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晚年却因自己的才华而受到羞辱,让人千年之后仍为之叹息。李清照为何能拥有远超同时代女子的惊人才华?她的晚年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宋史》上记载:李格非 “幼时,俊警异甚”。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他小时候超级漂亮、超级聪明。而成年后的李格非则写作勤奋努力、当官廉洁刚正。李清照的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宋史》上说她“亦善文”,也是一个很会写文章的才女。有着这样一对才子加才女组合的父母,李清照耳濡目染,自小就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爱好。而父母也对她十分钟爱,不强行对她进行三从四德的教育,而任由她发展自己的爱好。于是李清照自在地识字读书、作诗填词,夏日则泛舟赏荷,冬日就踏雪寻梅,获得了那个时代的女子所没有的良好教育和自由生活。良好的教育加上天性的聪慧,使她很快就展露出了惊人的文学才华(爸爸的聪明基因在李清照这里得到了升级,如果漂亮基因也遗传到位,那李清照应该还是一个大美女)。李清照17岁(虚岁)时,就以一首《如梦令》轰动了当时的整个京师。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李清照18岁时,嫁与宰相赵挺之的儿子、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早在两人相识之前,赵明诚已读过李清照的《如梦令》等诗词,十分倾慕她的才华。据说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元宵节。那天,赵明诚与李清照的堂兄李迥外出游玩,在相国寺赏花灯时与李清照相遇。双方一见钟情。赵明诚回去后,便委婉地向父亲暗示想与李清照结婚的心事。婚后两人情投意合,他们不止是文学知己,还有相同的志趣——金石研究。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赵氏夫妇每得一本奇书,便共同勘校;每得金石古玩,便共同把玩。李清照晚年给赵明诚的著作《金石录》写的后序,提到了早期的那段婚姻生活: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小夫妻猜书斗茶的恩爱,比梁鸿和孟光举案齐眉的恩爱,更多了五分平等、十分情趣。这样的夫妻关系,在古代社会,几乎是独此一家。夫妻间唯一不太美好的地方是,赵明诚作为太学生,每半个月才能告假回家一次,夫妻不能时常相伴。而婚后一年,奸相蔡京将司马光、苏轼和李格非等一百二十人称为“元祐奸党”,并游说宋徽宗给这些人定罪。宋徽宗准奏,并不许党人及其子孙留在京师。李清照和她父亲不得不离开汴京,被迫与赵明诚分隔两地。直至赵明诚到莱州当官后,夫妇才得以再次厮守。相思之苦,或许是李清照早年尝过的最大的苦。但李清照也由此写出了许多表达相思之情的伟大词作。其中最被人称道的,是《醉花阴》中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及《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再加上17岁时的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于是得了一个“李三瘦”的雅号。正如安史之乱直接导致无数唐人命运的悲剧性巨变,靖康之难也直接导致无数宋人命运的悲剧性巨变。金人南下汴京,掳走徽、钦二帝,结束了大宋王朝167年的繁华梦,也结束了李清照幸福的早年生活。李清照夫妇正准备随宋室迁往建康,就传来赵明诚母亲去世的噩耗。赵明诚急忙奔丧南下。李清照于是独自一人,在后方运送夫妇多年苦心收集的金石文物。一路上兵荒马乱,李清照作为一个长于深闺的弱女子,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智慧,与乱兵、与盗匪周旋。尽管那十几车文物被劫掠大半,但最珍贵的那一部分终于得以保留。到了南方,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不久,城中发生叛乱。作为地方最高长官的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抛下满城百姓和李清照,连夜独自逃走。赵明诚因渎职而被革职后,夫妇二人行至乌江。这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思绪万千,于是写下一首绝句:全诗质朴刚健、掷地有声,不同于李清照早年的风格。表现出了她性格中刚强的一面。但赵明诚第一次没有击节赞叹妻子的文才,他听出了妻子对自己弃城而逃行为的不满。这对恩爱夫妻,终于在国家危急关头,显现出了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感情产生了裂痕。赵明诚心里烦闷,不久又中了暑,竟猝死于路上,时年49岁。46岁的李清照,国破了,家亡了,失去了丈夫,也没有儿女,只剩下一身的才华。暮年的李清照空有忧国之心,但身为一个女子,却无报国之门。只得独自守着一所冷冷清清的小院。某一天,她的一个亲友带了一个小女孩过来做客。这小女孩姓孙,极为聪明。李清照对这孩子十分喜爱,说:“我来当你老师怎么样?我要把我平生所学,全部教授给你。”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一个正经女人,谁会去写些什么诗啊词啊?才女这种生物,能算个女人吗?你别想教坏我这个小孩子!此时的李清照,只剩下一身的才华。这一身才华,虽不能挽救民族和国家,不能换回早年的幸福时光,却是唯一能安慰她的孤寂苦闷生活的东西。而这个小小的女孩儿,一句话,就否定了她仅剩的这么一点宝贵的东西。