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垕,感受一片钧瓷的温度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的大名早就听说过,但因为太珍贵,不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玩得起的,因此,也没有过多地关注。直到这次禹州之行,我才真正感受到钧瓷的内涵,感受到瓷都古镇神垕(hou)的温度。
禹州因盛产钧瓷被称之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瓷都”之一,而钧瓷的主产地就在禹州的神垕镇。初春,乍暖还寒。朋友结伴,驱车来到神垕。我们首先进入的是一条小巷,破破烂烂的,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这只是神垕的表面现象。当我们步入这条小巷,马上就被这种破旧吸引住了。
这条小巷是建在山坡上的。一边高,一边低。小巷的两边是神垕古民宅。诸多古老的木门,或开,或锁。走进去,里面会呈现出几重院落,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些院落里随处堆放的非成品瓷器和用窑筒砌成的院墙。其实,这些窑筒究竟叫什么,我没有记住。只知道在烧制瓷器时,瓷器的泥胎要装在这些窑筒里,然后装进窑里烧制。我想,这种窑筒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瓷器,免得烧制的时候受到损伤。虽然是一样的泥,一样的烧炼,一样的温度,但是,出窑的时候,泥胎变成了瓷器,变成了精品,被人喜爱;而这些窑筒虽然也变得坚硬,但最终却被人抛弃,无人问津。谈起这些窑筒的年月,主人说,他爷爷的爷爷在世的时候,这些窑筒就砌在墙里面。具体啥时间,谁也说不清楚。我禁不住对这些窑筒肃然起敬。我敬重它们的古老,敬重它们的淳朴,但更敬重它们不为名不为利的奉献与付出。
走过这条窄窄的小巷,这才真正进入神垕古街。古街不宽,地面铺的是青石,两边是古老的门面房。踩着光光的青石条,仿佛踩着一块块琴键,拨动着自己的心弦与情感。古街上,有伯灵翁庙、关帝庙,还有宋代主管钧瓷烧制的官府衙门。朋友介绍说,早在春秋时期,神垕就开始烧制陶器。钧瓷的制作始于唐,极盛于宋。宋徽宗时期,官府曾在禹州市内的古钧台设置官窑,专门烧制御用瓷器,因此,禹州生产的瓷器统称为“钧瓷”。那时候,神垕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钧瓷产地。“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边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这首诗就是宋代神垕繁荣的真实写照。
说实在话,在我看来,神垕古镇最与众不同的不是街,不是房,也不是巍峨的古寨门,而是神垕古镇两边的门店。这些门店销售的多是神垕自己生产的钧瓷,虽然是现代产品,但都是古法制作,价格不贵,游客完全可以购买两件,近距离的感受钧瓷的魅力。正是因为这样,神垕才被称之为“活”古镇。一条古街能够穿越历史、穿越时空,繁荣千余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午饭过后,在朋友的陪伴下,我有幸参观了神垕钧瓷的制作过程。钧瓷生产自古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主要是讲其生产工艺复杂。现代生产的钧瓷工序大致可以划分原材料加工、造型设计、制模、成形、素烧、釉烧、检选等八大工序,每道工序如果出现一点小小的失误就会前功尽弃。特别是釉烧这个环节。钧瓷的颜色不同于其它瓷器,其它瓷器的颜色是在烧制前画上去的,而钧瓷的颜色主要是在烧制过程中自己变化的。这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临别的时候,我花100元在神垕古街购买了一对儿钧瓷花瓶,虽然价格低廉,但是,我还是坚定的买下。因为,我想把钧瓷带回家,感受瓷都禹州的温度,感受“活”古镇神垕的温度,感受一片钧瓷的温度。(作者:田野)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