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将军墓志铭出土,上面记载重塑历史:隋炀帝果然被抹黑了!
隋炀帝一生之中,有三征高句丽,但最惨的莫过于第一次征讨高句丽(612年),《隋书》上记载了这一仗之惨,古今中外罕见。
初,渡辽九军三十万五千人,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帝大怒,以述等属吏。
30.5万人,最终只有2700人回来,军械粮草全部遗失,估计没有比这更惨的战争了吧。而且,《隋书》上还有“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其餽运者倍之”,各路隋军有113.38万,号称200万,加上运送粮草民夫,和其他后勤人员,估计总数达500万。
从史书记载的这一战结果来看,兴师动众之下,隋炀帝却惨败而归,这样的皇帝不亡国谁亡国?然而,考古发现一系列隋朝将军的墓志铭,上面文字令人动容,却重塑了这一段历史,让人不由感慨:隋炀帝果然被唐朝黑惨了!
新中国建立之后,在北方陕西、辽东等地,考古专家挖出多块隋朝将军的墓志铭,其中有一些是隋炀帝首征高句丽的直接参与者,比如萧君、刘德等人。在这些人的墓志铭上,讲述了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按照《隋书》记载,30.5万大军只有2700余人回来,这就意味着所有将军全部作战失败,几乎没有一个能够立功。
然而,在一些隋朝将军的墓志铭上,却有第一次征讨高句丽之后,隋炀帝对他们立功嘉奖的记录。从考古发现来看,至少有9个隋将受到表彰,比如陈叔明、豆卢寔(同实)等。
陈叔明是南朝陈国陈宣帝第六子,陈国是陈霸先建立。589年,陈国被杨广灭掉之后,陈叔明就出仕隋朝,618年去世(杨广是同年4月去世)。在陈叔明的墓志铭上,记录有“陈叔明以临辽勋例授通议大夫”。显然,这是陈叔明立功了,所以才被隋炀帝提拔。
豆卢寔的史料极少,正史中只记载了两件事,而且还残缺不全,但在隋朝之际,豆卢寔却是一个大人物。但不管豆卢寔如何,在他的墓志铭上却清楚的记载着:“豆卢寔以平辽功诏授金紫光禄大夫”。“以平辽功”,显然说明了立有战功,隋炀帝才表彰他。
如果隋炀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只有2700余人逃回来,陈叔明、豆卢寔等岂有立功之理,隋炀帝岂有心情表彰?
显然,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绝对不是史书记载的这么凄惨。让人意外的是,墓志铭的这一些记载,在正史上也得到了一定的佐证。《隋书》、《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唯卫文升(卫玄)一军独全”。
卫玄被隋文帝封为郡王,612年隋炀帝任命他为右御卫大将军,“出增地道,皆会于鸭绿水西”,史书没有说统兵多少,但能担任一路军的统帅,怎么也不会低于万人吧。既然卫玄能够“一军独全”,又怎么可能凄惨到只有2700余人回来?
结合卫玄和墓志铭的记载,可以看到史书记载的隋炀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几乎可以肯定是在抹黑隋炀帝。虽然根据这些记载,无法知道隋炀帝损失究竟如何,但肯定不至于如此之惨。
其实从正常逻辑上看,如果隋炀帝真的惨败如斯,那么对高句丽的心情,可能就不是继续征服了,而是畏之如虎。或许正因损失不算太大,所以隋炀帝认为再努力一把,就能征服高句丽,由此才有后来接连二次征讨(613年、614年)。
隋炀帝为何执着的征讨高句丽?实际上,这是为了国家安全考虑。除了高句丽侵略辽西,如“率靺鞨(mò hé,女真族前身)之众万余骑寇辽西”,以及“不供职贡”之外,还曾联络突厥围攻大隋。显然,高句丽和突厥合流,这对大隋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正因如此,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等人才会积极征讨高句丽。这不仅是为了收复辽东故地,或维护大国尊严之类,更有国家安全的战略考虑。
让人感慨的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时,说“勿遗子孙忧”,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却削弱了高句丽的实力,使得唐初突厥和高句丽没能合流,让唐朝度过了一段危险期。如果高句丽实力没被虚弱,而和突厥强强联合攻唐,唐朝会怎样?
可以说,隋炀帝留给唐朝的遗产极为丰富,大运河、科举制、削弱高句丽等等,但历史对他评价却极不公平。隋炀帝固然不是仁君,但他的历史功绩,古往今来几人能比?不过,鉴于隋炀帝功过都极为惊人,所以到底如何评价隋炀帝,还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