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说家风·《金刚经》篇】为什么做完好事、帮助人之后不要记在心里?(第8篇·总第2770篇)

作者:张建云

《金刚经》里的家风智慧:第8讲。
一个人所接受的信息太多、干得事太多,就会被忙碌纠缠,应付不过来,这叫应接不暇。《金刚经》说:应无所住。
这里的“应”读四声(yìng),而不是应该的“应”。事多、信息多是相对的,对于我们多,对于别人可能就不多。为啥?人家容量大。如同你的手机内存8个G,别人手机内存100个G。但100个G也有存满的时候,是否要换200、500个G,一样,还是有存满之后应接不暇的日子。
咋办?
应无所住。
我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接受大事小事天下事,但不挂于心,处理完了就穿堂而过,像风一样轻松自由。是的,人的功夫不在于钱多、官大、名声广,而是在于钱很多、官很大、名很广,我压根就没放在心里。
《金刚经·第四品》说: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佛家的布施就是我们讲的奉献、担当、无私、勇敢。按照常理来说,布施有三种渠道,一个是给别人钱,这叫财布施;第二是给别人智慧,譬如聊个天把他心结打开,讲堂课有人听了之后不愤怒,不离婚了。这叫法布施。第三个是不局限于钱还是法,或者既用钱也用法,抑或钱也不用法也不用,帮人解除忧虑、烦恼、焦虑、抑郁、病痛和恐惧等。这是无畏布施。
佛家的各项修行都一个目的,就是到彼岸。因为彼岸世界是佛者一心向往、多世追求和无怨无悔的涅槃境界,美好、幸福、脱离生命之苦。想到彼岸去最基本的要做到布施。但只是布施还不行,就如同一个人每天捐款,捐完款就傲慢,就愤怒,就酗酒,就懒惰,就乱说,这钱捐得就会害了自己。所以佛家诞生出从六方面修身的要求,除了布施,还有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止观)、智慧。叫六度,我们叫六个全面。
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说,布施的功夫在于应无所住。那么什么是应无所住布施呢?又给出了一个“六项规定”:色、声、香、味、触、法。
假如你布施的目的是因为对方长得好看,见到美女就想布施,见到美景就想布施,见到美丽的花朵就想布施,那么这种布施也不高级,甚至还会消耗自己的智慧和福气。也不要因为人家说了你心花怒放的话,说了打动你的话,听到了谁多么不容易的消息而布施。
此处就要有人问了,我一定是听到、看到别人不容易才去布施,没有这种信息我也不知道布施给谁呀?比如看到贫穷才去捐款,听到地震才去支援,有了疫情才勇敢逆行?
是的,我们可以因为听到、看到的信息采取行动,但不要沉浸和迷恋在所获得的信息里。假如你看不到悲情、听不到危险就不去布施了吗?
佛家的布施是要成为常态的,随时、随处布施。听到、看到去布施就是被动了,就是迟到了。这是一个人的境界问题。与人为善、好善乐施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就像为什么吃饭一样,回答是不吃饭就会死。好吧,不去布施,对于佛者的另一条命——慧命就会死亡。现在我们做个调查,有人因为吃饱了而觉得自己做好事了,行善了,助人了吗?当然没有。吃饭为自己,布施也是为自己。
继续。同样不要因为鼻子闻到香味、人家请吃一顿好饭、做个SPA很舒服,突然之间来个灵感、感觉需要行动了而去布施。
这就叫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同时,布施以后也不要停留在掌声鲜花、领导关怀、新闻报道、合影留念、沾沾自喜等环境里。这也叫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
这同时还叫不住于相布施。相的问题我们谈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简称“我人四相”。布施就是布施,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人家问你为什么布施,我们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为啥。
此刻再问一个很俗气的问题:我做到不住于相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对我有啥好处?
这问题不俗气,而且很大气。没好处的事没人做。佛说:其福德不可思量。
什么是福德?
是我们布施之后向社会、家国、自然和所有人、动植物以及各种微生物存下的福气。这福气同样也会遍布、周济到自己和家人。福德像存款,可以享受利息,也可以随时取出来消费。布施就是存款,存给了世界大千、宇宙万有、天上地下。所到之处受人欢迎,被人祝福,遇到困难有人帮忙。这就是福德的力量。不可思议的力量!
佛问: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你觉得我说得怎么样呢?你一直向东走,可以走到东方的尽头吗,你是否觉得东方之虚空无法衡量?
须菩提说,是的,世尊,东方虚空不可思量,不可衡量。
佛继续说,你再向西,向西北、西南、东南、东北方向去走一走,可以走到尽头吗,你是否觉得无尽虚空,不可衡量,不可思量呢?
须菩提说是的,世尊。
好吧,须菩提,佛说,做到不住相布施,我们的福德便充满了东方虚空、西方虚空、西北、西南、东南、东北虚空。所有虚空里都是你的存款,你的福德!
布施的问题一下子就明朗了:如果做到不住相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我们会得到世界所有。如果贪图名利布施得到的只是几篇新闻报道、几个领导合影、几个人的感谢、几个社会名头的诱惑,几个星期的自我陶醉。
明白人不算糊涂账,自己抉择吧!
佛最后说: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啥意思?
各位菩萨,诸位学生,你们得把我的话印记在灵魂里!
为人父母,做人夫妻,当人儿女,如学会不住相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福德可惠及后世子孙,岂止是孩子学习成绩、恋爱婚姻、报考公务员的问题?
今天解读的原文是《金刚经·第四品》: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得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作者简介

张建云 

天津家风研究院院长。

作家、国学学者、《中国家风》主编、天津市政协委员。

曾任中央党校国学签约主讲人,现为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