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大师孙建兴有哪些代表作品?他为建盏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不单单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老一代人把非物质文化传授给下一代,让一种技艺、一种习俗开枝散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而国家级的称谓,是对个人贡献的认可,更是一种文化的“溯源”。

孙建兴的国家级传承人身份,要从建盏的技术复原开始说起,直白地描述建盏艺术的话,就是通过调整釉料的配比以及烧制环境,让应该呈现单一颜色的釉料,呈现不同的色泽。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釉料配方,以及不同釉面的烧制条件。做学问都说不耻下问,做艺术都讲青出于蓝,诚然1978年的技术复原是建盏的起点,可是当时的釉面,只有寻常的油滴和兔毫,技术复原只是指明了一个方向,真正爬上了顶峰的,却不是做学问的研究者,而是能潜心研究数十年的艺术家——也就是以孙建兴为首的老一辈建盏匠人。

1972年,只有20岁的孙建兴,在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陶瓷系深造,随后回乡参与了建盏的技术复原。学者们关注的的是复原技术这一事实,而不是建盏这一文化的传承,此时的建盏文化,需要一个有能力有热情的匠人,让百废待兴的建盏重新运作。孙建兴对兔毫、油滴等釉面进行了无数次研究,研究出了囊括木叶、蓼冷汁、玳瑁等,将近三十种釉面,这些釉面的流传,才有了今天百花齐放的建窑建盏。

比较一个大师知名与否,比较他的事迹和荣誉就行,博闻强识的匠人,在创作与研究上事半功倍,而孙建兴能成为领头羊,和他的见识不无关系。他的作品是最先在卢浮宫展出的中国陶瓷作品,他是有资格参与国际陶艺学会的建盏匠人,金砖五国会议上的国礼是他的油滴盏……有了国际级别的阅历,孙建兴成了建盏的代表性人物,成为了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

2016年建盏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从一门手艺变成了一个行业,宣告着建盏这门手艺,真正走出了失传的阴霾,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2017年建盏成为了金砖五国国礼中,唯一的茶盏类礼品,标志着建盏的文化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创作者不断精进技艺,结合灵光一现的结果。看细节能看到作者对点点滴滴的把控,看整体又能构成一个完整匀称的画面。介绍其他匠人总要介绍代表作,因为代表作的艺术特点最好辨认,可是看孙建兴的作品不能这样看,孙建兴是建盏行业的领路人,釉料配方的从无到有,几乎都有他参与其中,釉色涵盖范围之广,是其他匠人难以企及的,介绍代表作无异于细数釉色种类,难以抓住重点。

孙建兴仍致力于建盏文化的推广,今天的建盏文化是一代人的钻研结果,是宋人意识形态的缩影,更是我们高贵的文化财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