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一个国家,两种货币,三个总统

从世界各国的国名来看,每个国家的国名都是具有传统意义的名字,如中国,印度,埃及等都是古代文明的象征。而国名中有最好听的名字,如美国,寓意很美妙,意大利,名字很文雅等。而下面这个国家,堪称欧洲名字最污的国家,其首都无人不知,名满天下,但是国家穷困潦倒。

这个国家就是著名的“波黑”,全称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是南斯拉夫解体后出现的国家。通常我们只称之为“波黑”,而这个词,在中国语言中,很典型的“污”,名字很不优雅,经常会有人说你“波黑波黑”的。这个一听就是骂人的,因此波黑这个名字在欧洲算是独一份的污了。

波黑全国领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人口351万,大概相当于半个韩国大小,人口还没有我国一个地级市多,其与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等国相邻。在国际上因为国家弱小,可谓是非常的低调和为人忽视。但是其首都却是名满天下,几乎无人不知,那就是萨拉热窝。

这个名字在历史记载中都会提到,因为在这里发生了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继承者斐迪南大公夫妻遇害的地方,成为人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而且也使得这座小城市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几乎是世界知名,很多人都慕名前往参观。

波黑的货币非常有意思,属于"一国两币",虽然国家货币统一叫波黑可兑换马克,购买力也是一样的,但是上面所印的图案不一样,一种是赛族人的图案,一种是波黑联邦的图案,具体如下图。

这个神奇的国度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坐落在神奇的巴尔干半岛。它有三位元首,大家轮流坐庄,每位元首轮值8个月。

在苏联解体后,却成为波黑的首都,波黑虽然地处欧洲,但是国家非常穷困。到现在人均GDP只有4000美元,还不到我国的一半,跟其他欧洲大国相比那就相差更加悬殊,是欧洲地区最为穷困的国家之一,为什么这么穷?

一方面是因为长期的战乱,使得国家被破坏严重;另一方面,波黑在分家时位置很差,海岸线几乎全部失去,几乎就是个内陆国家。而且国内一半以上人口是穆斯林,生育无节制,而且资源缺乏。使得在南斯拉夫解体后,波黑发展继续受挫,一直不振,成为欧洲最穷的国家,比很多非洲的国家还要差。

历史上大多数时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仅为两个地理区域名称。作为以山地为主的地区,波黑在巴尔干半岛一直属于“欠发达地区”。然而,就是这个穷山僻壤成了列强争夺的焦点,如果说巴尔干是欧洲的火药桶,波黑就是巴尔干的火药桶。

相比巴尔干其他国家,波黑的历史比较简单,公元12世纪,这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波斯尼亚王国。15世纪末被奥斯曼帝国征服,此后几百年沦为其附属地。期间,波黑还沦为奥匈帝国、塞尔维亚王国甚至是傀儡国“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属地。

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土耳其人对波黑境内的斯拉夫人采取同化政策。以宗教人头税的方式“ 鼓励”当地人进入上层社会,规定改信伊斯兰教就可免交某些捐税,还以集中教育和培养的方式对斯拉夫人后代土耳其化。

应该说,奥斯曼帝国的同化政策取得了一定成功,现今波黑境内超过一半的穆斯林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此三族鼎立,三教并存,在当今40多个欧洲国家中可是数一数二的。正是民族、宗教的复杂性,波黑逐渐成为矛盾的焦点地区,历史一再证明,谁把它吞并都将落得悲惨下场。

随着奥斯曼帝国沦为西亚病夫,到了19世纪末,欧洲列强开始为“奥斯曼遗产”展开争夺。1908年,奥匈帝国沉不住气了,宣布把波黑纳入版图,主动背上这个火药桶,结果众所周知, 随着萨拉热窝一声枪响,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不难看出,历史上,波黑地区就是巴尔干半岛矛盾交汇的缩影。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时期,波黑就是帝国的西部边界,到了20世纪,奥匈帝国势力要扩张的巴尔干半岛,首当其冲的就是波黑。只能说,虽然身处穷山僻壤,波黑却具备独特的地理位置,不幸的是,这样的地缘格局往往沦为大国的缓冲区。

波黑的首都在世界历史上名气很大,当年引发一战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发生在这里。不过现在的波黑已经成了一个比较低调的小国,并不常被人们关注。很多人关注波黑,也只是好奇波黑特殊的国土分布。

