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车】7月第二车:如何看待当前市场估值
估值,“估”者,估计也。既然是估计,那就不可能很精确,有艺术的成分。除了极端高估或低估很好辨认外,其余时间,市场大都处于不太高也不太低的状态,所以,大家对市场有分歧很正常。这里聊一聊我的思路。
我会参照多个指标来评估A股市场的估值。
一、谨慎参考估值的历史百分位
在之前文章中,我解释过,历史百分位估值,本质是归纳法,要有条件的参考。
实践中,我自己会参考“全市场PB中位数”这个指标。选PB而不是选PE,是因为PB更稳定,比如去年,因为疫情,很多公司的盈利大幅下滑,会导致PE跃升,PE的参考性就打了折扣。
选中位数而不是常见的加权平均数,是因为加权平均数会被少数公司绑架了(就好像说,我和马云平均财富1000亿,不能说明我很富),中位数可以更好的观察整体市场情绪。
下图是过去20多年(1995-2021年)的中位数走势,可以看到这个数值低于2时,基本就是黄金坑,比如2005、2008、2014、2018年。超过6时,就是高估或者泡沫期,比如2007、2015年。
当前数值为2.85(2021年7月12日),整体算合理的位置,既不高估,也不低估。
另外,如果把2视为历史极值的话,当前推断出市场潜在的极限跌幅为30%,供大家参考。
数据来源:万得,且慢计算。
从历史表现看,这个指标基本揭示出了几个重要的黄金坑。但随着A股注册制的实施,新增上市公司很多是轻资产的,会使PB的参考性降低,所以,也不能简单套用这个指标。
二、比较股债性价比
股票和债券是最常见的两个大类资产。持有股票,我们可以获得股息;持有债券,可以获得利息。比较股息率和利息率,可以知道两个大类资产性价比。
举个例子。当前Wind全A指数(表征全部A股的指数)的股息率为1.56%。即,如果持有100元的A股资产,持有1年后,可以获得1.56元的分红。(这里为简单假设,没有考虑增长)。
此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12%。即,如果持有100元的国债,持有1年后,可以获得3.12元的利息。
那么投资者就要面临选择,1.56元的股息和3.12元的利息,谁的性价比更高?这里不能直接比较绝对值,因为股票虽然绝对值低,但有增长;国债虽然利率高,但它没有增长。
可以借助风险溢价模型和BEYR模型。
这里以BEYR模型为例,BEYR指的是债券利息率与股息率的比值,BEYR越大,意味着债券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是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同时结合BEYR历史的百分位来看。
在这个例子中,BEYR=3.12%/1.56%=2.0,大致处于历史中位值附近,不高也不低。
且慢硬核数据曾做过一期专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股债选择困难怎么办?》
根据这个模型,如果债券的利率持续走低,股市的估值中枢有可能会提升。
以美国为例,长期以来,标普500的估值中枢在15倍PE左右,对应当时美债的利率在3-8%区间。但最近十几年,美债的利率显著下降,甚至多次触及零利率,同时,标普500估值中枢也上升到20倍PE以上。
中国的利率长期也会走低,从这个角度说,沪深300的估值中枢长期有向上的趋势,当前15倍PE的估值,可能在中枢附近,并未显著高估。
三、观察市场的情绪
在极端态时,市场的成交量、两融的成交量、期权IV(隐含波动率)都会显著的变化。基金遭到疯抢,新人跑步进场,这些都是情绪亢奋的现象。
如果此时行业大佬纷纷讲话提示风险,部分明星基金大幅限购(这些人爱惜羽毛),也就更要值得注意了。
目前市场情绪并未出现极端态,还未出现让我们恐慌或兴奋的时刻。
另外强调下,情绪只是个辅助变量,是佐证我们的判断,不能单纯根据情绪做出判断。
四、主要龙头股票的估值
我自己会看主要行业龙头或代表性股票的估值,如果绝大部分行业的股票估值都很高,都下不去手,那可能市场处于高估期。
这几年A股一直处于结构化行情中,部分股票很贵,甚至有泡沫,部分股票仍不贵。市场整体估值,对投资的指导意义在下降,具体到投资中,更要关注市场的微观结构。
综上,整体看,市场估值处于中间位置,微观看,分化则非常严重。这几年A股出现了很多显著变化,比如沪港通的开通,机构资金的壮大,注册制的实施,证券法的修订,等等。这些都加大了我们判断市场估值的难度。
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幸福取决于较多的小高潮。周周同行追求做“少但重大”的决策,不做短期的择时。目前的市场估值环境下,策略仍会持续买入股权资产,安心守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