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解决书法“行气”问题的7大妙招(图文并茂)

“行气”念作(háng·qì),是指书法作品中,一行字需一气贯之,即在一行字当中,存在着一条乍看看不见、但实际确实存在的内在联系线,使得这一行中字与字间产生了某种紧密的、神秘的内在联系,从而避免了各自为政和支零破碎。这种联系或明或暗,需要学书者用心体察,掌握规律与套路,并活学活用。

下面以米芾、王铎、怀素、黄庭坚部分帖为例,图片依然来自我给学生群上课时在字帖上的标记和写画,有些粗放,您多担待,能看懂就好。

1、直线贯气

米芾《晋纸帖》右边第一行

米芾《面谕帖》的三四五六行

每行的轴线是一条直线,很像一根钎子穿了一串糖葫芦,有木有?

但要注意,每个糖葫芦一定要有大有小,千万不可以写大小一样,不然就不是老司机哦。

2、连绵贯气

米芾《张季明帖》第三行(气力复何如也)

米芾《临沂使君帖》后两行

一根线连绵到底,这根线势不可挡,自然造就出连绵不断的行气。一股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说的就是它。

3、曲线贯气

米芾《晋纸帖》的第4、9行

米芾《丹阳帖》

这些行气都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曲线总是比直线美,并带来动感。大幅度的行气摆动,王铎大厨从米芾老司机这里偷学的最好。

王铎《忆过中条山轴》  每行的行气,已经是手持彩练当空舞了,那是相当牛B。

4、段落贯气

米芾《张季明帖》第4行(行相间、长史、世间第)

米芾《岳麓诗帖》第3行

把一行字分成好几个段落,分几段贯气,中间有明显的停顿节奏,如同游泳时,边游边从水中探出头来喘口气,对,这个就叫“换气”。

一直不换气容易呛水,你懂得。

5、平行贯气

米芾《面谕帖》的第1行

米芾《张季明帖》第5行(一帖也其次贺八帖)

注意,在这几个行中,我画出了每个字的单字轴线,但他们并不能直接连在一起,而是一些相对平行的斜线。因为都是大概平行的,有一定的秩序感,这也可算是一种贯气的方法。

这个套路,米芾早期作品常用,但晚年手札作品已经废弃不用,为何?

老司机都知道,一行字全这样做,容易显得散。

6、贯气中的突然错位

米芾《晋纸帖》的第7行  飒字突然向左边挪了个座位,真淘气

米芾《贺铸帖》的第8行  示字突然向左边换了个座位,真淘气,不怕老师打你小屁屁?

错位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同样不能在一篇字中频繁使用,偶一为之显得灵动,经常错位不行。

因为容易扭着腰。

7、空间贯气

怀素《自叙帖》

黄庭坚《诸上座帖》

在这里,每行字已经完全摆脱了“行”的基本区域限制,不再以上下字的秩序感联系形成行气,而是完全靠空间的摆布、堆砌、挤压形成内在关系,空间在这里成为一个主导因素。如果说上面那些贯气的方法,更多来源与书法中的时间因素,那这个方法就是由书法中的空间因素来主导,所以我把这叫做空间贯气。

七大秘笈说完,是不是依然干货满满?

有位客官说了,你忽悠的不错,说了这么多,你不会光说不练吧。

我错了,我练,我改。发个作业先。

这是我以前的临摹作品,在行气上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显然我写的不怎么样,但我看到你手痒了。关于行气的秘笈,你已经知道了,光学不用可是很傻的。

你也可以交个作业,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作者微信】

【原创】  书法秘笈


转载本公众号文章须征得同意并注明出处

注意保持文章原作者署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