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队的浇水班》 杨永
简介
诗
人
杨永,生于石河子,长于安集海。1975年毕业于一四二团中学。同年,到一四二团二营七连当农工。1980年7月考上老师,1981年调141团5连任小学教师。1986年调河北保定蠡县教育局工作至退休。闲暇时喜欢诗歌创作。
连队的浇水班
小时候家住石河子森林边
经常去玛纳斯河畔游玩
一河碧水波涛滚滚流向天边
不知道哪里是河水终点
1968年文革乱象收敛
知识青年到农场接受锻炼
15岁的二哥下到141团
那是他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
二哥第一次探亲黑瘦的脸
一双没膝的大胶筒沾着泥点
二哥笑着说这是浇水班的打扮
下班搭便车衣裤都来不及换
从二哥那里我知道了浇水班
他们用天山雪水把条田浇灌
浇水职工们风雨无阻忙碌在条田
二哥面容烙印着辛苦艰难
1969年父母下放142团2营8连
连队生活丰富了我的经验
每一个连队都有浇水班
他们是专业浇水灌溉大田
浇水班职工在我眼里高大伟岸
他们装备着雨衣胶筒马灯铁锨
宿舍门口晒着白色的裹脚布和胶筒
这是浇水班一个显著的特点
大哥和二哥都有浇水实践
这让我对浇水职工格外有好感
他们白天顶烈日晚上经风寒
泥泞的条田里劳累又孤单
从浇水班我有了“渠”的概念
总干渠是从安大桥南向北贯穿
支渠连着干渠东西延展
斗渠接着农渠把毛渠通进条田
1975年我和几位同学下到7连
在食堂里我对浇水班耳濡目染
浇水班肩负着连队丰收的重担
庄稼缺水可是农业的灾难
张满功连长有将帅才干
选拔的浇水职工全是俊男
身材高大挺拔聪明又彪悍
青年连的帅小伙集中到浇水班
套上长胶筒比警官酷炫
穿上雨衣就是武工队员
扛上长锹手提马灯往操场一站
齐刷刷一排战天斗地英雄汉
开耕后头水要浇在播种前
条田高低不平最是困难
老浇水用眼一瞄就看出地势
打坝开沟让渠水把条田全部浇灌
浇匀实一块地全凭老经验
充沛体力面对艰难挑战
冰凉的天山雪水刺骨寒
空旷的条田里马灯一盏
深耕的条田聚水储险
一不小心就会在泥里沉陷
灌满水的胶筒又冷又重
食堂送过去的夜餐变成凉饭
开过沟的庄稼地更需要浇灌
条田里一道道毛渠要加深加宽
大水来了冲散沟垄一大片
职工们拼力奋战一个个繁忙的夜晚
浇水班有苦涩也有甘甜
上游停水是他们的快乐时间
上班等水在地里无事可干
蒙头大睡在渠坡和麦草间
安集海的蚊子又毒又尖
咬得睡熟的人们叫苦连天
点一堆篝火驱蚊避寒
浇水班的小伙子都学会了抽烟
老浇水职工成了教唆犯
抽烟聊天讲荤黄桥段
围着火堆从历史故事说到身边
连队的逸闻趣事四处流传
浇水班给职工起外号形象精炼
根据每个人的长相特点
什么向光头、屁疙瘩、刘大侃
让寂寞单调的连队趣味盎然
浇水班职工还是夜行好汉
西瓜地果园不论多么遥远
一麻袋西瓜从瓜地背到宿舍
月黑风高夜他们不咳不喘
浇水班苦活累活冲锋在前
修水库清渠首挖大渠搞会战
只要连领导一声令下
浇水班啃硬骨头让女青年赞叹
浇水班的小伙全是恋爱专家
帅小伙总能让姑娘们生羡
七连美女都被浇水班娶完
让大田排大车班失望感叹
天山母亲有多少条河流急湍
从北坡流向广袤的准噶尔南缘
天山雪水把肥沃的土地浇灌
引水浇地的是无数连队的浇水班
浇水班职工是绿化边陲的英雄汉
他们昼夜奋战一把蚊子一把汗
他们浇灌着葱笼的森林和条田
让兵团的绿色永远辉映蓝天
乌市2017/9/16
编辑推荐阅读
美 文 悦 读
《致长辈们》不周山
爱终究是要来日方长的事情
从《摔跤吧!爸爸》看爱的另一种可能
创作 作家
不周山 | 余长城 | 蒋小寒 | 查文瑾 | 潘慧增 | 书香一瓢
再水一方 | 文海 | 小彤 | 茶香 | 孟奀 | 怀素 | 黄玉生
李全文 | 红叶霜美 | 杨永| 陆文谿 | 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