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碗
碗作六瓣花形,碗内外带棱,弧壁,圈足。造型非常像前段时间来到中国参加“天下龙泉”的那件日本重要文化财马蝗绊龙泉青瓷碗。这只碗釉水非常肥润,釉面润泽如冰似玉。釉色翠青,和汝窑的釉色有点接近。整器造型娟秀,釉水肥美,为难得一见的逸品。
△ “亚历山大碗”
估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只碗既然来自中国,那它为啥叫“亚历山大碗”呢?因为这一只碗原主人是一个老外,叫 威廉·克莱维利·亚历山大(William Cleverly Alexander 1840-1916)。他是20世纪初英国的一位非常富有的银行家,还是位牛掰的中国陶瓷收藏家、鉴赏家。他牛掰到什么程度呢?今天英国的很多博物馆、美术馆都有他的藏品;伯灵顿美术展他借了三次,其中1910年他一个人就拿出61件藏品; 我们都知道大维德爵士是当今最为顶级的陶瓷收藏家,但在早期大维德爵士也都从他这里购买藏品;1931年5月,他的两个女儿在苏富比拍卖行拍卖了他收藏的355件中国瓷器。这一只碗也是他的女儿们在1920年赠送给大英博物馆的。
△ 威廉·克莱维利·亚历山大
William Cleverly Alexander(1840-1916)
送是送了,可老外也不一定认识啊,特别是当时的偏窑口,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窑口的产品。说它是汝窑吧,可是它的颜色要更加青翠;说它是龙泉吧,确实和蚂蝗绊差不多,可它的胎呈灰白色。所以没有人说得出这只碗的来历。但是总归要定一个名字吧,很长时间大英博物馆一直将它定为汝窑。 不过有一点英国学者非常肯定,这个碗制作精良,细节处理非常精细,釉色极好,具备了官窑品质,有可能是河南某个地方生产的北宋官窑。
△ 左 亚历山大碗
右 北宋 汝窑水洗盆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 左 亚历山大碗
右 南宋 蚂蝗绊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到2005年,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长孙新民应邀到大英博物馆访问,工作人员特意把这只碗拿到办公室请他鉴定。他上手一看, 这只碗的确不是汝窑器,看它的釉色和胎,认为它是张公巷窑生产的。因为他曾主持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和汝州张公巷窑两个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对汝窑和张公巷窑出土器物十分熟悉。
△ 张公巷窑深腹碗
△ 张公巷窑椭圆平底内凹洗
终于破案了,这只碗是张公巷窑的产品,张公巷窑是怎么回事呢?张公巷窑位于河南汝州,2000年春和2001年夏两次挖掘的时候,发现一些类似汝窑瓷器、窑具和素烧坯残片,遂引起中国古陶瓷学者的高度重视。到2004年,还出土了一批张公巷窑生产的完整或可复原瓷器和用具,连大部分匣钵有都涂有白色耐火泥,这种工艺仅见于清凉寺汝窑。同年5月份,在郑州召开了“汝州张公巷窑、巩义黄冶窑考古新发现研讨会”,会议一致认为汝州张公巷窑就是北宋官窑。当然这个观点也有学者产出怀疑,认为是金元的,不过张公巷生产的高规格产品是不容置疑的。
终于破案了,但张公巷窑的产品却十分稀少,特别是在国外博物馆, 这一只亚历山大碗尽管 它是修复件,底部也有缺,但 它却是国外唯一一件来自张公巷窑的瓷器。目前在国内外博物馆也没有发现张公巷窑完整器物,更别提传世品。而张公巷窑址先后经历五次考古发掘,包括考古发掘成果在内的,它们的完整度都没有亚历山大碗高。
因此,这只亚历山大碗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是知道了它是张公巷窑的瓷器,但是因为早期约定俗称的概念,它的名字还被沿用“亚历山大”的前缀。托亚历山大碗的福,2018年保利春拍的那一只亚历山大旧藏的元青花缠枝“福禄万代”大葫芦瓶,被冠以 “亚历山大瓶”的称号,拍出人民币5681万的高价,这也是今人对亚历山大眼光的致敬。
△ 元 青花缠枝「福禄万代」大葫芦瓶(亚历山大瓶)
2018年北京保利春拍
成交价 568万 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