波黑的版图非常有特点,大部分国土属于内陆地区,国土西南的海岸,几乎完全属于邻国克罗地亚。很多人打开世界地图的时候,甚至会误以为波黑是一个内陆国家。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波黑并非内陆国,也有一小段海岸线位于克罗地亚两段海岸线之间。

波黑这段海岸线,大约只有24公里,是世界上第二短的海岸线。世界上海岸线最短的国家是欧洲的袖珍小国摩纳哥,不过摩纳哥面积也很小,海岸线短并不足为奇。而波黑的面积达到了51129平方公里,和邻国克罗地亚的面积差不多。

克罗地亚面积为56594平方公里,只比波黑多了五千多平方公里,但克罗地亚的海岸线非常漫长。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出,克罗地亚的版图就像一张大嘴,一口咬住了波黑,只给波黑留下了24公里的海岸线。而波黑国土西南的海岸,大部分都是归属克罗地亚。克罗地亚这段海岸非常狭长,只占据了沿海土地,北部广阔的内陆则是波黑领土。那么这段狭长的海岸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大部分归属克罗地亚呢?

这段海岸的形成其实和智利版图的形成原因类似,主要是因为地形。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天然的山川河流,因为难以逾越,成为了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智利是一个版图极为狭长的国家,南北长四千多公里,东西平均只有180公里。

智利版图的形成是因为安第斯山脉的阻隔,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是智利和阿根廷的天然国界。克罗地亚这段狭长的海岸,也主要是因为地形原因。在巴尔干半岛西岸,有一座类似于安第斯山的山脉,叫做迪纳拉山脉。

迪纳拉山脉是仅次于高加索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的欧洲第四大山脉。山脉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长640公里,宽200公里,拥有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山脉二十多座,最高峰海拔2692米。虽然不算特别高,但由于山脉两侧的国家势均力敌,这座山脉也足以成为势力分界线。

历史上的波黑归属奥斯曼帝国统治,波黑西南的海岸,最早归属两个商业共和国。海岸北部叫做达尔马提亚,归属威尼斯共和国,海岸南部归属拉古萨共和国。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曾和威尼斯爆发了七次战争,夺取了威尼斯控制的达尔马提亚海岸,拉古萨共和国也被迫臣服于奥斯曼帝国。这等于突破了迪纳拉山脉的制约,但17世纪末维也纳战争失败后,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被迫签下了《卡洛维茨条约》,放弃了此前控制的大片土地,只保有波黑。

此后,匈牙利和克罗地亚一带重新被奥地利控制,达尔马提亚也重新被威尼斯控制,波黑再次成为了内陆地区。但由于威尼斯共和国过于强势,大有继续南下吞并拉古萨共和国的势头。拉古萨共和国为了自保,便将与威尼斯交界地带的24公里海岸线割让给了奥斯曼帝国,以作为缓冲区,隔开了自己与威尼斯共和国的联系。奥斯曼帝国控制的波黑地区就这样有了一小段海岸线。

后来威尼斯和拉古萨分别被拿破仑灭国,沦为法国土地。拿破仑失败后,哈布斯堡王朝(1867年后为奥匈帝国)又逐渐控制了波黑西南的狭长海岸。到19世纪中期,除了拉古萨划给奥斯曼帝国的24公里海岸线之外,波黑西南的沿海土地已全部由哈布斯堡王朝所取得。而波黑直到1908年才被奥匈帝国吞并。这就导致,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克罗地亚人很容易进入沿海地区,从此沿海地区的克罗地亚人越来越多,而波黑人因为地形和国界的限制,很难进入沿海地区。在奥匈帝国统治的十年间,遵循了波黑的原边界,波黑也继续保有了24公里海岸线。

1918年一战结束,奥匈帝国崩溃,克罗地亚和波黑,都成为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一部分,王国于1929年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1939年,南斯拉夫王国将克罗地亚人生活地区整合到了一起,成立了克罗地亚省,奠定了现在克罗地亚版图,波黑西南的海岸从此归属克罗地亚,不过那24公里海岸线仍然归属波黑。现在克罗地亚和波黑两国的边境也遵循了这一历史边界,克罗地亚占据大部分海岸,波黑则只有约24公里海岸线。所以这段狭长海岸大部分归属克罗地亚,一个是地形原因,一个则是克罗地亚和波黑分属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历史原因。

