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谋士总喜欢提上中下三策?

谋士是参谋,幕后提提建议供领导参考,如果就一条建议,领导没得选,角色就开始互换:谋士成了决策人,领导成了傀儡。领导就会很不爽:这货想篡位?

谋士提三策甚至四策五策就是角色定位问题,参谋就是要多想多提解决方案,至于最终用那个是领导的事。

当然也有为了显示自己水平高,考虑问题全面。上策当然好,但对领导的要求也高,我建议公司引进全球一流人才,淘汰人浮于事的混子,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强化内控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拔中青年优秀骨干。是不是好点子?但都能实施吗?搞不好事情还没干呢,领导先下台了(参见维新变法)。

好点子没有执行力支撑,还不如不出!

举个例子,南北朝时期,刘裕率北府军伐南燕,一路步步推进,南燕君臣意识到这是来灭国的,举行会议商议对策,会上大臣公孙五楼就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主力出动阻击,派轻骑绕到晋军后路断其粮道,待军心大乱时再一举破敌;

中策是依险固守,坚壁清野,当时正是小麦成熟的季节,把带不走的物资全数焚毁以防资敌,使敌无所资也;

下策,纵敌入境,出城逆战,就是把晋军放进来,全线撤退,集中全国兵力与之决战。

上中下三策,皇帝慕容超选了下策,理由也很充分:上策当然好,但晋军已进占琅琊,无论是阻击还是打击后方,时间上都来不及了,所以上策一般都过于理想,条件要求高,实施难度大;中策也不错,但坚壁清野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破坏性太强,一般国家有正规军谁又愿意打游击呢?老百姓都是自己人,也要活命呀!“京都户口众多,芟苗城守,以全性命,朕所不能”,所以也不能用。

下策是公孙五楼定性的,慕容超不这么看,“今据五州之强(今山东地区),战车万乘,铁马万群,徐以精骑践之,此成擒也”。我方骑兵万人,打个南蛮的步兵小意思呀!

如果不是事后诸葛亮,以历史经验论,自古南北大战,又是骑兵对步兵,南方少有能胜的,慕容超这么决策真没有什么大问题,谁成想他点背,碰上刘裕带的这群身经百战的北府军呢?

所以出点子容易,决策才是真难呀!

PS:为了甩锅这一条我不赞同,谋士看上去提了三策,其实核心就一条——上策(有时也可能是中策)!其他两条都是陪衬,下策当然不是他的想法,但保不齐是领导的想法,把领导的想法列为下策,其实是在提醒领导——这事不能这么干!

所以下策是上策的反面典型,目的是烘托上策的正确性,并起到预防领导采纳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