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谈|虚负凌云万丈才!沮授:倔脾气的顶尖谋士

​在之前的栏目中,我们多次提及袁绍的核心谋士沮授,并指出了他那超一流的战略眼光。然而,当袁绍狼狈逃回河北的时候,却没带上这个老部下,而是让其成了曹操的俘虏。见到沮授后,对于这个数次向袁绍提出关键建议的老熟人,曹操不仅没有打击报复,反而非常开心。那么,曹操的喜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少有大志,曾制定袁绍版“隆中对”

从袁绍准备发起对曹操的进攻,一直到乌巢火起,沮授屡屡在关键时刻提出重要建议。虽然他的话都被袁绍当成了耳旁风,可从他所提建议的可操作性来看,他的眼光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期,都是极其罕见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沮授这个人的能力,可不仅仅是一场官渡之战就能体现出来的。比如,在担任韩馥别驾的时候,沮授就展示出了一位顶尖谋士应该具备的谋略。

公元191年,当韩馥准备把冀州让给袁绍的时候,集团内部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其中,沮授就联合了史耿武和闵纯强力劝阻:“我们冀州虽然不大,可能上战场打仗的人却有百万之多,我们的粮食也足够坚持十年的。袁绍不过是一个落魄至极的外来户而已,手里也没有多少兵马,还得看我们的脸色。现在的袁绍就像一个柔弱无比的婴儿,只要不给他奶吃,他马上就活不成。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把冀州送给他呢?”虽然沮授等人的建议遭到了拒绝,可从这番话可以看出,沮授这个人的眼光还是很毒的。

得到冀州后,袁绍还没完全暴露出自己狂妄的一面。对于曾经想置自己于死地的沮授,袁大公子不仅没有打击报复,反而拿出了足够谦逊的态度,邀请对方担任自己的从事,并以齐桓公和管仲、勾践和范蠡为例子,诚恳地请求沮授帮自己出谋划策。

或许是被袁绍的诚意打动,沮授也坦诚相待,并给这位新老板制定了可以和诸葛亮“隆中对”不相伯仲的规划。他先给袁绍戴了一堆高帽子,然后直奔主题说:“假如我们发兵向东,可以剿灭黄巾军;调转枪头向北可以拿下公孙瓒;向戎狄地区进军,可以平定匈奴。等我们对冀州、并州、幽州和青州这四个州实现掌控后,就可以招揽天下的英雄豪杰和人才,当我们拥有百万雄师的时候,就可以去长安把天子接到洛阳。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借着皇帝陛下的名义发号施令,去讨伐那些不听话的诸侯。到了那个时候,还有谁能阻挡我们事业发展的脚步?再过几年,整个天下也就搞定了。”

听完了沮授的话,袁绍非常高兴。这很正常,听到思路如此明晰的战略发展,哪个老板能不高兴?于是,袁绍立刻上表朝廷让沮授担任监军和奋威将军。而从袁绍后面的发展来看,他的确也是听从了沮授的建议。只可惜,当袁绍准备在公元195年迈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步的时候,却遭到了淳于琼等人的强烈反对。

眼光长远,曾预见夺嫡之争和官渡战败

在之前的栏目中,我们多次提及沮授在战前和战时向袁绍提出的关键建议,在今天的栏目中不再赘述。不过,有另外两件事情上的声音,却可以让我们看出这个人的前瞻性眼光。

其一,反对三子分立。在《官渡之战解析⑥注定的败局》(本报2021年9月10日8版)一文中,笔者曾经指出过,袁绍非常喜欢自己的三儿子袁尚,想着把这个儿子当成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袁绍一共有三个儿子,为什么偏爱袁尚这个小儿子呢?按照《三国志》的说法,袁尚虽然是最小的儿子,却也是兄弟三人中最帅的一个。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得出这样一个答案:袁绍是当时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帅哥,大帅哥选择小帅哥当接班人,在情感逻辑上完全站得住脚。

随后,袁绍就把袁尚留在了身边,和自己一起治理冀州。不过,他没有在内部明确这个小儿子的政治地位。而且,他又任命长子袁谭担任青州都督,安排次子袁熙担任幽州都督,对这两个儿子委以重任,只是说想考察他俩的能力,也没有其他表态。

