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这些区别,帮你更好地理解乙肝检查结果
音频播放来自讯飞有声主播小芳;
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乙型肝炎是一个非常令人讨厌的疾病,其不光治疗棘手、难以治愈、令人百般讨厌,连检查项目、化验结果也极为复杂,常常叫人看得一头雾水,不得其解。但讨厌归讨厌,我们还是要正视疾病,回归到现实中来。当我们拿到乙肝检查化验单的时候,需要认真分析它、读懂它。乙型肝炎的相关检查确实复杂,有的一字之差,意义便相去甚远。为帮助大家加深理解,这里对乙肝一些检查项目的区别做简单介绍。
一、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区别
大三阳和小三阳是民间的说法,不是标准的医学名称,这就像“秋裤”、“小蛮腰”、“大裤衩子”等都是老百姓对某些建筑物的形象表述,不是正式的官方称谓一样。
乙肝五项指标是临床常用的检查项目,乙肝五项指标包括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e抗原和e抗体,核心抗体。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HBeAg是继a、b、c、d抗原之后发现的,故命名为e抗原。大三阳者往往提示病毒复制活跃,病毒含量高,传染性强。小三阳情况正相反,病毒复制不活跃,病毒含量低,传染性相对低。
依据e抗原的检测结果,临床上有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和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之分。按我国2019年最新版的《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的建议,采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需e抗原转阴和e抗体转阳、HBV DNA检测不到,至少再巩固3年方可停药,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患者一般需表面抗原消失、HBV DNA检测不到,方考虑停药。
二、定性和定量检测的区别
乙肝五项指标有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之分。定性检测简单明了,只分阴性和阳性;定量检测比较复杂,有具体数值。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像人群分类,定性检测只分男女,定量检测除了分出男女,还分出年龄和胖瘦。
定性检测多采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常规用于乙型肝炎的初步筛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可以明确为乙肝病毒感染。
定量检测又有半定量和全定量之分,主要用于疗效评价,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半定量检测中,e抗原和e抗体的单位是s/co,e抗原小于1为阴性,e抗体小于1为阳性。全定量检测中,e抗原的单位是PEIU/ml。PEI是德国Paul-Ehrlich Institute(Paul-Ehrlich研究所) 的英文缩写,国际上认可这一医疗机构所设定的标准曲线,故以此为检测单位,检测范围为0.15-200PEIU/mL。需要注意的是,五项指标的定量检测中,各项目的数值会有一定波动,大家在阅读报告单时不要拘泥于数值的一时高低,要看检查结果的总趋势。
三、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的区别
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死亡的红细胞,属于人体代谢废物。所谓黄疸,就是因为疾病的因素,使得胆红素在体内蓄积过多所致。肝脏是处理胆红素的重要器官,胆红素由肝脏处理后以胆汁的形式经胆道系统排入十二指肠,再和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血液中未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称为间接胆红素,经肝脏处理过的胆红素称为直接胆红素。
在肝功报告单中,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数值相加等于总胆红素的数值。由此可以理解,当肝脏有炎症,肝细胞不能满足胆红素代谢需要时,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但以间接胆红素升高更为明显;当肝细胞能够正常处理胆红素,而胆汁排泄不畅时,也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但以直接胆红素升高更为明显。同时,因为胆汁不能排向肠道,大便失去了胆汁的黄染,可以发白变得如陶土一样。
当然,胆红素升高原因的分析,即黄疸的鉴别诊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作为医学知识普及,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了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的一些区别,更复杂的诊断问题还是留给医生们去做吧。
四、白蛋白与球蛋白的区别
白蛋白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物质,担负着各种生理功能,包括细胞膜的修复、酶的代谢、血液胶体渗透压的维持等。白蛋白由肝脏合成,肝脏每日合成10克左右满足着人体代谢的需要。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免疫球蛋白,由淋巴细胞产生,其主要功能是针对各类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和免疫清除作用。
在肝功报告单中,白蛋白的数值加上球蛋白的数值等于总蛋白的数值。白蛋白水平受肝脏合成功能的影响,波动较大,正常值为35-50g/L。球蛋白水平相对稳定,若存在长期的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可有升高,正常值为25-35g/L。所谓白球比就是白蛋白/球蛋白的比值,正常为1.5~2.5。白球比下降或倒置可以作为肝硬化的诊断指标,其实质是白蛋白水平下降,而使球蛋白水平相对升高。目前“白球比”这一指标已较少应用,临床医生更喜欢直接看白蛋白水平,因为白蛋白已经反映了肝脏的合成功能。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大量受损,合成功能下降,可出现白蛋白水平下降,当白蛋白低于30g/L时便会出现下肢水肿和腹水。球蛋白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可明显升高,此与肝病无直接关系。
五、ALT、AST与GGT的区别
肝功检查项目中包含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三项指标。ALT和AST是反映肝脏炎症的指标,特别是ALT更为敏感。正常情况下,ALT只存在于肝细胞内,肝细胞内的浓度是血液中的1000~3000倍。一旦肝细胞有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甚或细胞坏死,肝细胞内的ALT就会释放到血液中来,血液中的ALT便会大幅升高。正常情况下AST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内,其次是存在于肝细胞内,肾脏和骨骼肌中也有一定量的存在。在肝功检查中,如果只有AST单项升高,一定要注意排除心脏疾病或肾脏疾病。
GGT在全身各组织中都有,在肝脏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毛细胆管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内,经胆管上皮细胞排泌后和胆汁一起排出。如果胆汁排泄不畅,胆管上皮细胞内的GGT可反流到血液,引起血清GGT升高。
所以,这三者的区别就是,ALT和AST是反映肝脏的炎症指标,GGT是反映胆汁排泄不畅、胆汁瘀积的指标。
专家简介
2020/01/03
汪明明,山东大学附属济南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3级),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全国委员,山东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2000年开始担任主任医师职务,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理论扎实,经验丰厚。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传染病和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及其危重型疾病的抢救。2018、2019年度肝胆相照平台科普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