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兰信如何专注海洋15年打造世界级中国名片,科技部部长万钢直点赞
8月20日,机器人大讲堂迎来了一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陈林女士。这位80后的企业家是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劳雷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联盟常务理事。从基层设计慢慢走到管理岗的陈林女士,有着十五年的行业经验,她在航海智能和海洋调查产品的应用有着深入而系统的认知,本期她为我们带来的《揭秘海洋无人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专题讲座更是干货满满。
海兰信是中国航海电子主要供应商、全球最大海洋仪器供应商、中国海洋无人系统供应商,并有志在未来成为智慧海洋的缔造者。
2001年,海兰信从船舶黑匣子起家;2010年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2011年转型进入海洋行业,2015年成功收购劳雷工业,从而成为全球最大海洋仪器供应商。15年来,海兰信走过“创业之初”“转型之旅”“蓝色之疆”,正在势如破竹的航行在蓝色海洋之上。
陈林女士表示,海兰信在航海电子方面占全国30%的市场份额,在民用和军工领域都有一席之地,可爱的辽宁号上的一些设备便是由海兰信供应的。并且,目前海兰信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有八十多个服务网点,是国内民营服务体系最完善的企业。成功并购劳雷公司,吸取其二十多年的行业发展经验,成为全球五十多家技术一流、实力一流的海洋仪器唯一渠道供货商。
陈林女士根据海兰信的自身发展,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现在的海上无人系统。
ROV是系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是国内最早发展的水下机器人。相比于国外的成熟技术,国内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代表的多家机构都有相关产品。
AUV指自主水下无人艇,关于这款机器人国外厂商众多,技术成熟,产品多样。报告中陈林女士表示,目前国内AUV的生产厂商并不多,主要以715和沈自所为主,天大和海大也在开展相关研究。但是,由于研发AUV的资金投入较大(一台接近上亿元),企业参与度不高,不是很适合民营企业参与。当然资本的兴起可以改变目前状态,但其产业化的道路仍然漫长。
USV指水面自主无人艇,这款机器人国外发展略优于国内,主要有小型科考类和军事两种用途。国内沈自所起步最早,09年上海大学开始推出系列产品。而参与研究的企业有二十多家,其中成果比较突出的有三家,实现产业化的只有两家。陈林女士介绍说,目前USV的应用以军方引导发展为主,军用优于民用。总体来说,其细分市场多,比较有发展前景,是海兰信重点研发的领域。
海兰信的无人机产品Flying-cam引进了比利时合作伙伴相关技术,曾获得奥斯卡工程奖,其单台寿命为十年,很多好莱坞大片都是由它拍摄的。该款无人机的飞控技术和仪器适装性都受到业界推崇。
陈林女士指出,未来整个无人系统,要做远、危、快。远是人达不到的地方,用无人手段解决;危是指因危险而无法工作的情况;快就是讲究效率。
而做出一个能给客户带来价值的无人系统应具备四条:一是懂海洋,海洋变化莫测,要了解海洋;二是精航海,无人艇是有人作业手段的无人化,如果不精通航海就没办法设计无人算法;三是精通航海仪器,每种仪器有自身姿态适应条件,了解仪器产生优质数据应有的条件,否则只是在研究实验室产品;四是了解客户,知道哪些工作可以使用无人手段。
关于无人系统的技术与研发方面,陈林女士表示:
首先是控制。在控制的实现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的数据来弥补公式本身的误差,使控制系统得到升华,提高可靠性。而目前在研发控制技术时的弊端便是缺乏可靠性试验验证和基础的数据。
其次是未来需要发展的三类技术:避障技术、释放回收技术、高海况适应技术。
任务载荷适装性。在无人系统的研发过程中,为了适应任何一个适装性,我们的平台设计是不一样的。因而在未来适合工程作业的情况下,任务载荷的适装性是需要大量的研发工作的。
关于智慧海洋行业的发展,陈林女士认为,为了能让市场快速接受海洋无人化,需要多家研究机构各取优势核心技术,通力协作,从而尽量规避在无人技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
另外,陈林女士表示,海洋无人技术的研发是艰难而辛苦的,他们的研发工作者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来为实现智慧海洋的情怀来战斗。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团队投入进来,协作研发。
有句话曾说:我们对海洋的认知,还不如对太空的认知。神秘海洋中的奇异瑰宝也无时无刻吸引着好奇者的眼光。而如果海上无人手段得到发展,便可以把海洋的神秘打破。
陈林女士表示,我们目前了解的更多的是以船舶航道为主的海洋信息,无人系统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成为真正实现智慧海洋的基础,而这一切也是我们海洋强国和丝绸之路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