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告诉你我怎么长大的二(现场实录)
讲到这我们上次讲到孩子天生会看我们的脸色行事,这是一种天然的。
那么,接下来要说的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很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而造成的。造成的原因一般是因为父母情绪化或者对孩子比较严厉的家庭,孩子就更容易学会看脸色行事,甚至小心翼翼的原因是害怕激怒父母。
说到情绪化其实就是说孩子无法或者缺少对父母情绪的预测和行为的可控性,再明白的说,即使孩子做了好事,考了好成绩告诉父母时内心仍是忐忑不安的。
因为孩子不知道父母会给与什么样的回应,从心理上,他们感觉到父母很可怕,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生气了,所以,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是属于这类的,如果是,那么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大家可以自己了解一下心理学著名的斯金纳箱实验。
还有一种就是高标准严要求的,这些家长就需要适当降低一些标准,对孩子宽容一些,不要孩子一旦不达标准就发脾气,我们对孩子所出现的错误要有客观的统一的判断标准,有统一的原则。
同样也不能太情绪化,以家长的喜怒为标准来判断孩子是否犯了错误。只要家长让孩子有踏实的感觉,觉得父母的行为都是自己可以预见的,不是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孩子就不会察言观色了。
4岁的宝宝能力更强了,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新书。留意这时的孩子如果我们说去哪里玩,玩什么,你会发现他们反应有多快,点子有多多。
正是这种反应与点子,我们所谓的熊孩子开始初露倪端,因为4岁孩子发现虽然大人还是握有大权,但也是并非全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从他的观点看来,坏事未尝不可以做,毕竟,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
因此,4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狗屎、大便之类的话。爬高上低\翻箱倒柜、不断的试探、挑战父母的底线,就像绘本大卫不可以中所描述的一样,从这个时段开始,孩子也渐渐明白事情的好或者坏。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同时当我们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或者收拾他一片狼藉的战场时,发现他们竟然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了。如果这个时期,我们严厉镇压的话孩子会慢慢的变得胆小,不自信,不敢尝试,不敢相信除了父母之外的陌生人。那么孩子胆小,就是因为不自信。
如果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比较活跃,像大卫一样,出去表现不一样,则是父母对孩子照顾周到细致造成的。这种情况下,需要父母放手,不要再为孩子做太多的事情。
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多承担点责任,不要包办代替,鼓励孩子尝试,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去争取,不要无原则的夸奖孩子,要就事论事,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以此来提升孩子的自信。
父母不要对孩子限制太多,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并且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坚持,是有成效的。这个阶段处理不好还会造成孩子脾气大。
原因是孩子很有主见,比较倔强,而家长比孩子还有主见,还倔强,对孩子比较强势,管得较细,较严格,让孩子感觉很不自由,这样的孩子经常会发脾气,会很叛逆。这种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除了保证不可以的,不要希望孩子能事事听从自己,而是要让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
立规矩,规矩之内,给孩子最大的自主权,规则之外,坚决制止。
5岁的小孩我们会发现,麻烦事少多了,很少去惹麻烦,关键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什么能力呢?就是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判断得很准确,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
经过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觉得孩子没有以前那么爽快的做事,总是迟疑不决,那是孩子在思考。
思考我行不行,再做一个模糊能力预算。5岁的小孩不会胡思乱想地担心事情,找麻烦,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在考虑人生大事,什么大事?婚姻大事终身大事。孩子似乎对结婚、喜欢、爱、老公、老婆等名词都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从父母的婚姻关系上学会很多关于“结婚”这个词的理解。
婚姻敏感期也是孩子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阶段。孩子通过这种互动、交流,让他感知到婚姻是什么,为今后自己恋爱、结婚提供经验。
所以,尤其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婚姻关系。考虑完终身大事之后,宝宝们发现了,只有强者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开始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
6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因为他现在仍然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阶段。做个不好的梦也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困扰。
孩子想要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还有一个常见现象,拿走别人的东西,这时因为,6岁的宝贝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
7岁,又到了一个另父母心力交瘁的年龄,因为孩子上学了,这时原先我们记忆中那个聪明伶俐,脑子好使的宝贝没了,眼前的这个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做事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
这时我们会对他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批评、指责甚至打骂,结果孩子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甚至是有意、故意的找他麻烦。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
确实孩子这个时期很在意自己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准确地说,他开始很在意老师、同学怎么看待他,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让同学喜欢的好朋友。而且,重要的是他的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了。
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如果可以,给孩子提供他需要是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屉、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
7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岁才开始形成,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他开始意识到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不能说谎、骗人,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推委;而且他会很有意愿地遵守规则,恪守无误。
8岁的他充满动力与活力,喜欢挑战,而且做起事来爽快多了,变成话匣子了。
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种“审视”也使得他对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有相当准确的判断。这是里程碑式的成长,是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开始明白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规矩。
他对好与坏的观念,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许怎么做,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初步建立起了是非观念。在此之前,孩子对“好”与“坏”的判断来自于父母“准许”或者“不准许”。
8岁孩子对“对与错”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与坏”的两极,他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他很在意他对自己的感觉,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感觉。他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他,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
于是当他受到指责批评时,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责怪别人,好让自己容易承受些。
这时还充满了探索与探险的兴趣,空间感觉也扩展了很多。他可以自己在熟悉的路径上搭乘公车回家,在自己生活小区内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甚至越界跑到别人的家里。他喜欢地理,喜欢研读甚至利用地图。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也正是这些原因,在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中,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
8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信件、闲聊,试图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他很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玩。这时的友情是真正的双向友情,因为他不再单纯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留意别人怎么做怎么想。他不但愿意为别人效劳,也希望别人能像他一样愿意回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