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意对话:孙建兴为仿烧宋代曜变盏做了什么?
曜变是宋代建盏中最为奇绝稀有的釉色品种,目前已知仅存三件半。
其中三件传世整器均在日本,被日本文化厅评为国宝级文物。国内的半只曜变残件于今年1月在杭州净慈寺首次向公众展出,引起不小轰动。
作为传世品比汝窑还少的陶瓷史奇迹,曜变在外观上以聚落成群的斑核、随光线变化的彩晕为特征,工艺上则以出自建窑的一次上釉、一次烧成的自然窑变技艺为依归。
▲宋代 建窑曜变盏(稻叶天目) 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日本电视台拍摄的曜变纪录片中,称其为“天下第一名碗”,还认为曜变盏的烧制难题是“陶瓷史上最大的不解之谜之一”。
曜变的艺术成就,是不少匠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绝顶高峰。其不似人间的神秘华彩,引得无数陶艺师倾尽毕生心血探索谜底。中国、日本、欧美有志于复原曜变之人,不断涌现。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断代800年,水吉建窑遗址漫山遍野的碎片见证当年窑火不息的辉煌。
▲水吉宋代建窑遗址满山的建盏残片、垫饼、匣钵堆积。
上世纪80年代,孙建兴与其他建盏兔毫釉恢复科研小组成员就是从龙窑遗址与宋代标本中寻觅出宋人智慧的蛛丝马迹,使兔毫釉烧制技艺重返人间。
▲出土于杭州的曜变残件局部
建阳水吉宋代建窑遗址占地约12万平方米,而孙建兴用脚丈量的土地远不止于此。
为了找到适合烧制出曜变盏的原料,孙建兴四处奔波,到建窑遗址及周边地区调查研究,搜寻制胎的红棕色黏土与配釉的釉矿;
采集到原料后,又结合参照残片化学分析与研究成果,无数次测试配方、配制釉水、装窑烧制。
釉水中微量元素一分一毫的差异,都将影响到最终的釉面效果;要烧出曜变,更要牺牲成千上万的残盏。个中艰辛,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懂。
交流购盏
微信id:2970846335
孙建兴自1979年加入“建盏”兔毫釉恢复科研小组,到如今已是他烧盏的第41个年头。从一头青丝到两鬓斑白,半生都交予挚爱的烧盏事业。
孙建兴平均每天工作9小时以上,不是在工作室就是在窑炉旁。
每一次将盏送进窑炉,都是一次与上苍的虔诚对话,祈盼在人力做到极致的前提下,可以得到窑神眷顾,烧制出惊艳世人的建盏釉色。
曜变是还原气氛达到极致的产物,从头到尾都保持良好充分的还原本就很难把控,再加上还原产生的二价铁又极易熔回釉中,使还原后的物质处于不稳定状态。
因此即使所有环节都无懈可击,曜变盏也很难烧出一件。
所谓一盏功成万盏枯,真正的鬼斧神工之作,是以牺牲千万只报废的残骸为代价的。
历经41年、约14万小时的蛰伏积淀,孙建兴终向世人交出一份答卷,即今晚7:30的孙建兴「曜变专场」,多款珍宝悉数奉上。
「七星神曜」
◆ ◆ ◆
「七星神曜」系列的七款曜变,命名出自北斗七星之名,寓意祥瑞、和谐、光明、智慧。
器型均为经典束口,外形雅逸、仙气绰约,斑核聚落成群,毫纹纤细条达,彩晕变幻万千,而釉面基调色泽不尽相同。
口径:12cm
口径:9cm
口径:9cm
口径:9cm
口径:9cm
口径:9cm
口径:9cm
「大器雅韵」
◆ ◆ ◆
口径:12cm
口沿微束,线条流畅,圈足雅致。造型稳重敦厚,底釉绀黑如漆,曜斑莹润饱满,光线流转中焕发出银、蓝、黄、绿等多种光晕。
口径:12cm
束口器型,弧腹俊逸,修足利落。异毫条达莹润、层次分明,釉面熠熠生辉,似流星划过,如雨后虹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