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志•剑川(一)
(本文载自《中华白族通史·附卷·地理志》)
黑潓江,发源于丽江九河,曾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被1000多年前雄霸西南的南诏王朝封为四渎之一。“(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尔雅》)南诏四渎,金沙入扬子出东海,怒水南奔入印度洋,潓江入澜沧南下太平洋,南诏之四渎与江、河、淮、济同源交融,南北并立。
(剑川黑潓江流域出土的螺旋纹山字格青铜剑)
千年来,对于剑川白族人来说,剑湖就是黑潓江的源头。金凤之水入剑川,金龙之河入剑湖,千古湖境宝剑出鞘之后,是腾海出世的母亲河。剑湖之名,源于“剑川”,俗称海子,并非取“形似宝剑之意”。明代史志载,剑湖周长60里,湖尾绕流罗鲁城南,其大小为东西阔10里、南北长30里的金华坝子的一半,约40多平方千米,是今剑湖(周长约25里、面积近8平方千米)的4至5倍,其湖形与今大异。清《滇南新语》载,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地震,剑湖东北下陷七十二村一丈五尺,村镇屋田沉浸湖中,湖面喷泉高达10余丈。108年后咸同滇乱,民军堵塞湖水淹州城(剑川州治今金华镇),金华坝、中纵横五六十里成泽国,在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共同作用下,剑湖的水位、形状、面积都不断发生了变化。从5000年前剑湖的狭长形到公元前后的腰子形再到今天人们所说的“剑形”,环境变迁,天地之动,这片承载剑湖的坝子依然不变的是蕴藏亿年的地下水源,在日月轮替中源源不断涌出清洌甘泉,于是“剑寻(赕)”意为“出水(的)坝子”闪亮的名字与其跟随的罗鲁、剑川等地名在南诏开国之时,成为了历史长河中剑川地名谱系的最早来源。
(剑湖畔的海门口遗址)
关于剑湖的源头,当地多有“老君山九十九龙潭”之说,那里是“滇省众山之祖”,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幽情蜜月的终点,是剑川、兰坪、维西、玉龙四县人们共同祀奉的神山。从老君山中流下的涓涓细流养育了剑川及其周围的人们,沉淀、过滤、汇聚成黑潓江水系上游的大小河湖,成为蓄存流出龙泉之水的地方。黑龙潭、白龙潭、明镜龙潭、青龙潭、石门龙潭、月亮湖、太阳湖、三才湖、姐妹湖等高原冰碛湖泊布满山峦、股股泉水八方流淌,龙潭遍布,晓有洞天。九十九龙潭、三十六洞天,只是泛称和概数,但这里是观音老母为让人们爱水、护水、饮水思源将九十九条苍龙抛到山顶化为龙潭的地方。每年,四周的各族群众都要组织祭祀龙神的活动,白族各村寨在“十八坛神”本主祭祀仪式中都要敬请这些老君山中的龙神,以此保佑风调雨顺、水流不息。
老君山,连绵盘亘数百里,层层迭迭,时起时伏,金沙江环其左,澜沧江绕其右,是横断山系云岭主脉。唐代《蛮书》中因其地处南诏剑川节度而称其为“剑川大山”,南诏、大理国至明洪武初年,当地白族先民称其为“罗均山”、“晕(读“鲁”)军山”,一意为“老虎所居之山”、二意为“龙神所居之山”,山麓沿线两县四乡、34村建有数座“晕君景帝庙”(后称老君庙),以晕军山(老君山)为本主祭祀供奉,其“老君山”之名和“世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之说均为明朝推普汉文化之产物。以“九十九龙潭”为中心的老君山,有内外两个大坝子,一个称为“可赕”(里面的坝子)即今兰坪通甸坝和剑川马登(下兰)、老君山(上兰)坝子,另一个称为“旺赕”(外面的坝子)即剑湖坝(金华坝)。两坝中间是剑川的羊岑,今天的羊岑,古代写作“阳层”,取老君山之阳(山南为阳)的意思。
