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古方子,治老年手颤、身颤!肝阴充足,浑身不抖,请认真体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如何应对有些老年人手颤、身颤的现象。

我给你说一个医案故事。你看完,就应该懂了十之八九。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年纪是62岁。

大概在两年前,他忽然出现双手颤抖的现象,自己无法控制。到底因为什么引起,不知道,仿佛一夜之间就发病了。

什么时候颤抖得厉害呢?就是精神紧张的时候。比如说和外人在一起,他越是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颤抖,越抖得厉害。等到晚上睡觉了,彻底放松了,他就不抖了。

到后来,他的问题逐渐加重。四肢、躯干部位开始出现强直现象,活动受限。而且,他不仅肢体抖动,连说话的声音也开始颤抖,有些时候根本听不清了。

病成这样,肯定得治啊。可是,跑了很多大型医院的神经内科,大家都认为是“震颤麻痹”,开的药也都大同小异。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吃上药,好一点。不吃药,就是老样子。

后来,家里人决定带他看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细而数,但是重按无力,舌头薄红而少苔。

当时,医家就说了,从现在开始,把从前的西药停了,改喝中药。

具体什么中药呢?就是大定风珠。

结果,5剂以后,患者的情况大大好转。到最后,前后共服药40多剂,中间略有加减,患者的震颤、肢体强直、说话颤抖等现象,完全消失。

这张医案,也是我早年在学习大定风珠一方应用经验时,听前辈们讲过的。我觉得,它十分典型,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这里头什么道理呢?

中医,就是一层窗户纸儿。一旦捅破了,那就一通百通。现在,我帮你把眼前的这张窗户纸儿捅破。

你看,这个老人家,脉弦细而数,舌薄红少苔,脉象重按无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脉象弦,说明脉道紧张。脉道为什么紧张,原因之一,在于肝郁。在脉象弦的同时,患者还脉细。这说明什么?脉道不充盈。它里面的阴血是比较少的。

再看,脉数,这就说明患者有热。

那好了,患者这是肝中阴血不足,兼有热邪了。

你再看,患者脉象重按无力。为什么重按无力?因为它里头的阴血太少了,气血不足,根本鼓动不起来。

再看舌头,他舌薄红少苔。舌红,说明有热,少苔,说明津亏。

好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来,患者属于肝阴不足,阴虚有热。而且,这个阴虚,还是比较严重的阴虚。严重在哪呢?患者脉道重按无力,属于阴血大虚、真阴耗竭。

肝阴不足,肝体失养,就容易生肝风。肝风一吹,患者的手就容易颤抖。肝主筋。肝阴虚而筋脉失养,所以患者四肢和躯干强直。

怎么办?必须马上滋补肝阴,息肝风。而且,要补就得峻补,补的力道必须大,必须够用,否则无法扭转局面。

当时,医家用的方药是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我前几天刚刚给读者朋友解读过,不知道你还记得不。它出自《温病条辨》,基本组成就是生白芍18克,阿胶9克,生龟板12克,干地黄18克,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麦冬18克,炙甘草12克,鸡子黄2个,鳖甲12克。

这个配伍,能干啥?就是滋阴熄风。它滋补肝阴的力道特别大。其中,鸡子黄和阿胶都是血肉有情之品,可以滋养阴液。白芍、干地黄、麦冬三味药重用,大补阴液,滋水涵木。因为患者阴虚而动风,所以还必须潜镇熄风。龟板、鳖甲、牡蛎就用于滋阴潜阳、重镇熄风。麻子仁养阴润燥,五味子和白芍、甘草一起酸甘化阴。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可以说,这个大定风珠,是治疗阴虚动风重症的常用方。老年人,阴血亏虚情况严重,手足震颤不止,中医常用这个办法来应对。

我把这个经验给你解读到这里,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

说起来,我们走在大街上,或者走在园区里,只要仔细观察,应该可以看到不少老年人,脑袋不由自主地颤抖,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这些人里头,尽管情况多种多样,但肝阴不足、虚热内生而动风,算是比较常见的症候。患者多脉弦细,或弦细而数,舌红少苔,身体乏力颤抖,眼干眼涩,关节还可能比较滞涩不灵。

对这样的人,我建议要去看看中医。只要是一个合格的中医人,对这类问题,没有不会看的。大定风珠加减,一旦用上,应该会取得一定疗效。当然,前提是辨证准确。不管三七二十一,看见手抖就用大定风珠,那是不对的。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基本给你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