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之后,清朝为何不进行革新?这一种解释鲜有人知!

翻开近代屈辱史,有一件事让中国人非常疑惑,即:鸦片战争失败就罢了,但在此之后,日本有明治维新,进行了大改革,而为何清朝却不革新呢?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革新,是指想办法“去除病的根源”,并不是简单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王朝的统治阶级要主动自上而下的革新,而非自下而上或其他什么原因的被动革新。从这一点来看,和明治维新相比,清朝几乎是一直没什么革新。

洋务运动是修补,并非革新。百日维新时间太短,并非主动革新,而是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的被动之举。清末的立宪运动,更是被动至极,换汤不换药的一次改革,几乎算是一个笑话。

那么,为何日本会革新,清朝却不会?是中国人智慧不够,还是有其他原因?

魏源能写出《海国图志》,本身就说明了中国人的智慧。“洋务运动”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是一代人杰,智慧也不缺。既然如此,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对此,已有无数专家研究过这一问题,比如:儒家保守和封闭,三千年之大变局,封建制度阻碍了进步........总之,和清朝没啥关系,换成明朝、唐朝、汉朝、宋朝等,同样如此。

然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清朝面临的情况,日本几乎一样面临。更为重要的是,和清朝相比,日本的情况可能更糟糕。原因很简单,日本当时是幕府统治,国内山头林立,清朝怎么说还是中央集权,而且财政状况也不如清朝好(日本的南洋姐很能说明问题)。

难道中国人比日本人差吗?显然也不是,日本一直是中国的学生!明朝王守仁的思想,是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明朝朱之瑜的教育理念,为明治维新培养的人才基础;魏源的《海国图志》,直接让日本人了解了当时世界。从一定程度上说,日本明治维新是中国人造就的!

既然如此,为何清朝不革新呢?或许原因不在于中国文化,不在于面临的局势,不在于有没有革新的基础,而在于清王朝统治者的自身。关于这一话题,不仅太大,而且在如今时代也比较敏感,所以本文就简单的说一个鲜为人知的解释。

小族临大族,而且已经成功统治了200年后,最忌讳的一点就是改变。简单的来说,逻辑就是:如果革新了,那么最大的成就,不外乎继续统治中国,却更可能失去统治权;如果不改变,却实实在在的统治着中国。换言之,不改变是现实统治,改变却会带来危险的不确定!所以,不革新的维持现状,才是最优的选择。

实际上,任何小族统治大族,想要保住小族利益的前提之下,进行一系列的开明革新,几乎要么是统治者非常自信,要么被统治者实在太蠢,否则都几乎都会想办法封闭保守,最好让所有人自甘做“奴才”!总之,既然如今统治非常稳固,那又何必改变呢?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和宋明不一样,清朝是“部落政治”(钱穆总结),所以清政府优先考虑的是自身部族利益,延续统治权的问题,而非中国利益,自然就没有什么兴趣革新了。相对来说,宋明因为是汉人政权,本身不会担心革新之后,会有其他民族来推翻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