针对波黑独特的三族鼎立,三教并存,铁托时期的南斯拉夫给了穆斯林族一定地位,将原本构成南斯拉夫主体的民族由五个提升到六个。直到今天,穆族仍是波黑最大的族群。身为克罗地亚人,铁托注重遏制大塞尔维亚主义。在他统治的几十年间,作为南斯拉夫主体民族的塞尔维亚族没有了以往的跋扈,各民族倒也相安无事。

随着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被压制数十年的民族矛盾终于爆发了,而冲突的焦点又是在波黑。三个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发生严重分歧,穆族主张独立并建立波黑穆斯林共和国;克族也主张独立,但希望建立一个联邦制国家;而塞族则坚决反对独立。

很快,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一次局部战争爆发了,波黑战争中,塞、穆、克三族均动了血本,当然也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波黑仅有的430万人口中,近30万人死亡,超过200万人沦为难民,经济损失更是不可计数。

值得欣慰的是,今天的波黑逐渐走入了正轨,已经把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外交的中心任务。三族不仅能和平相处,还创造了独特的政体模式,三族各出一名代表组成主席团领导国家, 三族轮流担任主席。历史证明,饱受战乱的波黑人民具备解决自身问题的政治智慧。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天非常寒冷。温暖和干燥的五月到十月期间是到波黑旅游的最佳时间。由于这个地区昼夜温差明显,即便在炎热的夏天不要忘了带上一件可以保暖的衣服。波黑的冬天非常寒冷经常刮大风并且多雨雪。

波黑内战期间埋下了不少地雷,清理过程比较缓慢。人口密集的城市与国家公园内一般没有地雷,但如果前往无人居住的村庄、有黄色或红色标记的地区、不太熟悉的山区(无论是步行还是驾车),则需要非常小心。请不要以自己的生命安全作代价,请不要因好奇或逞能的心理单独行动。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语:Bosna i Hercegovina,塞尔维亚语:Босна и Херцеговина),简称“波黑”。是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国家。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东邻塞尔维亚,东南部与黑山共和国接壤,西部及北部紧邻克罗地亚。

波黑由穆克联邦和波黑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首都萨拉热窝,该城最早始建于126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就发生在这里。

萨拉热窝的电车,自1885年起运行至今,是欧洲第一个,全球第二个全天开行路面电车的城市。

波黑国旗呈长方形,金色象征着波黑人民心中充满希望。蓝底色和白色五角星象征着欧洲,标志着波黑是欧洲的一部分。

历史上的波黑战争历时43个月,近十万名妇女被强奸,轮奸,凌辱,死亡25万人左右,270万平民沦为难民,人均收入从1900美元降到500美元,工业产值只剩5%,萨拉热窝供电只剩10%,供水瘫痪。

波黑国土面积51200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为主,北部为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型气候。最高山峰为马格里奇山,海拔2386米。森林覆盖率46.6%。

波黑的拉丁桥,是当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发生的地方,也就是奥匈帝国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妻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被杀害的现场。

波黑总人口3516816人,女性占比50.94%,由波什尼亚克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组成,从婚姻状况看,波黑有11%的鳏夫或寡妇。

波黑的班加鲁卡(Banja Luka),就是塞族共和国(Repubic of Srpska)最大的城市。在这里,你不会看到任何波黑的蓝黄国旗,取而代之的则是红蓝白三色,跟塞尔维亚无限接近的塞族共和国旗帜。

波黑的国家领导人非常特殊,不是按党派选举,而是按民族,领导人有三个,分别代表国内三大民族,组成三人主席团,四年内轮流坐庄。

当地的自来水水质很差,去旅行千万别直接喝,建议买瓶装水,还有那边的酒店一般不提供拖鞋和洗漱用品,只有个别大酒店才有。当地大街上的公用厕所一般都收费。

波黑不管在欧洲还是以前的南斯拉夫时期,经济都算穷国,目前人均GDP 5771 美元,经济以农业及食品加工、旅游等产业为主,本国货币叫可兑换马克,1美元可兑换1.648841叫可兑换马克。