从下兰马登镇往南沿玉石河行走,有一座著名的盐井古镇弥沙,黑潓江上最大的支流弥沙河因此而得名,它仅与沙溪坝一山之隔。作为当时盐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古镇,弥沙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唐代,弥沙大力开发了盐井,古称傍弥潜井,凭借其特殊的资源和地理位置,促进了三浪诏后裔集团的复兴和剑浪诏的迅速崛起,在后来吐蕃、后三浪诏与南诏争夺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是南诏剑川节度设置和发展的重要经济原因。作为一座重要、古老的盐井村市,它的形成、开发和历史作用的发挥,远远早于后来闻名遐迩的沙溪寺登街和乔后盐镇数百年,其盐井的开采和古道贸易,犹如锦上添花,为后来邻近的沙溪地区发展推波助澜,是离盐井最近的盐茶马古道集市,并一跃成为南诏、大理国都城以北的盐都及西藏、滇西北地区的主要食盐供给集散地之一。
(剑川石宝山石窟1)
黑潓江的干流(剑湖水系)与其12条一级支流中的弥沙河水系将今天的剑川八乡镇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背靠剑川“龙脉”老君山依山面水,东为金华、甸南、沙溪、羊岑,西为老君山、马登、弥沙和象图。剑川西部以弥沙河为中轴,弥沙盐井(傍弥潜井)、上兰、下兰为节点,村落、集镇南北一字排开,是历史上滇西重要的盐井马道文化区。黑潓江上游是古代较为密集的重要经济特区,其源头往上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前1世纪的鳌凤山文化,往下先后是8~13世纪中叶的“南诏剑川节度—大理国义督赕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特区”,明清至民国“两井一街一城(弥沙井、乔后井、沙溪寺登街、金华城)”的剑川盐儒密教文化茶马古道区。其流域的弥沙、乔后盐井同时又连接了西面沘江流域的“云龙八井”、北面古兰州啦鸣盐井和博南古道的部分驿道,构成了黑潓江盐马古道民族及宗教文化区。与苍山东麓相连的今洱源右所、邓川坝子在古代多为沼泽、湖泊之地,这使在明代以前的近千年间,黑潓江盐马大通道成为滇藏盐茶马古道南北贯通的主干道,其作用和特殊的经济文化形态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中后期。
(剑川兴教寺释迦摩尼像壁画)
从剑湖流出的江尾河与其它支流汇集南下进入沙溪坝子后,正式称为黑潓江。在黑潓江河谷的滇藏盐茶马古道主干上,有座至今幸存的古镇沙溪,它是洱海地区西北部经济、宗教文化交流的重镇及陆路码头,是连接云龙诺邓井、乔后盐井、古兰州拉鸣井、弥沙盐井滇西四大盐井的交通中枢和物资交易中心。沙溪坝,是剑湖海门口—鳌凤山文化、洱海叶榆文化、吐蕃文化、南诏文化、白族密教和本主文化、古印度文化、波斯文化、汉儒文化等交汇、碰撞的文化谷地。沙溪之名,古称沙褪,早在距今3000年前的商周时代起,这里已是重要的青铜冶炼基地和农业主产区,鳌凤山、华丛山青铜冶炼和铜矿遗址见证了沙褪人亘古的文明。以沙溪集镇为中心的沙溪地区,早在南诏时就成为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的中心,这里先后是南诏蒙氏、大理段氏皇家的佛教外道场和古代密教五密坛场的所在地。
(剑川沙溪兴教寺)
“两树繁花占上春,多情谁是惜芳人;京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这是明代状元杨升庵与白族名士李元阳来到沙溪,适逢兴教寺内的两珠海棠簇簇盛开而吟的诗作。沙溪寺登街,这座2001年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列入100个濒危遗产名录的古镇,其形成的时间晚于其北边石宝山石窟的开凿,直到明代正统年间,这里才因兴教寺而得名,正式成为集交通、商业、宗教为一体的集镇,其意为(兴教)寺庙那里的集市。蒙、段灭亡后,明代剑川隶属鹤庆府,前期归土知府高氏统治。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时任鹤庆土知府的高宝在朝拜石宝山、改建石钟寺之后,来到今天的寺登街,那时仅是古道上一处较小的驿站,只有一座具有密教性质的小庙及周围不多的几户人家。世代痴信密教的高氏,历来在其统治的地方大兴佛寺,铸像兴法,于是这位来到沙溪坝子的高氏大土司,得到了“佛”的启示在这里修建了当时整个沙溪坝子最大的密教寺院“兴教寺”。尽管高宝的规划宏伟壮观,尽管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的建设初具规模、进展顺利,但在完成前后两大殿的基本建设之后,高宝就撒手人寰,留下了一个永远未能完成的梦想。