《金沙滩》戏,认为是本民族的耻辱。全村99%都是耶律复姓。后因有与汉民融合之意,改为耶姓,近年又恢复其本来耶律复姓,全村只有王、吴、希三户他姓人家。

柿园坡村建于明建文年间。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市园坡,《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为柿园村。

以自古是一片柿园而得名。张姓占80%,由灞桥区神鹿坊张家巷迁来。另有20%的陆、谢、魏姓。

阴沟村以王姓为主。相传清初有王姓在这里安身立家,住在沐浴沟中部南面,只有在早上10点以前能见到太阳,其余时间都见不到太阳,因此,人们便叫成阴坡村。在初级社时曾划归炮里布村管辖,到高级社时划归魏寨耶柿村。

村中原有很多寺庙、文物古迹。曾有阎王庙一座。

有关帝庙1座,另有黄龙黑虎;有双泉寺一座五间,后有铁佛殿。双泉寺是因寺内有双眼泉水清澈晶莹,长流不息而得名。至今该泉水还为人们日常饮用。铁佛殿墙外,另有猴神庙一座。村里还曾建有城隍庙一座,文昌庙一座。均毁于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运动中。

近些年来,由善男信女和僧人们共同捐资重新翻盖了一座菩萨庙。

该村落曾有古城墙的遗迹。在沐浴沟口的白鹿原上,有一段地名叫城墙楞,城墙楞有古城墙的遗迹。还有一个地方叫大堡子嘴,远远望去像一座皇帝的陵墓,村里也有人叫此为大冢的,实际上是一个土高窑。据说此窑建于清回民和汉民战乱时,是汉民修建的避难场所。现在50多岁的人都清楚地记得,他们年轻时经常下窑里玩耍,里面的结构布局非常合理,暗道机关都很巧妙。多年来,由于上面的排气通气孔被长年累月的水土流失封闭了气眼,人们也不敢和无法下去了。

该村有一棵古老的皂角树,胸围三人合抱,树冠近百平方米。

(耶金山)

村里人有传统唱大戏的喜好。1955年,村里成立了“乱弹社”,购置了价格不菲的道具戏衣,至今还保存完好。民国时出了西安老三意社社长耶金山。

在历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出于保家卫村的需要,培育了崇尚武术的精神。清代以前就由耶律姓老人开始习武传教,主要练的是“头等锤”功,直至20世纪70年代,村里还有十多人习武。

每年农历三月十二日过双泉寺庙会、农历三月十三日过阎王庙庙会、端午节由出嫁女儿给父母送粽子(此风俗和长安西片由父母给女儿送粽子形式正好相反),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过村姑娘会,由出嫁的女儿给父母送油塔馍。

新中国成立后,修水库、建抽水站、打穿塬洞、打辐射井、解决人畜饮水等。21世纪,申请上级补助资金30余万元,自筹资金40余万元,投入劳力,修筑2.8公里长的水泥硬化上塬路,解决村民在塬上耕种、施肥、收获难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阴沟村30余户祖祖辈辈出行难问题。借用企业资金,申请国家补助,修筑2800米浐河河堤,防患于未然。2009年始,在坡地上栽种600亩优质核桃树,并打成三眼深井,埋设配套管道2000米,保证核桃林的灌溉,建成优质核桃示范园。

多年来,最大问题是村民搬迁工程。由于相当一部分村民在半坡和坡下居住,每年雨季汛期,塬坡都有滑坡和冲垮民房现象发生,严重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已经开始搬迁工程,一个崭新的村庄将诞生在白鹿原下的浐河岸边。

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设有耶柿初小,1965年建成耶柿小学,后撒校并入魏寨中心小学。现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室一所。该村的张忠贤、张清希是中共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张忠贤曾担任中共鸣犊区委第一任书记,张清希曾担任村中主要领导多年。村里也出了在区医院工作的主任医师、名医王养民。

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有魏姓人从白鹿塬迁居于此地,形成村落魏家寨,遂得名魏寨。

魏寨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地处长安区东部,浐河上游。东、南两面与蓝田县前卫镇、史家寨镇相邻,西与鸣犊街道相连,北与炮里街道相接,总面积21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魏寨街道下辖9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8个行政村

投稿、闲谝

(0)

相关推荐

  • 【长安村落】——鸣犊街道嘴头一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背靠八里原,面对白鹿原,西高东低,缓坡阶梯而下,最后与岱峪河连接.4个村民小组,193户,712人,耕地702亩. 在长安 聚集长安人,一起记录长 ...

  • 【长安村落】——魏寨街道长沟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魏寨街道北边两公里处,东临浐河川,西靠八里原(史记风凉原),南邻朱村,北连蚕姑沟村.3个村民小组.150户.560人.1120亩耕地.其中,李 ...

  • 【长安村落】——魏寨街道古刘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白鹿原南坡,浐水之滨.2012年,有5个村民小组,172户,687余人,耕地1350亩.1952年,由古仁庵.刘杨村(圪垯子)两个自然村组合而 ...

  • 【长安村落】——魏寨街道白庙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地处长安区的东南角,西距魏寨街道办约4公里.与蓝田县焦岱镇樊家坡村紧连,秦岭东汤峪河与岱峪河会于村前,背依白鹿原,西望风凉原.属于典型的川塬地貌, ...

  • 【长安村落】——魏寨街道西坡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魏寨街道办以西,2012年,有4个村民小组,196户.约760人,村民以魏姓为主,还有李.杨.朱等.是长安区政府表彰的第一批文明村.小康村. ...

  • 【长安村落】——王莽街道韦兆村( 韦一、韦二、韦三、韦四)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西安古城南20多公里处.北依少陵原,南望终南山,大峪河古道绕半而流,西汤公路穿村而过,东去引驾回.汤峪,西近兴教寺.杜曲.居川而水田连陌,梯田 ...

  • 【长安村落】——王莽街道洋峪口村( 洋东村、洋西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西安市城南30公里处,是秦岭北麓七十二峪之一:处于小峪和土门峪之间:南通终南山,连接柞水县,北距环山旅游路3公里,距王莽街道办5公里. 洋峪口 ...

  • 【长安村落】——王莽街道后沟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沿着西(安)汤(峪)公路拐弯处上韦兆坡时,在西安兴华铁路器材厂北面的黄土半崖有一条伸向端东的水泥路.此路伴随着峡谷(后沟),即可到后沟村.西与韦一 ...

  • 【长安村落】——王莽街道下红庙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下红庙村与上红庙村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一村,统称红庙村.三面临水,地处上红庙村正北.唐古道御路从村中间穿过,是大峪.小峪三水交汇地.东南方与稻地江村 ...

  • 【长安村落】——王莽街道上红庙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辖3个村民小组,134户,近500人,500亩耕地.高姓占大半,兼有杨.鲁.赵.郑.李.关.路等姓氏. 提起上红庙村,还须从稻地江村说起.稻地江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