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97):精雕细琢制玉工 古今有别大不同
看上去中规中矩、似乎古意盎然的玉饰件不一定就真古到代,很可能与古无缘,因为现代高仿的形纹已经可以与真古如出一辙、形神俱似,真仿之间几乎难分伯仲了。如这样一件商代玉龙饰(图1,以下简称“拍品”)是到代真品还是现代高仿?恐非为一般藏玩者所能轻易识得的了。
图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决定工艺,即使经过后期手工修磨的现代机工,依然无法达到古代砣工所呈现的工艺状态,虽形纹毫无二致、却工艺天壤之别,所需的仅仅是精心细致观赏的功夫——细节上的把握和区别。
曾经在《一件高端拍品商代玉龙的工上辨伪》(参见《古玉识趣(81):中规中矩商玉龙细察原非高古工》)有过分析,后仍不乏有“不解其中味”的询问,则上述分析似犹不足了,现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细致分析如下:
关于“砣痕出错”:
商代制玉,古砣痕迹特征随处可见,这个特征就是:直砣单刀阴刻线下刀(落砣)深而陡、收刀(起砣)浅而缓,形如“柳叶”或“橄榄”(参见《古玉学步(107):高古玉阴刻线砣刀技法》),即古代砣工单阴线都是中间宽深、两端尖浅的砣工痕迹(图2)。
图2
而拍品的单阴刻线却常见扁而平铺发散的扇形“鱼尾线”(图3):
图3
这样的单阴刻线收刀扇形“鱼尾线”即非古砣工所余留的痕迹特征了,是为砣痕出错。而且这样的错痕非一两处偶然出现,整器几乎随处可见,所以露出了仿古砣痕迹端倪(图4)。
图4
关于“砣迹出错”:
古代制玉,阴刻线皆为古砣反复磨琢而成,反复磨琢的阴刻线力求完美几乎不留明显差别的琢刻痕——冲砣、歧出,商代制玉阴刻线尤其显得刚劲有力(图5)。
图5-1
图5-2
图5-3
而拍品恰恰不断留下莫名其妙的冲线、任意可见不协调的歧出(图6):
图6-1
图6-2
这样的冲线、歧出就不是古砣行程的工艺特征了,因为古砣是在人力消耗下的反复磨琢,行程较短(参见《古玉学步(112):辨古莫轻砣工痕长短有别刀行程》),几乎不会有错过太多的长冲线歧出的存在,是为砣迹出错。这样的错迹同样非一两处偶然出现,整器几乎随处可见,所以露出了仿古砣痕迹破绽(图7)。
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