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杀人案背后:环境无包容,制度扭曲人性

博士的确冲动,书记的确恶劣。

虽然人的人格的确各有千秋,但环境和制度,是激发人性之善或者恶的根源。

Part 1
我们的环境过度愚昧,不懂人才

有人说起该博士的行为,会马上说起他离婚了,精神不太正常。

姜博士是否正常放下不提,但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第一,个人精神不正常,和杀人未必有直接关系。

第二、离婚是人个人的生活选择,连离婚也成为评价一个人人品性格的根据,可见荒谬。(后期又说只是分手)

第三、在这个价值观过度一致的愚昧土地,只要和大家不一样的,就是不正常。其实,如果和所有人都一样,那只可能是庸人。

我们的环境过度愚昧,不懂人才。

真正的专研学术,有才华的人,在人群中必然是少数,行为必然和众人不太一样,这只是他们的个人特征,无所谓是否正常。

就是因为环境的蒙昧,人们才把精神类疾病视为洪水猛兽,什么事都往上套。

在人类的历史上,引领文明的思想家,有相当数量有抑郁症或者精神分裂。

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尊重他们,后世学习他们的思想。

在当时的环境下,也能受到人们的包容。

看看成功的人才是如何被环境包容的:

1
奥古斯特.孔德

实证主义的倡导者,也是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但海伯伦这样描绘孔德的形象:个子矮小,也许1.58米,有些斗鸡眼,在社会关系以及女性中显的恨不可靠。

而且,孔德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

但是,孔德的记忆里是惊人的出名的,他可以只阅读一次便能准确复述任何一页的内容。

他的注意力之强,使他可以不用动笔就能勾勒出一整本书。他的演讲从不照本宣科。

当他坐下来写作时,他只是根据记忆下笔。

1826年,因为他非凡的能力,打算就他的实证哲学做72次系列公开讲座,就算他和社会格格不入,但他的讲座还是吸引了很多名流。

可以讲座只办了三次就停止了,因为孔德患上了精神疾病,1827年,试图投塞纳河自杀,没成功。

即便如此,他的六卷本《实证哲学教程》还是让他名声大噪,后来又完成了《时政政治体系》,为社会重建提供了宏观方案。

所以他在法国以及其他国家赢得了众多追随者。

2
赫伯特·斯宾塞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

1850年,斯宾塞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社会动力学》,在写作此书期间,他遭受了失眠的困扰,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他的精神和身体糟糕至极。

但是后来,斯宾塞虽然越来越离群索居,身体和精神的疾病越加严重,但他的学术成果却不断增加。

最终,斯宾塞在英格兰声名鹤起,还获得了国际声誉。

理查德.霍夫斯塔德说:“在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后的三十年中,如果不精通斯宾塞,想在某一智识领域发生影响是不可能的。

3
马克斯·韦伯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

但在1897年,韦伯表现出一些病症并最终演变成精神分裂症,常常无法睡觉和工作。中断了几近六七年的时间,他的能力才恢复。

但就在他刚恢复的这两天,就出版了最有名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虽然一直受着心理问题的困扰,但是却在这几年创作出不分最重要的作品。

1910年,他还创建了德国社会学会,他的家成为当时众多知识分子活动的中心,包括社会学家齐美尔,罗伯特.米歇尔斯等人。

4
米歇尔.福柯

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

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读书期间,福柯以”学习狂“著名,他学养深厚,才识广博,同学们都很佩服他的能力。

然而,福柯很难与周围的同学和谐相处,他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待人傲慢,言谈尖刻,同学们都认为他精神不正常而避而远之。

福柯曾经两度自杀未遂,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学术生涯,也不影响人们对他学术成果的肯定。

著有《疯癫与文明》《性史》《规训与惩罚》《临床医学的诞生》《知识考古学》《词与物》等。

智识杰出,才华卓越者,往往会被普通人看做不正常,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道理很简单,如果每个人都能看懂他,他也就不会异于常人了。

如果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像以上的学者,在他们看来,我们普通人的爱凑热闹,思维涣散,基本不思考也是精神疾病。

以上例子并不是说精神类疾病是好事,笔者只是想说:

第一,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容易让人失眠甚至抑郁,普通人为了应付考试,在紧张的复习中,也会神经衰弱,失眠甚至抑郁。