波黑人普遍喜欢喝咖啡,当地特色小吃有“切瓦比”和布雷格馅饼,正餐一般以味道醇香的波斯尼亚餐为主,比如贝伊汤、土豆焖小牛肉等。

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博物馆众多,很多博物馆藏有和犹太人有关的物件,比如最老的塞法迪犹太人档案和世界上仅存的一份带插画的塞法迪哈加达。

波黑的海岸线非常短,只有25公里,当年差点被邻国克罗地亚修建大桥而堵死。

波黑女子通常都是热情豪爽,往往会主动打招呼问候。在送女士鲜花时,数量记得最好是买单数(13除外)

波黑对我国实行免签政策,周边的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两国也是。

波黑大部分学校实行三语教学,那就是三种官方语言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虽然当地是实行免费教育,但实际入学率不足三分之二,当地有钱人家大都送到邻国上学。

波黑法律规定,见死不救者判处1年徒刑,因见死不救致人死亡者,可判处8年徒刑,对见义勇为者,直接晋升国家公务员。

波黑是欧洲城镇化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约60%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

喝咖啡是波黑人的一大传统嗜好。工作间歇、业余及周末等必饮咖啡,因此各式咖啡馆和各色街头咖啡亭在波黑街头比比皆是,形成波黑街头一大亮丽风景,人们往往利用喝咖啡聊天、交友、商谈业务等。波黑人还喜爱吃甜食,以核桃仁加蜂蜜及奶油为主的各类甜度较重的甜点为波黑传统特色。波黑人喜欢烧烤。春夏两季周末或节假日,波黑家庭或朋友还喜欢在河边、湖边烧烤聚餐。

波黑人的正餐以味道醇香的波斯尼亚餐为主,主要有贝伊汤、土豆焖小牛肉、烤羊肉、煎烤混合肉及油煎虹鳟鱼,此外还有波斯尼亚火锅,冷盘有熏肉、香肠、奶皮及奶酪等。波黑极具特色的大众传统风味小吃,一是“切瓦比”(一种牛羊肉丸拌洋葱夹面囊饼);二是布雷格馅饼,来波黑的外国人如未品尝过这两种大众风味小吃,则被视为未到过波黑。

以下,就是有关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一些你去过后才发现的事实。

事实一、

莫斯塔尔的桥梁,是该国知名的景点之一。

16世纪,奥斯曼帝国建造了这个桥。它具有长达427年的历史,直到1993年被摧毁。

2004年,这座桥得以重建,并向公众开放。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风光

事实二、

佩鲁西察森林虽然不大,但有许多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在许多地方,由于植物密集,人们无法进入。

事实三、

2010年,该国首都萨拉热窝,被提名为世界十大较佳旅游城市之一。

萨拉热窝的电车网络,是欧洲较古老的电车网络之一。

在历史上,它作为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电车网络的前期测试线路,在1885年开放。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风光

事实四、

该国人均咖啡消费量,排名世界第十位。

事实五、

“波斯尼亚”这个名称,印欧词语“ Bosana”,意思是“水”。

事实六、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波斯尼亚联邦和塞尔维亚地区组成。

事实七、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货币单位为马克。

事实八、

1984年,南斯拉夫在萨拉热窝举办了冬季奥运会。

这也是历史第一次,在东方阵营国家举办了冬季奥运会。

事实九、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大部分都是山区景观。

该国最高峰,是海拔2386米的Maglicova山。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风光

事实十、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是一个土地肥沃的国家。

这里可以生长小麦,玉米,水果和蔬菜。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还出产无花果,石榴,葡萄,奇异果和橘子。

在该国东北地区,有超过50%的土地用于农业。

事实十一、

在公元前4世纪和前5世纪,哥特人穿越了罗马帝国,来到了这一地区。

直到6世纪,拜占庭帝国控制了这一地区。

事实十二、

七世纪开始,斯拉夫人开始在该地区居住。

大约在1200年,波斯尼亚从匈牙利分立。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风光

事实十三、

波斯尼亚从匈牙利分立后,成立了波斯尼亚王国。

这个国家,存在于1377年至1463年。

后来,这个国家所在的地区,由奥斯曼帝国控制。

二战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成为了南斯拉夫的一个成员国。

事实十四、

1992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从南斯拉夫分立。

事实十五、

1992年3月,阿里亚·伊泽特贝戈维奇,正式成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第一任总统。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风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