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痰饮》痰饮的经方治疗
一、痰饮的经方治疗
关于治疗痰饮的方子很多都是时方,但是在经方当中是怎么论述治疗痰饮的呢?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邢卫光
(一)《金匮要略》中的四种饮
“四饮名,宜斟酌”:在《金匮要略》里面,讲了四种饮。
一、痰饮:《金匮要略》讲:“其人素盛精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现在好多人这种久咳、老慢支、痰喘都是痰饮病引起的。
二、悬饮:《金匮要略》讲:“饮后水留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胁痛很多是因为有饮邪,这是停饮胁痛。
三、溢饮:《金匮要略》讲:“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很多人出现水肿,身体疼重这种现象,有的是因为饮邪而引起的水肿病。但是它并不是我们前面讲的那种水肿,这是饮邪。
四、支饮:《金匮要略》讲:“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停饮、喘满、不能卧这种病在很多老肺病的人身上很常见,就是晚上躺不平,要靠在被窝垛子上,要不然就喘不过来气。这种病为什么叫支饮呢?是因为饮邪偏而不中正,所以叫支饮。
(二)陈元犀总结治疗痰饮的四字箴言:微、甚、虚、实
关于饮邪的治疗在《金匮要略》里面论述很详细,《金匮要略》是很系统的理论,这个理论大家不太好掌握,《医学三字经》的作者陈修园的儿子陈元犀曾经总结过:“《金匮要略》看不明白的话,记住四个字:微、甚、虚、实”。
1.“微”是指这个病是轻还是重
如果饮邪很微小的时候用小青龙汤驱赶出去,也可以用真武汤镇之于内,这些就完全可以了。包括用五苓散,苓桂朮甘汤,都可以化掉。
2.“甚”是指病是否厉害,这是讲病势
如果饮邪很甚的时候,它就伏在你的背俞高处,内与中气相通,外与表气相接,故邪动即大队俱起,势如伏兵,此当表里并治,应该用小青龙汤或者木防己去石膏加芒硝茯苓汤。又可以上下分治,喘不能息,气闭于上,就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这个方子很厉害,我们大家不见得能用的了这个方子。
如果这个病人表现为肠满、腹满,肠间有水,气闭于下,还得前后分消,己椒苈黄丸主之,就是防己、椒目、葶苈、大黄。
如果饮邪非常厉害,甚至要用十枣汤这种竣烈的方子,才可以捣其巢穴,这是治疗饮病的大略。这个十枣汤咱们大家恐怕就不敢随便用了,因为这个方子太竣烈了。
3.“虚”、“实”是指人体是虚还是实
还要看人身体的虚实,这样你用药才有轻重缓急。我以前治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朋友,他一个人在上海属于吃不上、喝不上,然后冬天再受了寒,回北京找我看病,我就说他心下有水饮,咳嗽老不好,给他开小青龙汤,一吃好了。但我的小青龙汤开的量很小,麻黄、桂枝都各三克,吃了之后病就好了,所以你得看病的轻重缓急,如果开三克麻黄、桂枝能好,你又何必开九克呢?
(三)水饮为何容易停留在五臓?
“参五臓,细量度”:饮邪容易停在五臟有虚的地方。爲什麽饮邪容易停在五臟,而不停在六腑呢?因为臟属阴,腑属阳,腑老在传化而不臟,所以邪留不住就走了,所以水饮能留在五臟。
1.水饮停在五臟的不同表现
《金匮》说:“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
(四)治疗水饮需要随症治之
“补和攻,视强弱”:水饮的病是宜补、宜攻还是宜和?这个需要看病情的强弱来判断。
“十六方,各凿凿”:在《金匮要略》里有十六个方子,包括《外台秘要》的茯苓饮。《外台秘要》是唐朝的书,不是张仲景写的,宋朝在编《金匮要略》的时候把外台茯苓饮当做一个附方编在《金匮要略》的后边,因为茯苓饮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子,因此茯苓饮也归在这十六个方子里。尤其是去掉水饮之后,内臟有空虚之处,不用《外台》的茯苓饮,容易出一些问题。十六个方子就不一一讲了,因为内容太多。留到我们将来讲《医道传承从书·金匮要略》的时候再专门讲。
(五)“温药和之”乃是由博返约,执简驭繁之道
“温药和,博返约”:《金匮要略》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句话是由博返约,大家可以以此执简驭繁。
1.为什么《金匮要略》要说“温药和之”?