而学术工作者,常年在深度用脑,有些精神类的症状非常正常。

第二,真正的学者,能够拿到博士,做出高级别科研项目的人,都有强大的自律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客观理性的认识自己的状态,控制自己的行为。

即使有些精神类的问题,自己也能处理的很好。

第三、精神类症状并不一定会杀人,任何人在一生中都会有阶段性抑郁症状,但只是自己承受痛苦,并没有神志不清,更不可能攻击他人。

第四、真正的学者往往单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更感兴趣,也就不屑于钻研人情世故,导致这些人面对俗世中的争斗和不公时不知该怎么面对。

但是,为人的单纯并不影响他们奉献优秀的学术成果。人类文明的进步,恰恰是这些人的智识成果推动的,而不是精于世故的人。

所以,他们的单纯需要被包容,他们的才华更需要被保护。

思想者往往喜欢独处,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孤僻,而是周围找不到同类。

Part 2
糟糕的制度扭曲了人性

高校里的评价体系多年来被行业内的人诟病,可以说是学者苦其久矣。

首先,高校里分两套职业晋升机制。

一套是行政系统。

例如人事处,团委,组织部,办公室,财务处,后勤处等,在这些部门工作的职工工作内容和公务员类似,干的都是行政类的工作,不需要做科研,讲课。

职业晋升基本是领导说了算,晋升路线是由科员到科长,副处正处等。

这些部门的数量堪比二级学院数量。

高校里分不同二级学院,每个学院的书记往往是这些部门的行政人员被提拔了副处级或者正处级后,被学校层面安排到某学院担任书记。

专管教师党建,活动,等管人的工作。他们往往在教学和专业上不擅长。

而学院里的院长,一般是本学院在专业上的佼佼者,学科带头人,甚至在国内本领域的专家,是真正的学者。

工作职责主要负责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一般由本学院教师提拔产生。

高校里行政化严重,行政人员冗余,部门,科室,人数逐年增加,大有赶超教学人员的势头。

某大学流传这样一玩笑:处级干部一走廊,科级干部一操场。

所以大学本是教书育人之所,结果,教授见了某些科长都要点头哈腰,因为自己的某些权利与夺掌握在他们手里。

就算你是领域内闻名的学者,有时候申报材料,需要通过目不识丁,靠拍领导马屁升上来的行政官员审核。

多少人才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埋没了。

所以,堂堂大学教授,也得在过度的行政化面前弯腰。

另外一套是教学系统。

例如各学院的老师们,老师们的工作职责是讲好课,完成课时量,完成本职称下的科研量。

关于课时量和科研量计算,学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老师们去对标即可。

老师们的晋升通道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晋升标准根据科研量和课时量,及获奖情况打分。

从这两套晋升机制中就能看出,行政系统的晋升主要靠关系,教学系统的晋升主要靠成果。

于是就造就了大学里的行政系统腐败严重,官僚风气漫布,人们被训练的只能钻营。

而教学系统的大部分老师们则常年埋头自己的科学研究,论文发表,容易延续上学时候的书生气甚至更甚。

行政系统的正处级干部职位,好处是有权力,社会资源多,但缺点是工资比教授少。

一旦年龄到了,不够一个聘期,就不给你实职。

当官的,一旦没有实职或者退休,手中没了权力,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如果拿到了正教授的职称,不仅退休后的待遇比处级干部高,也有社会名望,更有返聘的机会。

但教授呢?没有官场的权力,但有资格拿经费庞大的课题,问题是有资格没人脉未必能拿到。

所以,高校里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个别行政的官员要双肩挑。

高校里的确有能力非常强的学者,可以同时处理行政事务,但一些双肩挑的人是想同时拥有行政官员获取资源的权力和教授拿课题的资格。

所以,他们会一边当着官,一边做着科研,两边的职业晋升都要。

腐败到处都有,拿课题也需要走关系,所以事实上是,真正好的课题更容易被当官的拿在了手里,认真埋头做科研的老师们很难拿到。

在高校里,往往没时间做科研的官员们,手里拿的课题,发表的论文很多。

一方面为了拿经费,一方面为了积累够科研成果,以便评教授职称。

可是,做科研需要安静的心境,没有杂事打扰,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行政事务繁忙的官员,往往无暇去做,于是有人就会想其他的办法。

