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当前职称制度鼓励“少劳多得”
虹野:当前职称制度鼓励“少劳多得”
中国教育报刊发了一篇评论文章《职称晋级应向低学段倾斜》。文章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越是在高一级的学段,教师的职称晋级越容易,晋升的级别越高。譬如在高等院校,晋升副教授很普遍,晋升教授很正常;而在小学和幼儿园,晋升中级很困难,晋升副高基本上无望。这一现象的长期存在,严重挫伤了低学段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向低学段学校流动,不利于低学段教师安教乐业,当然也就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显然这篇评论文章是为低学段教师获取更多的职称名额而呼吁,为相对弱势群体谋福利之心意值得赞赏。但是作者明显是在异化的职称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思考的。
首先,作者把职称当做了一项福利,低学段职称名额少了,无法吸引高层次的人才从业,故需要增加“福利”——向低学段倾斜。职称是福利吗?理论上显然不是,教师职称是教师职务的名称,不同的教师职务对应着不同的岗位职责。但是事实上,教师职称已经异化为一项“福利”和岗位职责没有关系了。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大学校长都是教授,但是却几乎不履行教授职责,我们看到讲师的劳动比教授还要重,拿的是比教授少了很多的待遇。不同的岗位应该具有不同的职务职责,也应该有不同的劳动报酬,当职称和岗位职责失去关系的时候,低学段和高学段教师岗位之间的差异就被掩盖了。以至于我们很难区分大学里面的正高职称的教师和小学里的正高职称有什么区别,我们只是感觉到小学正高职称名额少了。
其次,在现有的职称制度的框架下,教师追逐职称并非是为因为高职称的岗位更适合自己,而是高职称能够带来高的报酬,最为重要的是在教师职称和岗位职责脱离的情况下,高的报酬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责任和劳动。可以说,很多时候,教师们对高职称的追逐是对“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得”的追逐。
如果不同职称的教师岗位职责不同,即便有不同的劳动报酬,教师们也无异议。而现实中却是“同工不同酬”,甚至低职称干得多报酬反而少。这就导致了教师乐于追逐更高的职称待遇,而不是通过完成更多的岗位职责来提高待遇。
再次,从职称的岗位职责来看,低学段职称名额少是有其合理性的。毕竟低学段并不需要多少教授来进行研究,同事之间从事的工作也相差无几,岗位差异不大,故而中低级职务相对会多一些。而高校则需要更多的人在教授岗位上从事研究,教授职称名额多一些也是正常的。
最后想说的是,之所以教师们不愿意到低学段,根本原因还是异化的职称制度带来的不合理的劳动报酬,也是各个学段岗位职责不清晰和教师缺乏议价机制造成的。不仅仅低学段的教师埋怨职称名额少,高校同样也认为名额太少,毕竟低职称的教师的工作量大于高职称教师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要想真正解决各个学段教师的安居乐业的问题,则需要重建教师职务制度,明确教授、讲师以及其他各级职称的岗位职责,让教师的劳动报酬和岗位职责重新建立联系,避免高级职称待遇却干着低级岗位的活的“少劳多得”的现象存在。如是,职称将不再是福利、荣誉和社会地位了,而是一个岗位职务,这样就教授可上可下,能干教授的事情的时候就就应聘教授岗位,不能从事教授岗位的时候就退下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其他岗位。而低学段则需要明确岗位职责,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教师职务制度,这样教师职务晋升仅仅意味着岗位职责的变化而不是地位和报酬的变化。当然,若职称制度不回归岗位制度,职称名额无论如何倾斜各个学段都会嫌少的。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