送走了亲友和孙姓女孩,李清照写下了饱含痛苦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年轻时,在寄给赵明诚的《一剪梅》中写道:“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她看见大雁,就期盼能收到他的信,以慰藉相思之苦。而这一天,她又看见了大雁,疑心它们就是当年的那群大雁。可是,那个曾让她牵肠挂肚的人,再也不会写信过来了,那个真心欣赏她的才华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故事的后续是,孙姓女孩的父亲得知了她和李清照的应答后,十分自豪。作为一个仅有十来岁的女孩儿,在“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诞生之前500多年,就说出了类似的精炼语句,怼得千古第一才女“凄凄惨惨戚戚”,也是难得。尤其是这孩子本身也是一个女性,实在是一个十分自觉的牺牲品,这其中必然离不开她父亲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教导。也难怪她父亲自豪。为了奖励女儿,孙父抄了几篇古代女子如何竭力侍奉公婆和丈夫的文章给她。女孩儿很高兴,“日夜诵读不废”。这位孙姓女孩的父亲,倒没什么名气,但她的曾祖父孙沔,却也是《宋史》上有记载的大人物。史书说孙沔“跌荡自放,不守士节。”也就是说他为人相当放荡没品。根据记载,孙沔做地方官时,但凡见街上有美貌女子,便连骗带抢,弄回家取乐;听说老百姓家有什么好东西,就随便找个罪名,把人关起来,把好东西没收。有趣的是,这样的放荡没品的人,后代却出了一个立志侍奉公婆和丈夫的女孩子。而李格非这样清廉刚正的人,却养出了李清照这样一个志趣爱好不同于旧时代女子的女儿。多年之后,孙姓女孩老死,她的远亲陆游为她写了一篇墓志铭,记载下了她一生中最为光辉的一段经历: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一个人活了一生,最为光辉的一件事竟然是:她小时候曾拒绝了一个热心人。而她的事迹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是因为这个被拒绝的热心人的名声太过响亮。但不管李清照的才华给她带来多大的名声,生于同一个时代的陆游,也只是称呼她为“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再有才,也不过是老赵家的那个婆娘。李清照收徒受辱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精神束缚。这个故事既可以用在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作文中,也可以用来表现“奉献”一类的常见主题,并提升这类文章的深度。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不可任意选择的首任教师。婴幼儿的头脑象一张白纸,很容易涂上各种颜色。“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人生画卷上,打下了难以磨灭的底色。李格非对李清照的教育,正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正面典范。他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给予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才培养出一个超越了时代的才女;他清廉刚正的品行,潜移默化中也让女儿有了刚强的性格、爱国的热情。而孙姓女孩的父亲,则是家庭教育的反面例子。他用庸俗腐朽的观念,毒害了孩子的心灵,让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自觉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当今家长,是否也该反思一下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做孩子的榜样,使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这一个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春蚕只有当它吐丝之时,它才区别于一般的昆虫;蜡炬只有被点亮之时,它才不同于一段朽木。奉献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奉献精神需要用行动转化为具体的贡献。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发展自我,竭尽自身的潜能,才能把奉献精神转化为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李清照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感人的词作,为我国灿烂文化做出巨大贡献,是因为她突破了时代对女子的限制,磨练了自己的写作技能,努力发展了自身的长处。而那个拒绝了她的好意、拒绝挖掘自身潜能的孙姓女孩,尽管她立志为未来的丈夫奉献一切,但她平庸的一生,对于人类大集体又有何价值?而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这些英雄,也正因为他们青少年时代苦学过、奋斗过,他们竭尽自身的潜能,拥有高深的专业学识,才能够为我们的国家乃至全球做出巨大贡献。想象一下,一个空有奉献精神、没有奉献能力的人,在疫情当中,除了热心地传播“双黄连防治新冠”的谣言,除了“呆在家里就是给社会做贡献”的所谓贡献,他还能为人类大集体提供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