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中贵族
珐琅彩瓷是我国陶瓷艺术的巅峰之作,
由于工艺复杂,
传世极少。
清宫造办处所烧珐琅彩瓷,
每件都独一无二,
精美绝伦、世间罕见。
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9月11日,
广西巡抚兵部左侍郎陈元龙向康熙皇帝上报谢恩折,
皇上恩赐微臣“御制珐琅五彩红玻璃鼻烟壶一个”,
这种宝器“从未颁赐臣僚”(从未赐给过其他大臣),
因此“感圣恩而泪零”。
……
经过30余年的艰辛历程,
大清朝造办处珐琅作终于创烧成功珐琅彩瓷。
自17世纪末,
由于康熙皇帝对珐琅画及珐琅器的痴迷,
除了大清宫中造办处在全力研制珐琅器外,
广州、江宁、宜兴、景德镇御窑厂等重要驻外造办
机构也都在全力迎合康熙皇帝开展画珐琅研制活动。
珐琅及其珐琅器很早就在我国出现,
历史记载可追溯到13世纪的宋元时期,
至明代永乐宣德时期,
宫廷中开始大量制作掐丝珐琅,
最后在景泰年间达到一个高峰,
这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景泰蓝”。
画珐琅则出现得较晚。
它于15世纪中叶在欧洲佛朗德斯发明,
在17世纪末的康熙年间传入中国。
绚丽华美的珐琅器因其富足华丽的风格
比当时流行的斗彩、五彩瓷更具魅力,
首先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
一代明君康熙大帝则力图引进画珐琅技术,
希望最终能为我中华民族所用。
珐琅彩瓷的创烧将我国的陶瓷历史引领到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开创了我国陶瓷艺术康雍乾的鼎盛时代,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先祖的伟大创新!
自从康熙时期引入并创新画珐琅工艺,
匠师们在陶瓷彩绘上也融合了西方的绘画语言,
彩瓷装饰纹样由原来的图案发展到趋向写实,
花叶有了仰侧向背的变化,
色彩有了深浅浓淡之分,
正因为如此,
珐琅彩瓷的工艺也就更加复杂,
制作的技术难度也更高,
而成品的艺术表现力也更强。
至雍正时期,
珐琅彩瓷器进入成熟期。
公元1728年以后,
在雍正皇帝的直接干预下,
造办处自炼珐琅料取得成功。
珐琅料的国产化更加推动了珐琅彩瓷器的进一步发展,
这时的宫廷画师已经可以用珐琅料在瓷胎釉面上
挥洒自如地进行绘画创作了。
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
珐琅彩瓷的绘画语言逐渐富于东方文化韵味,
无论料地还是素地珐琅彩瓷,
大都诗、书、画、印俱全,
风格清逸俊雅,
一派中国工笔风貌。
进入乾隆时期,
雍正时盛行的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白地珐琅彩瓷,
仍有延续,
所题诗句和所用闲章与雍正时大同小异,
可谓充满着中国美学元素。
乾隆时期珐琅彩瓷的彩绘工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极大地丰富了陶瓷的装饰方法,
珐琅彩瓷的烧造工艺在乾隆一朝达到了登峰造极。
无论是彩绘工艺的繁复精细,
还是纹饰的奢华繁缛,
均达到无以复加的艺术高度。
瓷画慈连锁品牌限量发行的洼地珍品《仿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碗》由享誉业内的中国珐琅彩瓷第一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珐琅彩瓷技艺传承人——肖振松亲自负责美术、工艺设计和制作全程监制,每件珍品均有唯一编号并配有肖振松老师的亲笔签名证书,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