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父母艾灸,关节痛再不会发生!

这几天又看到了关于“关节置换”的报道:

从市场情况来看,中老年是“膝关节、髋关节置换”的主要人群。

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需求量和支架一样,都是“步步高升”状态,并不友好。

所以,中医怎么看待“关节置换”呢?

一、关节与经脉

在咱们中医的眼里,从来不会孤立的看待问题。

正所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因此关节不好,不能光靠换关节就能了事,在《黄帝内经》中明确记载了与膝关节相关的经脉:

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

所以,膝关节的问题,除了局部的“关节病”需要破寒扶阳,还要恢复好“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脾胃二经的经气变足,它们循经所过的(足、膝、髋、腹部),也会跟着得到调理。

因此,膝关节的问题,主要是反应“脾胃虚寒”,因不得温补而导致关节濡养不好,进而行走、运动不方便,严重一些的就换上了关节炎。

所以“关节病”并非不可治愈,务必要恢复脾胃才最正确。

一旦动了手术那才是“先斩后奏”,在怎么样去恢复也不会舒服。

所以我经常和大家分享“艾灸太白穴”,其实就是可以强健脾胃,巩固膝关节:

太白穴属于足太阴脾经的原穴,且五行也属于土,更加对应恢复脾胃。

而且“脾燥湿”,可以有效恢复脾的能力,身体自然会“运化寒邪走出体外”。

所以太白穴可以祛除膝关节、髋关节的寒湿,特别适合腰腿不好的人艾灸。

此外,就是足少阴肾经: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肾经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所以脚踝、膝关节、整个脊柱都有“肾气的影响”,假如肾气不足,那么这些区域都会有健康上的变化。

在恢复上大家可以艾灸太溪穴,这样就和太白穴形成了合力,从脾肾功能的角度恢复人体总能源。

PS:疫情态势相对紧张,积善讲堂为助力国民增强体质,扫码拍下艾条备注“中国加油”,我们会多送两根艾条作为援助,不备注则不送。

莫要小看两根艾条,可以多艾灸3.5小时左右!!!

二、置换之后才是无法治愈

对于人体来说,身体里突然多了个“铁块”,身体会“自主”(神),把这个“外来之物”清出去。

只要不是特别有必要,如残疾等,那么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换,最好是能够做好艾灸,当然也去找中医开药调理。

否则身体会一直处于排异状态,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整容的人很容易发炎、红肿,就是因为切割骨头、置换等操作是人体接纳不了的。

“敌人进来了就要赶出去”,这是兵力(元气)充足的表现。

所以对待“外来之物”没与任何反应不要高兴,那是元气不足了,身体没有能力去祛除“寒邪”了。

总体来说“关节类问题”是长期失去调理导致的,也是平时不懂养生“作出来”的。

建议大家平时就要养护好身体,除了艾灸之外可以练习八段锦:

我本人习练形意拳,对于八段锦在平时的效果上来说,它的确可以“强化筋骨、调达四肢”,进而能够改善体质,巩固阳气、

所以八段锦属于很好的“养生功”,而形意门的功夫多侧重在功力的培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