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身在国外被授衔,一生只回2次家,母亲去世只寄200元棺木钱

前言

杨勇将军作为我军著名的一员虎将,主席曾这样评价他:“杨勇文武双全,是个好同志”。戎马一生,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解放战争中都立下汗马功劳,但他自己却说:“取得这样的成绩都是战士们的功劳,我什么都没有做。”

“家里一切都好,在外面好好带兵,精忠报国!”

杨勇生于1913年,1927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离家革命几十年,只回家探望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刚参加红军的时候,但因为走漏风声,刚一出家门就遭到敌人袭击,杨勇反应敏捷,猛地甩开敌人,将其扳倒在地。但同行的另一位战士被敌人击中,当场牺牲。此后,杨勇再没有回家,彻底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后来杨勇任职红八军四师一团一连副政委,在一次行军打仗的过程中,杨勇发现远方一直站着一个小战士盯着自己,满脑子疑惑的杨勇后来找到这位小战士,经过了解才得知,原来这位小战士是自己的老乡,之前走亲戚的时候见过杨勇。
小战士告诉杨勇,在红军撤走后,国民党到处杀人放火,为所欲为。杨勇的家也被抄,父母开的小饭铺以及居住的房子全部被烧。

父亲悲痛欲绝离开人世,只留下母亲和妹妹两人相依为命,两个哥哥也去当了红军,母亲实在没办法,只能带着小女儿逃往江西,妹妹也给人家做了童养媳。

杨勇生性刚强,从不认输,也从不轻易落泪。但在小战士讲述过这一切后,杨勇眼眶的泪水大颗大颗往下掉,他恨自己,恨自己没能保护好家人,心疼妹妹才只有10岁,就去给人家做童养媳。
但战事要紧,杨勇只能将这份愧疚自责,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埋藏心底。
1949年“衡保战役”后,侦察科长返回南昌汇报工作,临走前杨勇嘱咐: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替他去看望看望自己的家人。侦察科长找到杨勇家,向杨勇父母转达了儿子的问候。
得知自己20多年未见的儿子一切都好,老人高兴的像个孩子,一个劲的点头,嘴里念叨着:“好就好,一切都好就好……”

侦察科长返回后向政委反映了杨勇的思乡之情,政委得知后,对杨勇说:“部队现在没什么事,你回家看看母亲吧。”

几天后,杨勇带着几个警卫人员踏上了返乡的征程,杨勇一路上兴奋不已,不停的向随行的警卫人员讲述家乡的故事,讲述自己与母亲的故事。
当杨勇回到家,见到自己母亲的时候,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紧紧的握着母亲的手:“妈,我回来看您来了!”母亲看着眼前这个20多年没有见到的儿子,一把抱着儿子痛哭了起来。
一边哭一边说:“儿,你怎么才回来啊,妈每天都想你啊,这次回来待好久啊?”。杨勇拉着母亲的手,激动的说:“5天,这次我要好好陪陪您!”
杨勇在家的这5天,一直守在母亲身边,跟母亲讲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讲述军队的事情,与母亲叙亲情,也看望了很多亲朋好友。
临走前,母亲叮嘱他:“千万不要担心家里,家里一切都好。自己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好好带兵,精忠报国!”

杨勇这次走后,一直到母亲去世都没有见母亲最后一面。家里的亲戚觉得怎么着也是上将的母亲,应该办的隆重一点,请个戏班子唱个三天。但杨勇拒绝了,他说:“我是共产党员,现在国家也困难,我更应该为老百姓带个好头。”

第二天杨勇给家里的亲戚寄去200元钱买棺木,嘱咐一切从简,不要大操大办。母亲去世后,杨勇常常感慨:自己对母亲是亏欠的。早早离家,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带着哥哥妹妹,自己却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见着,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在国外被授上将军衔       

母亲去世了,但最后一次见母亲,临走时母亲叮嘱他的话,他却牢牢记在心中。他常常用彭老总讲过的一句话激励自己:“工作中获得的成绩,多想想他人的功劳;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多想想自己的问题。”

所以,每次打了胜仗,杨勇都会把功劳归功于其他战友身上。一旦出现问题,他就会主动承担责任,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1955年,杨勇被授上将军衔。但在授衔当天,他并没有出现在授衔大会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抗美援朝结束后,大批志愿军未撤回国内,杨勇作为志愿军司令员,也一直身在国外。直到1958年,杨勇才率领着所有志愿军全部撤回国内,他回国后担任京军区司令员一职。
1983年1月6日,杨勇将军于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0岁。

作者 · 阿杜

一个热爱历史的自由码字人。以有限的文字,写无限可能。穿越时间长河,愿与你一起寻求历史真相,感悟社会本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