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一点也无妨:6个拖延者用的高效方法,别再产生自我怀疑
第一管理学派
发布时间:02-1616:48财经达人
今天给大家解读的这本书——《拖拉一点也无妨:跟斯坦福萌教授学高效拖延术》是一本拖延了15年才写成的书。
作者John Perry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荣誉客座教授、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为当代哲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与此同时John Perry也是一位资深的拖延症患者。这本书其实很薄,半个下午就能读完,拖了15年确实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拖延能力。
本书宗旨:针对结构性拖延症,如何采用自我欺骗的方式让自己舒服一点,去拖延最重要的任务,完成清单上次要的任务,尽量成为一个高效的人。
核心内容为:1.什么是结构化拖延?2.为什么很多拖延者那一摆脱拖延?3.如何摆脱拖延症,具体实施起来有哪些方法?4.拖延者们有什么额外的福利吗?
一、 什么是结构化拖延?
结构化拖延,意思是:由于没有做某些事,从而做成了不少别的事。
一件无聊或看似无聊的事,总是容易被我们拖延。但如果你能找到一件“有聊”的事情,跟它绑在一起做,并且能两不耽误,那前一件事就不容易拖延了。相对于那种逼自己“坚持”的思路,这个也是一种逆向思维。
结构化拖延法正是利用了拖延者的这种心态,为某人必须完成的那些任务梳理出一个结构来。
你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按重要性列个清单,在脑子里想想也行,或者专门写下来也可以。
你甚至可以称之为自己的“优先级清单”,把看起来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头,但也要有些其他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后。
于是,完成后边这些任务,就变成避免去做清单最上方的任务的一种手段。借助于这种排列得当的任务结构,拖延人士就变成了有用的人!
二、为什么很多拖延者难以摆脱拖延?
因为方法是错误的,他们有逃避重要任务的趋势。
拖延者们往往采取完全错误的做法。他们尽量少向别人作出许诺,还以为如果自己手头上只有几件事要做,他们就能改掉拖延的毛病,顺顺当当地把事做完。可这完全违背了拖延者的基本天性,也破坏了他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三、如何摆脱拖延症?具体实施起来有哪些方法?
(1)你需要摒弃完美主义,要意识到烂的开始也是完成的一半
对于完美结果的幻想是如何导致拖延的呢?
做到完美可不容易,你得需要时间吧,而且还得做足准备。 可问题是,我们还能做得更好一点吗?这些关于完美主义的幻想,浪费了好多人的时间,也引起情绪上的振荡。
(2)列出待办事项清单
你或许认为,这张清单的目的就是提醒你要做哪些事情。
它的确有这个功用,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用途。
当日待办事项清单的主要功能是,让爱拖沓的家伙们每做完一件事就可以把它划掉。
在某一条事项旁打个钩,或是潇洒地大笔一挥把它删掉,会让我们在心理上轻松一点。
这个动作让我们觉得自己是行动派,很能干,不是懒骨头。这让我们有了心理上的动力。
(3)放点音乐吧,让音乐给你一些情绪上的鼓励。
(4)控制使用电脑的时间,提前有个心理预期。以及善用一些网络工具(例如给邮件贴标签)
(5)手边的待办事情可以平摊的桌面上,避免叠放,这样就不会出现叠放后再也没有被打开的情况了。
(6)与不拖沓的人合作,让这些人带拖延者飞
所以,如果你精心选对了搭档,等到你准备动手做事时,他们八成已经做了不少了(他们没法拒绝立即动手的诱惑)。
这未必意味着你做的就会比分内的事情要少。去称赞你的搭档吧,夸他们做得真棒,把这当成你的正经事。
你要确保他们知道,你很清楚他们在你拖拖拉拉的时候干了多少活儿。
发挥你结构化拖延的本事,去做一大堆相对没那么重要的事情,那也是非拖延人士绝对不会抽时间做的事。去买午饭,放点音乐,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干活儿。
四、拖延者们有什么额外的福利吗?
>> 更好的建议是,“切勿把那些在明天到来之前就可能会消失不见的事情在今天就做掉”。但是,如果你是个结构化拖延者,你就不需要这条建议了。你会自动自发地不去做那些事。这就像是额外福利啊。
有时候,要是你在动手做事之前等上一会儿,你就会发现合适的做法。
五、总结
总之,拖延症并不可怕,如果你觉得自己经常拖延,很可能你是一名结构化拖延者。这时候与其挣扎着想要改掉拖延的毛病,倒不如顺其自然巧妙利用结构化拖延法让自己去完成更多的事情。
希望你看完今天这篇文章后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没闲着——尽管拖了一点儿,还是干了很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