这是金针之度,就是给大家一个窍诀,可以说是秘诀,就是治疗痰饮必须以温药和之。因为痰饮都是水病,都是水液代谢出现障碍。
“水归于肾,而受制于脾,欲水由地中行而归其壑者,非用温药以化气不可也。”所以“温药和之”这句话讲的太好了,因为它照顾到脾和肾,如果想让水在大地上正常流淌运转,不用温药化气是不可以的。要想让水不泛滥,让水规规矩矩在河道里走,必须用温药来补脾,补脾就相当于建堤坝,脾就是土。苓桂朮甘汤、肾气丸、小半夏汤、五苓散,都是温药。十枣汤里的十枚大枣也是温药。甘遂半夏汤里的半升白蜜,木防己汤里的参、桂,葶苈大枣泻肺汤里大枣都是温药。用这么峻烈攻下的药也要加温药。所以用峻烈攻下的药物,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以“温药和之”的方法才能把痰饮治好。
(六)饮为阴邪,慎用阴药
“阴霾除,阳光灼”:饮为阴邪,只有离照当空,群阴方能退散,所以陈修园老先生经常用参、苓、朮、附加生姜汁就是这个道理。
“滋润流,时医错”:如果用了地黄、麦冬、五味子这些阴药,就会导致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救。即使是八味肾气丸也要慎用。爲什麽?因为大家知道八味肾气丸中的六味药全是阴药,只有两味药桂枝和附子是阳药,而且这两位药的药量还很小,要慎用。
(七)真武汤导水归壑
“真武汤,水归壑”:真武汤这个方子里头有茯苓淡渗利湿、利水。白朮燥脾制水,生姜辛散、白芍苦泄、附子辛热领水归河道,让水不再泛滥。
(八)三因白散之妙
“白散方,窥秘钥”:《三因》白散这个方子一共三味药,滑石、半夏、附子。这个药一般不敢用,因为它不是经方。它是宋朝陈言陈无择的方子,它治疗肝肾中风、呕吐、吐痰、头晕、也可以治疗阴症伤寒,六脉沉伏,还可以治疗霍乱。
这个方子大家一看莫名其妙,实际上它是治疗浊阴上逆。方中附子驱浊阴,滑石让浊阴顺着尿道走了,半夏降逆开痰,让痰邪和浊阴一块走了,这三味药很奇特。
这个方子我们暂时可能用不了,我们可能理解不了这么深,凡是任何一个方子你理解不了,你就不要用!什么时候你真明白了这个方子,你再用,中医是这么个道理。
二、课尾总结
痰饮我们可以多讲一些,但是你不要记那么多,你就记住燥痰和湿痰,然后再记住二陈汤、化痰丸也可以了。
当然尤在泾有化痰七法,攻、消、和、补、温、清、润。这是时方的方法。
痰这个东西大家确实要记住,不能因为西医没有这个概念,你就认为没有这个事。痰因为在体内,在经络,你看不到,这是最可怕的。有很多病实际上都跟痰饮有关,尤其是现在的雾霾这么严重的时候,痰饮病一定会很多的,大家应该知道,如果湿气重的话,人体的水液代谢就容易出现障碍,所以就容易出现各种病。
现在大自然的环境都这么污浊了,这么多污水、废水、废渣,大自然的水液代谢都出现障碍了,人生活在其中,怎么可能不受影响呢?所以我们身体随时随刻都有可能出现障碍,所以我们大家如果要养生,要让自己身体“离照当空,阴霾退散”。让自己身体的阳气、正气充足,气血正常流通,让自己身体里面的邪气,代谢废物及时化掉。如果化不掉的话,自己身体的代谢就要出障碍了,现在俗称的高血脂,糖尿病全都来找你了,所以一定要让自己的身体代谢正常,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保持自己身体通道的通畅。
来自:为什么73 > 《王老师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