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父母可以这样做
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或是刚进中学时,他们学习成绩很好,但后来慢慢就会落伍,越学越吃力。这种状况尤以女生为多。并非这些孩子长大反而不努力,不用功了,而主要是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死记硬背(扫描式记忆法快速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再也不用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上,而他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一到中学课程多了,内容逐步加深,便难以单靠背诵记忆应付,落伍也就在情理之中。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孩子幼小时,父母就要始终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思考与推理能力。当然在这方面学校与课堂教学承担着重要责任。作为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更轻松的方式,来配合学校提高与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家里毕竟有别于学校,不能老让孩子一本正经地做数学题,不能总让他坐在书桌旁苦思冥想。在家里辅导孩子,最好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既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又不使孩子感到厌烦。例如听孩子讲故事,让孩子自己编故事等,都是领着孩子展开思考的好方法。与孩子一起猜谜语、编故事,一起探讨怎么修改他们编的故事,怎么使情节更加合情合理,使故事更加动人而富感染力。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都是引导孩子发展思考能力的良好机会。无形之中,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就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加强。
只要父母有这种意识,在与孩子不知不觉的相处中,随处都可以找到这种机会。茶余饭后,空闲时间,轻松气氛下随意地,又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思考,效果要比一本正经地说“来,孩子,让我们来进行一些思考训练吧”好得多。如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火柴谜等训练思考的游戏,可以与孩子一道想,一道做,而不是只让孩子做。如倒酒杯这个火柴谜就很有意思。
做这个游戏时,用四要火柴分别摆成两个小酒杯的样子“杯”中放一个硬币,如下图:
如何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
不论哪只酒杯,只要移动两根火柴,就可以使“酒杯”倒转过来,并且使硬币在“杯”旁。通过类似的游戏,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在休息时间,父母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现象入手,经常有意识地提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以引导和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比如,在寒冷的冬天,玻璃上结满了冰。这时父母可以问孩子,窗上的冰是在里面还是在外面?再问孩子为什么,再让他走到窗户跟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至于原因父母不要马上给孩子做详细解释,而是可以留给孩子自己思考。如果他自己能想明白最好,若想不明白,则在他思考的基础上再讲,这样容易理解,记得也更加牢固。
再举一个例子,家里挺新的铝锅突然漏了,孩子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你可以告诉他,铝锅放了盐就会漏,刀子上有水容易生锈。这是因为铝、盐、水和铁在一起会发生化学作用。那铝盒里放糖为什么不会起化学作用呢?再告诉孩子不同化学元素之间的作用不同,你现还不懂,等你学了化学,就可以弄明白了。在好奇心与求知欲驱使下,孩子希望快点上初中,快点开化学课以便弄清其中的奥秘。到了初中,一旦开了这门课,孩子便会如饥似渴地主动去学。当学到一点知识,孩子存在已久的问题有了答案,就会激起进一步学好这门课的兴趣。这样就形成了孩子求知的良性循环。
孩子脑子里经常挂着一些疑问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大有好处。例如有这么一个题目:用六根火柴搭四个等边三角形,每边长等于一要火柴的长度。这样的题,对一个只有平面概念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出来。孩子答不出来不强求,也不忙告诉他答案,等孩子上了中学,一旦接触到了立体概念时,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解决了一个悬挂多时的问题所带来的快乐,会大大鼓舞孩子的学习兴趣,会使孩子感觉到学习知识既有用,又有趣。
事实表明,让孩子带着好奇的疑问,是引发其兴趣与与动求知的有效方法。做父母的,要随时提出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而又有趣的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与道路,让孩子能尝到接近并求得答案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