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写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叙》体会与思考

许老师在万叶轩书法“五体皆会”研修班第九讲中讲授了篆书艺术发展概述(上),并着重介绍了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叙》的临习特点和用笔特征。许老师对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叙》的用笔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为:起笔露锋、切锋居多,稍有逆锋;行笔中锋、侧锋并用,有提按变化;收笔出锋、驻锋、顿锋兼用。其用笔特点,一是隶书与魏碑用笔入篆,增加了方笔;二是中锋与侧锋混搭,起行收增加了提按粗细变化;三是行笔带有行草笔意,写得很轻松、灵动。授课中,许老师对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叙》的用笔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并对整体结构特征也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有六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上紧下松;二是左右避让;三是伸头舒脚;四是开合变化;五是化圆为方;六是不求对称。按照许老师的要求,我已临习两通。有的同学临已写得非常好,受到许老师的赞扬。

万叶轩书法“五体皆会”研修班1期学员王小梅临作

临习过程中,发现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叙》全文正文311个字,通篇大方飘逸,飞舞灵动,着实好看。第一通临写时,抓不住要点,对笔画、结构及用笔特点不能兼顾,尤其是刚临写完吴昌硕临《石鼓文》,其用笔特点与此对比相差较大,因此在临写时惯性使然,临不出原帖的感觉,特别是横画收笔时技法不易掌握。但万事开头难,只要按照许老师教授的用笔方法,反复琢磨,反复练习,再加上认真读帖,在临写了两通之后,终于临出了点感觉。

通过反复读帖、临帖,感到此帖书法结构谨严,篆法精丽。赵之谦在篆书末写到“方壶属书此册,故露笔痕以见起讫转折之用”。起讫之处不用藏锋,露出笔锋是为了后面的学习者更方便看清用笔,其意为使弟子易见笔法之踪痕,却获得了一种意外的效果,使之不同于一般篆书之圆润流美,自具特色。原帖的章法是有格子的,显得很有秩序感。

在理解许老师讲授此帖的几个用笔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临帖,我有如下思考和体会与同学们分享:

一是用魏碑的方法来写篆书,起笔的动作使得笔锋容易打开。横画起笔时,要顺锋下笔,侧切起笔,笔锋切下去时要蓄力,折笔取势后行笔,起笔处往往会出现入笔上翘的现象。

二是行笔也要有节奏,不能匀速行笔;侧锋行笔时注意不能写成偏锋,行笔时笔杆不能太倾倒,笔锋与线条大约呈45度角为宜,要用侧锋写出中锋的感觉。

三是横画收笔时顺势渐渐提笔斜下切,在横画的末端,下边缘在一条直线上,上边缘末端出现向右下方成斜切渐细尾状(比较普遍)。

四是竖画起笔时顺锋斜势入笔、顿按,然后调整中锋下行,在竖画的起笔处留下弯头侧面的形象(比较普遍)。

五是竖画收笔时轻按行笔,先按后提,逐渐收笔,在竖画之末尾,中锋出锋,犹如垂露加悬针,显得劲健有力。

六是竖画有时也取斜势,或弧形斜势,不一定垂直。

七是接笔的地方,有几处是虚接;书写速度略快,转折处略作停顿,婉转通畅,毛笔压下去之后,有一个向上拎起来的力,笔画就会写活。

八是有长横画的字,如一、二、三等单字的横画基本上是一般长短,而且是几乎是横跨左右,顶格书写。

九是字体笔画活泼多变,形态丰富,不拘方圆,不忌棱角;还有几个字整体偏小,只占据方格中间部分,如:曰、二、以等字。

十是笔画较多的单个字,有1到3个相对细的线条,1到2个有明显提按的线条(笔画),线条有层次感,虚实(粗细)明显。

十一是许多撇、捺笔画在书写时舒展大方,有伸臂蹬腿的感觉,有的捺笔都飞出了格子之外(如意、河、是等字),末端稍顿轻按轻提收笔,中锋出尖,似彩带飞舞、柳叶飘扬般婀娜多姿,富有韵律。

十二是字的结构特点,左右结构大部分有微小的错落(也有高低一样的,如比字)

十三是字形偏长方,字内空间排列紧凑,有大块留白(正可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

临写工具,用笔:长锋兼毫,出锋4cm;墨汁:曹素功;用纸:4尺古法云龙皮纸,大8×12长方形格子。

总之,临写赵之谦《许氏说文叙》要多读帖,多临几遍,看到细节,细节就是特点,细节决定成败,找出规律,临出风格。许多同学通过几天的临写练习,已经能临写出非常优美的具有赵之谦风格的《许氏说文叙》。比如万叶轩五体皆会研修班1期学员刘伟同学和李兰同学就临写得很好,许老师在小打卡中已推荐置顶。

个人的学书体会,不当之处,还请同仁多指教。

(作者系万叶轩“五体皆会”研修班1期学员)

万叶轩书法“五体皆会”研修班1期学员刘伟临作

万叶轩书法“五体皆会”研修班1期学员李兰临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