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之3的北大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原因到底是什么?

据北大于2019年的调查数据,超过四分之三的北大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当年高考成绩处于顶尖水平,一个县市可能只出一两个甚至没有,是人们心中真正意义上的天之骄子。

国内最高学府的光环加身,再加上人们普遍对“体制内”工作要么是混吃等死,要么升官发财捞油水,导致人们对于多数北大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激烈讨论。至于为什么现如今这么多清北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工作,我想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实现自身价值。人们的惯性思维认为只有进入所谓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是私企,能真正考验一个人的才华。其实目前的体制内早已经不是当年的一张报纸、一杯茶一下午的样子了,尤其是税务部门,基层公务员、农村公务员等,工作都是非常繁重的,混日子的现象已经极少出现了;再说捞油水的问题,目前人民群众办事各项流程已经公开化了,办事也简化了很多,灰色空间已经极少,近年来反腐力度持续高压,想捞油水的想法根本行不通;

私企996/007的工作常态,让很多大学毕业生们害怕。而目前的00后,多数清北学子家庭并不困难,房子有车子父母早已经准备好了,完全没有必要去私企这样拿命工作,不仅无法长久,身体承受不了,还可能面临35岁中年危机,工资再高人家也看不上;

科研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即使是清华北大毕业生,能干科研的事情其实是极少数的,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做科研。毕业生毕业就面临找工作,综合权衡,体制内其实最非常不错的选择。

当然,清北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只是一个选择,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重多样的。例如目前整个社会就业环境,不能只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还要强调就业环境,切实保护好就业者的合法权益,对于996/007式的企业,要以立法的方式进行必要的限制。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教育问题、老年人养老问题,房价问题,若这些问题能够有效合理的解决,那35岁中年危机会得到缓解。到时私企就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的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