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度三伏法:除了晒背,还晒肚脐、晒伏姜、晒书、晒红绿……
©明 仇英 花卉草虫图
超长待机的三伏天,我们行走人间,怎么少得了古人的智慧加持?
我从古书、古画里摘录了一些三伏古俗、古人做法出来,给大家“消烦蒸”、消夏。
古人过三伏天的第一个重点:
收集太阳能量~
完成“向阳”的一面
/ 1 /
三伏天的“透彻晒书法”
《居家必知》记载:于伏天烈日下,将书早晨即于有日空处展开,至午后翻覆再晒,将晚收起,及冷透,叠入箱柜,但有热气,不可便收藏。
凡晒一切字画,以及衣帽,皆用此法。
© 清 丁观鹏 唐岱《十二月令图轴》
只要是上伏晴天,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枕头,压箱底的老宝贝,统统拿到太阳底下暴晒,用👆这个方法收藏,不沾染暑气,也不引起上火。。
这个过程,是利用太阳真火,给我们的身、心、物、气场做一番彻底消毒净化。今年三伏你“晒红绿”了吗?
/ 2 /
古籍记载的“三伏晒脐”
©宋 李唐 《艾灸图》
清代《 续名医类案 》记录了一个医案故事 :
有一个人“苦冷疾”,正值三伏天,一位叫赵从先的医者让他仰躺在屋内的阳光处,用几斤艾叶搓揉遍肚子,很快太阳光就透进肚脐,“俄而腹中雷鸣下泻,口鼻间皆浓艾气乃止”。
这样晒了一个月,他的病就好了,做满120天之后,“宿疴如洗,壮健如少年时”。
赵医生说:此孙真人秘诀也。日者太阳真火,艾既遍腹,徐徐照射,入腹之功极大,五六七月最佳。
他是说:这个天灸配合艾灸的方法,利用太阳真火和艾叶的双重阳气,渗入腹部的功力极大,三伏天做这样的日光灸最好,相当于天人合一了!
我问过两位老师,这方法很好就是难操作,当故事说说。三伏无论天灸、艾灸,都扶一年之阳气~
/ 3 /
晒伏姜
很多地方有晒伏姜的传统,驱老寒效果很好~
《验方新编》的法子:于三伏日将生老姜切片,日晒夜露四十九日足,雨天不算,将姜片研细末,收在瓷瓶里。
有心人可以晒一晒,不拘49日。
初、中、末三伏日,用姜汁摩擦:膝、头、两腕、小腿肚、脚心等,消除局部寒湿淤堵佳,这个方法我们以前推荐过,三伏天做就是加持了。
清代名医王孟英记有“女佩姜”:初伏日,令女子贴身用小袋子佩带一块姜,年久愈佳。
姜的阳热可慢慢深入女子阴分,驱逐阴寒、避瘟疫邪气。供大家参考。
/ 4 /
三伏,晒秋油
“是日造豆麦等酱,不生虫。”
三伏天非常适合晒酱油,古人农历六月开晒,八月产出成品,如此做成的酱油就叫「三伏秋油」,最为鲜美。
现在有些传统小作坊也还能买到“秋油”。
/ 5 /
三伏,观洗象
明清代过三伏,有一个大型消暑节目,去北京宣武门外(古顺承门)护城河,围观开闸洗象、如观水嬉。
两岸观众可达数万,所谓“都人灌呼看洗象,车马蚁聚群奔忙”。
©元 佚名《文殊洗象图》
大象是充满了灵性和群体智慧的祥瑞动物,今年又有大象出走的新闻。这张佛教的洗象图,供大家观赏~
古人过三伏天的第二个重点:
闭门养真
《月令采奇》:宜静日闭门养真。不干它事。
古人伏闭、隐伏,辟暑卧,修清暑斋,都是养阴敛阳,保护宝贵的“真阳”不被“炎蒸”所消耗。
下面进入古画时间~
纳凉的姿势
《节序同风录》:开北窗,设藤牀竹簟、瓦枕磁墩,以消长夏。
© 南宋 佚名 《槐荫消夏图》
上面这幅古画,大叔纳凉的姿势很有讲究哇:
他头枕三寸藤枕(或者竹枕),头为阳、恶热,夏天睡凉枕,头部凉丝丝地很好入睡。
搁足的是懒架,把脚抬高一些,血液循环通畅,就不会生郁热。
榻后是一幅《雪景寒林图》屏风,一抬头看到雪景,心里凉快了,身体也就不热了。
我宣布,这位袒胸露乳,却不显很油腻、反有丝丝仙气的大叔,就是我今年过夏天的典范了。🙄
“避风如避矢”
下面两幅古画里,都有一个古人的纳凉利器,你看出是什么吗?
