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赵抃《题高斋》赏析
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
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
【翻译】
第一句,是说自己已经把那颗黄金印上交了,卸任了。第二句说一生风云人物,其实不过是平头百姓,也很普通、平常。第三句是说,世人要想知道住在高斋里的这个老人是谁。“只是柯村赵四郎”,其实就是当年住在柯村的赵家老四、赵四郎啊!
通俗翻译就是:当年在外为官,到老了告归乡里,这本是很平常的事。你们不要以为我是什么大官,我其实就是村里的赵四郎。
1、黄金:是一颗黄铜铸成的官印。
2、高斋:地名。
【赏析】
由达官显贵而卸任布衣平民,角色转换反差如此强烈,但赵佧却能坦然处之,可谓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大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旷达。这首诗透露出的“个中消息”,表现了赵佧的风流洒脱,是历经宦海沉浮,生命航船终于泊靠故家锚地后的宽慰,是大象无形的超拔。相信他不会患什么“退休综合症”的,大概也不会千方百计发挥“余威”吧?
不论什么时候,能够始终做到淡然处世,这才是最关键、最困难的。诚如台湾著名学者蒋勋所言,现代社会,尽管物质高度发达,科技不断发展,但“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心的问题,如何定住你的心,是最重要的。”有一句话说得好,走慢点,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
如今有些高官不能洁身自好,他们不仅高官厚禄,光宗耀祖。可是他们不珍惜自己的荣誉和待迂。走上贪腐之路被送进大牢,虽然罪有应得,是"双面人"的人生必然下场,也实在令人惋惜。北宋柯村赵抃赵四郎离我们千年,他的公仆形象可以当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是否借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君当思之。
【作者简介】
赵抃是北宋名臣,也是著名的理学家。他一生自我要求严谨,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不关注外在的物质生活。他曾经先后四次入蜀为官,与蜀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治平二年(1065),赵抃第三次入蜀,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当时,一般镇抚一方的牧守赴任,必前呼后拥,车舆仆马塞途,声势浩大。赵抃赴任之日,行装极其简单,仅带一琴一鹤,匹马入蜀。到了省城,全城的文武官员都出城迎接新来的最高首长,却见不到人,谁也不知道那个悠然坐在茶馆里和茶客聊天,一琴一鹤相随的糟老头就是他们要迎接的人。由此衍生出成语“一琴一鹤”,百世传为佳话。
赵抃还做过谏议大夫等朝廷高官,权倾一时。但他用权而不擅权,更不畏惧那些以权谋私、仗势欺人的官吏。任殿中侍御史时,就弹劾不避权势,被人称为“铁面御史”。因为他清白一生,对国家多有贡献,死后朝廷加谥“清献”,苏轼曾为之作《清献公神道碑》。谥号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是对皇帝及文武大臣死后的评价,属于“盖棺论定”,有褒贬善恶之分。清献,无疑是对赵抃的最高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