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测是否得了骨质疏松症?
在以前,骨质疏松是被认为随年龄增长而不可避免出现的,但实际上,骨质疏松是可以通过饮食和治疗规划改变和预防的!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导致骨微观结构退变的疾病。得了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险就是会增加我们的骨脆性以及发生骨折的风险,从而导致畸形、疼痛、丧失自理能力以及过早死亡,尤其是骨质疏松导致我们的髋关节骨折之后!
临床上,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其中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症又包括Ⅰ型和Ⅱ型。
Ⅰ型骨质疏松又称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女性要高于男性6倍,这主要是因为女性雌激素缺乏和男性睾酮缺乏都会引起小粱骨丢失,这种骨质疏松通常以导致脊柱压缩性骨质或桡骨远端骨折为主。
(如图:一位62岁女性的前臂和腕部平片,可见因摔倒时腕关节处于伸展位而引起的尺桡骨远端的骨折(白箭头),拇指也可偶见掌碗关节炎(黑箭头))
Ⅱ型骨质疏松,一般称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其患病率女性也是高于男性2倍,主要是由于钙代谢异常以及一些骨形成过程的内在问题导致老年人新生骨形成减少导致的,以髋和骨盆骨折比较常见。
而对于继发性骨质疏松通常就是由于其他明确的致病因素或者疾病过程而导致的骨质丢失。比如长期需要服用激素治疗的、患有甲亢、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疾病、软骨病等代谢异常以及患有结缔组织疾病等患者。
那么,我们如何自测是否得了骨质疏松症呢?
事实上,个人很难自测自己是否得了骨质疏松症,尤其是在疾病早期,体检基本上是正常的,同时在临床上很多人往往是已经出现了腰背痛、骨折、身高降低(>5cm)或脊柱变形寻求诊治时候才被发现自己得了骨质疏松,这时候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是非常被动的。
(如图:这位患者已经感觉疼痛无法站立时候才来就诊,发现其第2至第5跖骨颈骨折(箭头))
我们医生提倡骨质疏松的治疗最好是在发生骨折之前,因此早期针对骨质疏松的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那些具有危险因素的人必须要到医院去选择相关的针对性的检查项目!
但由于骨质疏松是典型的“隐袭型”疾病,因此选择各种检查方法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危险预测而定,同时由于在临床上尚无针对骨强度的特殊检查手段,我们通常用骨矿物质密度(BMD)来替代。
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推荐以下人群应行BMD检查:
- 所有65岁及以上的女性,无论有无危险因素;
- 小于65岁的绝经后女性,而且有一个或更多以下危险因素:骨质疏松家族史、45岁后因低创伤后发生骨质个人史;近期吸烟史或体重偏低;
- 有因低强度创伤发生骨折病史;
- 前列腺癌接受GnRH拮抗剂治疗病史;
- 患有甲亢、长期接受激素治疗、患有其他可引起骨质疏松疾病或者服用可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
而对于骨质疏松的筛查,临床上目前多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或DEXA)以及高质量超声检查,其中DEX是目前测定骨密度的金标准,它可以快速、无痛而且辐射吸收少来帮助我们预测骨的强度以及未来发生骨折的危险性;而DEXA是目前监测骨质疏松治疗最佳的检查方式,但贵,所以常用高质量超声来作为筛查工具。
(如图:一位64岁女性的DXA的检查报告,Tscore≥-1,为正常)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干预
我们正常人的骨质在25-28 岁达到最高峰,因此大家应该在青年时期就要合理饮食和加强锻炼使骨形成最优化,从而在成年后保证骨丢失最小化;
普通人群应该合理摄入钙盐和维生素D,避免吸烟喝酒,尤其是对于钙的补充,应该随年龄增长;
年龄比较大的人应该多采用行走锻炼身体,避免长期服用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减少咖啡因摄入,同时注重眼部疾病治疗,注意体重管理减少摔倒危险因素。
对于是否需要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干预,应在骨质疏松方面的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但所有的治疗均包括合理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