©宋 佚名 《荷亭儿戏图》
© 宋 赵伯骕 《风檐展卷》
其实就是榻上那个小屏风了,没看到的朋友再回去看看。
这是个便携式的小枕屏,方便移来移去,专为头部挡风。阳虚人、头风头疼人、坐月子女生纳凉必备哇。
古人在清凉开敞的地方纳凉休息,会特别注意避贼风,风邪为百病之长,最容易带领其他邪气乘虚而入,尤其三伏天体内最为空虚。
三伏,消夏图
© 宋 佚名《宫沼纳凉图》
一位默默纳凉的妃子,炎炎夏日宫沼旁,柳荫荷草与冰盘。 。
对弈消夏
©五代 周文矩 《荷亭奕钓仕女图》
这幅画特别精致。上有柳荫下有荷塘,贵族女子们在水亭对弈、赏荷,头上戴着轻盈通透的夏花和夏冠。(戳~大)
夏天闻芳冷的花香,去除汗气,提神醒脑,驱除醉意。
博古消夏
©清 永瑢 《竹溪消夏图》
©明 杜堇 《玩古图轴》
古意的“得土气”的东西,最能给夏天带来丝丝清凉。我们去博物馆也有此神效~
读书喝茶、坐禅消夏
©清 邓元举《焦荫纳凉图》
所谓,有闲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找个深山藏起来
©元 盛懋 《山居纳凉图》
最好的三伏消暑方式,就是找个深山藏起来,谁也找不着我~~所以这段日子,花花已经带孩子躲进山里啦。
观荷消夏
©宋 冯大有 《太液荷风图》
古代皇家池苑的荷花。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
《清嘉录》记载:六月二十四日,画船箫鼓竞于荷花荡,观荷纳凉。
©明 仇英 《移竹图轴》
©明 仇英 《周茂叔爱莲图》
荷花的玩法,说起来就太多了。
坐深柳,竹林消夏
©宋 王诜 《柳荫高士图》
《节序同风录》:末伏坐深柳,听蝉鸣,拾蝉蜕畜之。
©明 仇英 《桐阴昼静图》
坐竹林的称为“羲皇上人”,太古的人,无忧无虑的人~
你发现了吗?
▼
没有电,没有空调的年代,古人们想出很多办法避暑,要有树有凉床、有障日棚有竹帘、有夏衣有瓷枕、有香花有小石头。
要留心很多细节,从身心到五感,创造一个阴凉湿润的“生活小气候”,人呆着就清凉舒适。
而且古人跟大自然搏斗、让自己舒服的同时,也不会失去身体的感受力和警觉性。
哎我就是相反的,在楼房里呆的又糙又麻木不仁,动不动就生病。所以要学古人中和一下自己。
最后说个三伏古俗:
火神诞
洛阳金谷园新莽墓后室壁画祝融像(王绣摹本)
《清嘉录》:二十三日,以神司火,祷谢者众,至是或有不御荤酒者,谓之“火神素”。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为火神诞(今年为8月1日),这个节日应该很多人不知道了。
中国人是依赖太阳为生的民族,我们的祖先认为,是炎帝让太阳发出了光和热,孕育出五谷。
所以便在最热的伏日纪念他,三伏以大暑期间的中伏最热,六月二十三日,就是伏避盛暑、祈祭清凉的盛大伏祭日,用来祭祀中国的太阳神🌞:炎帝,和火神🔥:祝融。
我们怕冷、怕热人,这天也记得拜拜日吧。
想要加入的小伙伴请加
有读者反映找不到我们,
是因为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如果不想错过我们最新的文章
打开「72物候元气生活」订阅号页面,
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
就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元气文章啦~
商务合作请电邮:marketing@72life.cn
点个“在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