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98条
第398条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阳明王于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烦,当小下之,以损宿谷。
【注】
病人脉已解,谓病脉悉解也。惟日西微烦者,以病新差,强食谷蚤,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不须药也,损谷自愈。
【集注】
方有执曰:强与谷,谓强其进食也。损者,言当节减之也。
喻昌曰:注家牵引日暮为阳明之王时,故以损谷为当小下。不知此论差后之证,非论六轻转阳明之证也。日暮,即『内经』日西而阳气已衰之意,所以不能消谷也。不可引前条宿食,轻用大黄,重伤脾胃也。
王鹤田曰:此言差后强食,而为虚中之实证也。病后起居坐卧,俱宜听其自然,不可勉强,强则非其所欲,反逆其性而不安矣,不特一食也。
日暮阳收,宿食阻碍,阳气不降,是以生烦。食减易消,则愈也。
病已脉和,当可免余邪之留恋矣。间亦有日暮微烦者,非病也。盖其病新差,脾胃尚虚,不能不遽胜谷食。谷食停而湿热内蕴也。然何以必在日暮,盖日暮为地中蒸气上升,草木炭气张发之候。胃中新食壅阻成湿,与此升发之气相感,骤然上蒙,因见烦热,则但损谷,其烦当止,更不须大黄五六枚也。
这一条论述大病新差,不可多进饮食的道理。
病人的脉已解,就是脉平和了,反映邪气已经解除。
日暮微烦,这是病刚好,家属勉强叫他多吃东西,脾胃之气尚弱,不能消谷,水谷使胃气产生了热象。胃气不能消谷,被饮食所羁縻,就有点儿发热。下午发热是阳明之气旺于申酉,那时候发热,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这时候不要吃药,减去一些饮食,使胃能够消谷,这个病就好了。
这是最后到了护理这个阶段,尤其是这个大病将好,脉是平的,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可是日暮微烦,就是日晡所发些烦热,这是属胃,属阳明。这个日降落的时候微微有点烦,不是大烦。虽然胃有些问题,但不是个大病。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病新好,人强与谷。
这是旧日的恶习,人有了病了,尤其是爹妈,很怕你饿着,又给做这个吃、那个吃,要你多吃点,好强壮。这才坑人呢!这就生出病来了。它由于大病差后,脾胃气暂时没恢复,还在弱的时候呢,不能消谷,所以它平时有些微烦。损谷者愈,少吃就好了。它没什么病,只是微烦而脉平,就是不要那么吃就行了。
这个很有教育意义,所以有时老人疼人爱犯这个毛病,见着病不能吃了,老劝它吃,这个不是好事。
病已解除,病人脉象平和,但傍晚时分微微发烦,原因是疾病初愈,亲人竭力让其多进饮食,但病人脾胃功能虚弱,水谷入里不能腐熟运化,故而出现日暮时微微发烦,不需用药治疗,减饮食量即可。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第393条: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第394条: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第395条: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第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第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第398条: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复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