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句话,了解灵璧石历史!
编者按:回归传统,溯源文脉。2016年末,《宝藏》杂志新辟“传承经典”专栏,拟从历史传承、审美特征、创作规律、系列作品等方面介绍传统赏石相关知识,抛砖引玉,欢迎惠赐洞见专稿。
石文化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从实用性逐渐发展为重色彩、质地,进而成为审美对象,这个时期为石文化的萌芽期。
《尚书》中列举九州上贡的物品中记载:青州有“铅松怪石”,徐州为“泗滨浮磬”。这里提到的“泗滨”就是今天的灵璧县一带,而“浮磬”,就是指用灵璧石制成的磬石,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打击乐器之—,且为皇权、礼治的象征。这是灵璧石文化的最早记载之一,也是灵璧石文化史的最早记录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纷争,所遗记载不多,但这时期出土的曾侯乙磬却让我们看到了灵璧磬石文化发展的空前程度。
(曾侯乙墓编磬)
曾侯乙墓编磬1978年出土,磬架高109厘米,长215厘米。共32块石磬。这是迄今所知造型最精美、磬块数量最多的编磬组合。
秦、汉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石文化由自然崇拜向自然神灵转变。赏石除自然属性外,又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属性。一池三山的园林构图形式在中国逐步形成,观赏石文化也成为园林中一门专门艺术和学科,奇石作为艺术品在园林中被广泛应用。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园林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虽时局动荡,但在思想上却呈现多元化。一部分文人雅士思想活跃,向往田园生活,纵情自然山水,追求潇洒飘逸的情调。而在玄、道、佛学的影响下,崇尚自然之风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赏石文化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而灵璧石文化也逐步进入园林家庭。张正见的《灵璧石赋》是灵璧石发展史上第一篇灵璧石之赋。
隋唐是继秦汉后又一个大的社会昌盛时期。百家齐鸣,儒、道、佛三教并举,贵胄文人游山玩水蔚然成风。赏石、藏石活动及赏石诗文的大量出现,都大大提高了当时的赏石意境和艺术品位。涌现出一大批如李白、白居易这样的赏石家。他们引领的浓缩自然山水的艺术手法,以及包含抽象哲思的赏石内涵,成为一代赏石特色。而灵璧石文化借此春风发展昌盛。人们除了用于点缀园林外,又将“小而奇巧者”用于案头清供,并以诗文记述歌颂,使灵璧石的人文色彩加重。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的时期,园林和赏石文化同其它文化现象一样达到鼎盛时期,赏石与收藏方面的文章著作相继出现。如杜绾的《云林石谱》、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叶梦得的《石林记》《宣和石谱》等,使观赏石由单纯的文字描述发展到图文并茂。这一时期赏石主要以赏形为主,石种主要以灵璧石和太湖石为主。米芾还提出了相石“瘦、漏、皱、透”四要素作为太湖石标准,后被灵璧石借用。另一位大家苏东坡则为灵璧石写出了千古名篇《张氏园亭记》。另还有如宋徵宗、載复古、范成大、苏轼等一大批赏石藏石名家。
金、元时期,观赏石艺术发展处于低谷。但在帝王与文人雅士中,始终未有间断过。如忽必烈、金世宗、赵孟頫等人。尤其在文人中多是厌弃官场生活,有“五斗折腰惭为县,一生开口爱谈山”之风。他们收藏、欣赏虽规模不大,但也为灵璧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薪火相传的作用。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是与灵璧石有天缘。据《帝乡记略》记载,朱元璋在做“游方”和尚时,曾从灵璧带走一方磬石“云牌”挂在皇堂寺(原名于皇寺),用膳时敲击,招集寺僧进餐。后朱元璋称帝时,为了“耀灵显吉”“肇基帝运”,指令专人到灵璧置办石磬,以为登基庆典之用。由于皇帝对石文化的重视,赏石之风日盛,藏石品种更加丰富,几架等极为研究精制。这时期灵璧石是主要收藏品种。而论灵璧石的著作有《长物志》、《素园石谱》、《妮古录》、《灵璧石考》等。
清代是园林发展迅速时期。圆明园从雍正到乾隆时期得到发展,在园内四十景中,多有“奇石削列,为坻为碕,与屿为奥”。其中灵璧石佳品丛集,灼灼其华。清代灵璧石文化研究出现了新的发展,赏石文化与书画文学艺术的相互渗透,如郑板桥的《竹石图》、赵尔丰的《灵石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石隐园》等都为灵璧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进入近现代,观赏石文化与时俱进,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灵璧石借助新时代生产力,发掘出多个新品种,如灵璧珍珠石、灵璧蜿螺石等。同时,在梳理总结前人著作文献中,有关灵璧石的研讨会、论文集和灵璧石文化系统宣传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灵璧石文化在这一时期,借以传统文化魅力在赏石艺术中独领风骚。
据史料记载,中国灵璧石以前最早只记载为“磬”“磬石”“灵石”“巧石”或“泗州石”“泗滨石”“泗滨浮磬”等。宋政和七年改零璧为灵璧县,灵璧石之名方在史书上出现。故在宋以前的文献资料里很少见到“灵璧石”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