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导流系统中,绕线转子与笼型转子性能差异!
与笼型转子比,绕线式转子的绕组不再是鼠笼导条,而是与定子绕组类似的固定极数绕组,可设计为散嵌软绕组和成型硬绕组两类。转子开路电压与定转子绕组匝数比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故转子开路电压与设计不符的错误也常常称之为匝比错。
与笼型转子不同的还有,笼型转子的极数会按照定子的极数进行自动调整,而绕线转子的极数则由转子绕组各线圈的空间分布方式确定,不受定子极数的影响。
绕线转子绕组一般采用星形接法,并通过引接线引出,通过集电环、碳刷装置串接电阻后进行起动。
转子部分的电压和电流,随定子部分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提高和改善电机的起动性能,可以通过在转子绕组上外接电阻方式降低电机的起动电流,并保证电机有较大的起动转矩,这也是绕线电机被广泛应用的优势。
与定子绕组比,转子绕组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始终处于旋转状态,因而绕组的机械性能及电气性能要求都相对较高,特别是绕组端部,在一些特定的使用环境中,可能会因为电机的超速运行发生绕组端部严重变形,即我们常说的“甩包”问题。
对于转子部分,如果条件允许,建议采用成型绕组,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绕组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转子成型绕组等效于风压元件,对于绕组的通风散热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转子软绕组端部的径向固定必须强化,防止端部出现向内或向外的变形而导致电气或机械性故障。
转子部分的开路电压和电流控制是该类电机设计的关键,无论是高压电机还是低压大功率电机,集电环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是改善电机运行质量的关键。为了保证转子部分的质量可靠性,集电环的选择、碳刷材质控制,以及碳刷与导电环的配合关系是重点;两者配合的截面应满足转子电流密度的控制要求,因而对于低压大功率和高压电机,则采用可以安装多个碳刷的集流排进行分流作用。
缘于绕线式转子带绕组的特殊性,转子表面车削过程控制非常关键,从一些故障电机案例发现,绕线式转子发生电气故障的原因主要包括转子车削过程导致转子冲片位移划破绝缘,车削过程产生的金属屑进入转子绕组等质量问题。
随着电机应用场合的变化及新型技术的开发,一种适合绕线式转子起动的软起动器被广泛应用到绕线电机上,特别强调,软起动器与电机转子部分的机械匹配和机械性能匹配,是该类电机质量控制的重点。为了保证电机转子部分的性能参数符合性,在装配软起动器前应对转子开路电压及绝缘性能进行全面检查。
以上非官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