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你的感官
很多学生写作文都很痛苦。不是抓耳挠腮写不出来,就是憋半天写出来了也不生动形象。一班有个学生说的很有代表性——“怎么我写的爸爸跟别人写的一模一样呢?”
在讲《春》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就准备结合本课试图解决学生的上述苦恼。
我先让大家设想这样的情景。
比如大海。无论你见过或没见过,想象一下那大海,如果起波浪,那动辄就是十米八米的,严重的会形成海啸,造成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再想想我们身边的河流,比如城北的拒马河,你看到它曾掀起多大的波浪?最后我们再设想一下自家洗脸盆里的水,它的浪又有多大呢?
大海掀起的波浪之所以动人心魄、让人印象深刻,最大原因是大海的体量大。大海长年累月细大不捐地接纳着陆地的河水,大海的容量变得无比的巨大,内容变得无比充实。
做一个类比,假设你的大脑像大海一样,那么你写起作文来将会不费吹灰之力。
你们写作文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写什么,或者说没有内容可写。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你们写作文感到痛苦的根源。
我想到一则古代笑话——
一群秀才在一起切磋文章,搜肠刮肚好半天,谁也没有写出一个字来。他们的媳妇嘲笑道:“你们男人写文章,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要难吗?”秀才们大声说:“当然了!你们女人生孩子是肚子里有,我们写文章是肚子里没有啊!”
为了解决内容匮乏的问题,古人开出了一剂良方,叫“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实际上就是充分地体验生活,而体验生活一个重要技巧是——打开感官!
也许这个说法太过吓人,那么换一个更加通俗的说法吧——让你的感官都彻底活起来,充分地利用它们的功能,使劲地感受生活。
首先是视觉。据脑生理学家研究,人类大脑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总量的80%是靠视觉完成的。然而现实很悲惨,我们有些学生虽然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但是功能太弱。例如,明明让他注音,他却去组词了;明明有三道题,他却只答两道。所以我说,学习首先要练眼,练观察力。
视觉所关照的事物有动态,也有静态。
先说动态。青蛙捕虫,如果虫子不动,青蛙基本上发现不了;可是虫子一动,青蛙立马就发现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春》在写小草时,说它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是不是把春草的调皮可爱、精力旺盛的特点写活了?
再说静态。静态我们一般关注“形”和“色”两个方面。“形”就是形状,方的、圆的、扁的……“色”就是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春》里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是形;写“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色。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要想准确地分辨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非得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不可。
其次是听觉。现代科技社会,追求极致的“视听享受,影音盛宴”,电视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音响越来越讲究震撼讲究临场感。有个成语“滥竽充数”,实际上也是一个涉及到听觉的故事。
听觉有一个奇异的特点。如果你直接描写听到的东西基本上乏善可陈,高明的作者会转而诉诸视觉。比如你要写“风”,如果从正面描写,大概就是“风在呼呼地刮”之类的句子,基本上没有什么新意。可是如果诉诸视觉,那感觉就不一样了,像“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多么的形象带感!《春》里写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除了有听觉,是不是也有视觉呢?
再来说嗅觉和味觉。嗅觉通过鼻子让我们能分辨香、臭、刺鼻气味,味觉通过舌头让区别酸、甜、苦、辣、咸味道。但是辣严格说来不是一种味道,是辣椒、葱、姜、蒜等刺激性物质对口腔表皮的烧灼感。《春》里“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花里带着甜味儿”,写的就是嗅觉和味觉。
最后还有一个触觉。触觉能够让人感受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与粗糙等等。
因为有时候我们的眼睛常会受到假象的欺骗,所以会用触觉来辅助判断。比如在影视作品中经常见到把银元放到嘴里来咬一咬以判断真伪的镜头。
还有一个小视频,说有人把一个固定在地面上的石球涂成了足球模样,结果一个小孩不辨真假上去就踢,把自己绊了一跤。如果这个小孩在踢之前用手或脚触碰一下那个所谓的足球,他是不会起脚去踢的。《春》里“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等,即是写的触觉。
要想让自己的大脑像大海一样博大充实,要想把作文写得精彩纷呈,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官,充分打开感官,提高感官对外界的感受力。最后再加以综合运用,不愁你的作文不精彩。
用一个小故事来结束本文。说有三个聪明的小孩,他们在放学路上看到一坨狗屎。一个小孩走上前去仔细看了看,说:“我看这坨像狗屎。”另一个小孩蹲下来凑近闻了闻,说:“我闻着也像狗屎。”最后一个小孩干脆用手指蘸了些狗屎放嘴里尝了尝,说:“我尝着就是狗屎!”
很多人只是把它当笑话看,一笑置之。但我要说,你要想把事物写准确写精彩,不付出点行吗?不打开感官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