对于老板的这种做法,沮授提出了强烈反对,他说:“世人都说,如果一只兔子走在大路上,会有很多很多的人去追,如果有一个人拿到了,其他人就算有贪心也就没办法下手抢了。选择接班人这件事就是这样,如果候选人的年龄差不多,就应该选择那个品德高尚的人,如果道德水平差不多,就应该用占卜的方式去决定,这是古时候就定下来的规矩。老板您一定要想想古代那些因为没选好接班人而导致失败的例子。”

对于沮授的建议,袁绍当即表示了拒绝。离开袁绍的府邸后,沮授感叹道,“祸患从此算是开始了!”结局不必多说,袁绍死后,袁氏兄弟之间的确是爆发了内讧。

其二,做好了输掉官渡大战的准备。和曹操打消耗战的建议被拒绝后,沮授非常失落,他就把宗族召集了起来,散尽了自己这些年辛苦积攒下来的家财。明明拥有着极高的地位,老板袁绍的实力也很强大,沮授却在这个时候唱了这么一出莫名其妙的戏,大家都感觉非常奇怪。于是,沮授就说自己不看好袁绍能够打败曹操,沮授的弟弟沮宗争辩道:“曹操的实力远不如我们,哥哥你怕什么?”沮授说:“曹操这个人雄才大略,况且手中还掌握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我们刚刚打败了公孙瓒不假,不过兵马却非常疲惫,老板又听不进去意见。我觉得啊,咱们大败甚至破产,恐怕就在这一仗了!”

结局和沮授预料的一样,袁绍在战争中一败涂地。

拒降曹操,密谋回河北失败后遇害

袁绍败逃后,沮授也想跟着一起回河北,不过,他还没来得及上船就被曹操的士兵拿下。被押到老朋友曹操面前后,沮授很淡定地说:“我可不是来投降的,只不过凑巧被你的士兵抓住了而已!”

面对老朋友这样一句自嘲的开场白,曹操也没有废话,当即就劝说对方跟着自己干,却遭到了拒绝。 无奈之下,曹操只好感叹地说了一句:“我要是早有你相助,早就得到整个天下了。”虽然拉拢沮授失败了,可曹操不仅没有郁闷,反而给予了对方厚待。不过,不久后,密谋回到河北的计划败露,沮授终究还是被曹操杀害了。袁绍和曹操的能力如何,沮授其实非常清楚,那么,他为什么还坚决想返回河北,继续为袁绍效力呢?在笔者看来,恐怕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其一,亲人的牵绊。《献帝传》中说,当曹操劝沮授为自己效力的时候,沮授说:“叔叔、母亲和弟弟的小命,都在袁绍手里捏着呢,如果投靠了你,他们就有麻烦了。你现在要是马上杀了我倒是一件好事,这样的话,我家人的性命也能得以保全。”这番话很有道理,如果沮授选择在这个时候投降曹操,家人的性命恐怕保不住,其他族人的下场恐怕也好不了。再者,如果这些人出了什么事情,他沮授也容易落下“不仁”“不孝”的名声。反之,如果沮授被曹操杀了,他的亲人能够得到保全,自己也能落一个好名声。

其二,对袁绍抱有幻想。沮授针对官渡之战提出了很多好建议,按说袁绍在败逃河北后对此会有更深的体会。从情理来看,沮授如果返回河北,必将会受到重视,他和袁绍之间的关系也会恢复如初甚至更好,他也能帮着老板重回事业巅峰……然而,沮授虽然是顶尖谋士,可他对人性揣摩的功夫还是不如田丰。老板战败后,田丰料定了自己肯定会被杀,那是因为他对袁绍的性情足够了解,沮授跟袁绍的时间也不短了,为什么就没想到这一点?或许在天真的他看来,输掉了官渡之战能让袁绍回心转意。

其三,忠诚。沮授性情里有忠贞的一面,他这样的人不会轻易更换门庭的,况且,袁绍败逃的时候虽然没带上沮授,却也没有明确表态放弃这个谋士。你可以不仁,可我却不能不义。因此,出于当时道德价值观的考虑,沮授希望自己能够回到河北继续为老板工作。

文/宋延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