之后数年间,寺庙停而建、建而停,无论其规模和建筑的精巧程度再也无法与“二殿”相比,直到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在先人梦想与现实的妥协中,才适中得已竣工。寺院,依据横断山的走向地势和南诏、大理的文脉,坐西朝东,靠(鳌凤山)山面水(黑潓江),由一高二低、密迹金刚(金刚力士)左右守护的寺门和观音楼、前殿、后殿依次构成空间渐次扩大、标高逐步提高的三个院落构成,寺内塑密教观音和各一莲花木雕背屏、尽数贴金的五方五智佛塑像等。寺的风格、设计与布局,与同时代明朝修建的其它佛寺大不相同,它是一座集藏传佛寺、白族密教佛寺、汉传密教佛寺等为一体,以大理国时正式形成的阿阇黎教派为主体的密教灌顶道场。兴教寺的修建,在明军入滇之后,再一次激发了沙溪坝子及四周土官、百姓建寺铸像的热情,白族名家大姓后裔、明廷封赐的土官、艺术大匠、各族密教的信徒纷纷来此捐资铸像、敬造大殿壁画。从大殿的外廊到殿内一幅幅与《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大理国维摩诘经卷》《大理国张胜温梵像卷》等南诏、大理国六朝名画绘画风格一脉相承、沥粉贴金的壁画艺术珍品,在本土世袭的艺术世家大匠手中落笔生辉、经典创世。其中《南无降魔释迦如来会》《太子游苑图》《罗遮大佛母》等画作,创造了现存世间的唯一“女性释迦牟尼画像”、“大理国宫廷生活场景”等奇迹。名家的画笔,千年的技法,数代的文化和虔诚的记忆,造就了兴教寺最初数十幅堪与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相媲美的艺术瑰宝,尽管人为的破坏、生物的侵蚀使近半数的壁画未能保存至今,但“沙溪复兴工程”的前后,大殿内外16幅罕见的经典依然存世亮今。寺庙的建造,画卷的绘制,石窟的开凿,佛像的石刻、木雕和泥塑,金属工艺的铸造和设计等等,都出自信奉佛教和本主拥有高超技艺的“释匠”之手。
(剑川石宝山石窟明王像)
清代,兴教寺随着白族密教遭受“非释非道之土教、邪教”的禁绝及再次打击而衰落,各类佛教显宗各派入驻寺中,就连道教文昌、关公、周仓、孔子、财神等也纷纷引入供奉,到了清末民初,这里已是真正的“广兴三教”宗教和文化的大拼盘,在多样和无序中丧失了创寺和灌顶道场的初衷、本原。与其它屹立于滇西地区的古寺一样,在最近的150年里遭受了战争、匪乱、“扫四旧”等的摧残和侵占,值得幸运的是其偏居一隅、有四海淳朴的信众,加上“祖先”和这片“天地”的保佑,才得已在新世纪之初再现复兴之势,绽放古老而新奇的光芒。
兴教寺建成后,原先流动易变的沙溪坝古道集市,搬到了寺门前,形成了今日四方街广场,从此固定成市数百年。
剑湖南吐蕃浪诏罗鲁塞,剑湖西段氏义督望德城。
金华山下洪武天兵建州治,四门樵楼城墙壕沟六百载(剑川金华古城)。
文献辉雄昭北域,魁士风情冠南疆(剑川金华古城中的文魁坊对联)。
清《滇南新语》:载“盖剑川土瘠,食众生寡,民居世业木工。滇之七十余州县及邻滇之黔、川等省,善规矩斧凿者,随地皆剑民。”今天,剑川的工艺与艺术,以木雕为著。
(剑川白族耕读世家)
(赵藩)
剑川是今天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其白族人口占了近90%以上,除白族外还居住着汉、彝、傈僳、纳西、回等民族。剑川,元代设置义督千户,当时辖区人口仅有近万人,一两千户。明代中期剑川州辖区人口在一万至两万之间,其“编户十八里,实在人丁(服役的男子)四千二十三人”(《万历云南通志》),到清代道光年间剑川州人口猛增至近万户、约六七万人,道光五年时有“户九千四百六十五,丁两万九千一百五十四”。后因云南咸同之乱,造成了人口减少,至光绪后期和宣统年间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如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剑川州人口为7470户,48214人。至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时剑川县人口基本恢复到了道光年间水平,有9359户、602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