网传这位遇害的书记,将姜博士的科研成果署了自己的名字,就是这个原因。

基于这种环境生态,

学校的老师们有部分也会想办法当官,为的就是有了权力,好拿课题。

有的老师醉心学术,让当官也不当,不想趟那个浑水,只想做点自己喜欢的,安安静静的科研。

图个心静,必然要放弃很多本属于个人的权益。

也有姜博士这样的,拼了老命想满足学校的要求,结果没能实现。

这几年各高校都在积极竞争排名,申请双一流大学,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有几个博士点,硕士点,博士学历的职工占比多少。

学校将这个指标压在每个学院,所以这几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每年到了毕业季,都会由院长亲自去高校或者其他单位挖博士,抢博士。

博士引进时承诺了丰厚的待遇,但是后来发现制定了严苛的要求才能拿到这个待遇。

所以,新进的博士一年之内做出的科研成果,比以前的老职工五年的都多,当然,煎熬的几个月就白了头发也大有人在。

现在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非常紧迫短视,平时只发百分之70的工资,只有年底满足了科研量才能发剩下的百分之三十。

只有在一定时内满足学校要求的论文,著作,课题的数量及级别,才能晋升或留下来。

而科研量的要求,每年发几篇论文,写几个课题,各种学校要求不等。

论文好写,但全国的期刊只有那么几种,所有高校教师,在读硕士博士都要发论文,所以机会不够。

即使水平够了,也只能托关系找人才能发表,非常难。

拿课题也是一样,僧多粥少,课题难拿,好的项目往往在学校的领导手中。

至于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也有障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求拿出科研成果,首先要申请到项目。

那么就只能在现有的项目中选择,不一定有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

再加上平时还有大量的教学任务,以及各种开会,没完没了的填表,反反复复的提交各种资料,配合学校庞大冗余的行政系统演出,时间精力所剩无几。

所以大部分老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凑够科研成果,只能是遇到什么项目申请什么。

总是想着做完手中的项目就有时间做我喜欢的课题了。

可是永远被鞭子赶着跑,发现自己根本无暇停下来做自己想做的项目,最后,没有一个方向能够深入挖掘研究下去。

很多人才就在这样陀螺一般被抽打着的工作中消耗了研究的热情,成为只忙于拿到全工资的陀螺。

除了评价体系的严苛,人文环境也不纯净。

很多博士当初怀着一颗明月般的心态而来,被环境中人事的复杂,互相之间的争斗搞的心灰意冷。

到最后,眼睁睁看着那些没怎么真的做科研,就轻松拥有多项科研成果的官员们,顺利拿津贴,拿职称。

只能在夜深人静时扼腕,我还要这样下去么?

笔者能猜到姜博士的身上发生了什么。

他作为一个单纯的,只知道做科研的人,抱着简单的做科研当老师的目的来到学校,结果发现人事环境如此复杂,人们以权谋私,互相争斗压榨。

学校对自己的要求又如此严苛,不免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发现自己身处的人事环境又如此黑暗,早就憋闷愤恨良久。

自己辛苦做的成果又被别人掠夺,在非升即走的制度下,最后面临失业,意味着前期几年的辛苦付之东流。

为人处世太单纯,想不到合适的处理办法。

多方因素积聚在一起,最后爆发时,书记撞在了刀口上。

笔者在此呼吁,这个社会不是只需要能熟稔社会规则的人,我们更加需要有才华,能做科研的人才。

像姜博士,以及千千万万在专业领域有实力的博士们,并不能在现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生存。

姜博士杀人是错了,但学者因为单纯无法适应社会黑暗不是错。

人人情况不同,并不是每个大学教师都能拂袖而去。

这样的环境,他们又能去哪里?要么放弃做科研,要么人才流失海外,都是损失。

希望社会能够对这些人才多一些包容。

只要他们不无缘无故伤害他人,就包容他们的性格乖张,也保护他们免受环境的侵蚀!!

不要再逼出这样的惨案,贪官污吏死不足惜,断送了一位科学家的前程,于人,于国家都是损失。

给他们创造一个宽容又干净的环境,让他们安心,让他们能静心做研究。

好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难得的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