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 :一去不再复返
少年时候,总是对“一去不再复返”这句话怀有诚挚的情感。因为这句话来自二十多年前批判剥削阶级生活方式的某篇课文,说地主资产阶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工作,不劳动,吃香喝辣,斗鸡走狗,这种糜烂的生活美梦,随着新中国的行诞生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开展,将一去不再复返了。虽然课文上明确无误地说,资产阶级吃喝享乐的生活方式将一去不再复返,如东流之水样不可回头再来,然每每想起“一去不再复返”这句话时,我便会情难自禁地想起地主资产阶级的大米白面和绫罗绸缎。每每想着吃不愁、穿不忧这样的美好生活,便又为课文上告诉我的“一去不再复返”而深感痛惜与无奈。仿佛那一去不再复返的,不光是地主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也包含着无产阶级和穷苦百姓的一种美梦,一种期冀,还有,我自己的一种人生梦想。
好在,相随着时世之变,“大米白面、绫办绸缎”已经是今天许多人的一种日常。或多或少,我们当年批判的,也正是我们今天所努力实现的,也就是说,往日的美梦,正在以另外的形式成为现实;而一去不再复返的梦境,已经在都市的街巷上昭然于天下。而真正一去不再复返的,则是岁月与我们那永不再来的青春。
想到了我的儿子和今天在都市广场上踏着滑板车的少年们——云是没有我们做少年时候那么白洁淡素,天也没有那时候那么悠然高远。我们抬头看到的是青茵茵的山坡上挂着的一点一片的白色羊群,而他们看到的是林立的高楼和高楼的缝间反射着的日光。到了夜晚,我们踩着月光的清明和蛐蛐清朗的叫声,走在山脉那通往故事与书场的潮润的山道上,而他们,则是坐在城市那柔软的沙发上,一把从父母的手里抢过电视遥控器来,无情地掐断了连续剧那情节养育得枝蔓丰硕。他们独自观赏,独自无所顾忌地开怀大笑与哑然失笑,正说明他们与卡通和动画的心灵沟通:了正如几十年前的少年们为一块红薯、一件衣裳流出的泪水,其真挚的程度,是没有什么高下之分的。毕竟,时代是今天的时代,少年是今天的少年。他们,是今天的他们。而对于我们那一去不再复返的,其实,正是他们今天的一种日常和厌烦。我们总是责怪他们不读名著,不谙世事,不孝父母,责怪他们过分地沉醉于电脑与游戏,甚至责骂他们的生活过分地奢侈和糜烂,可我们却是忘了,他们今天的生活,其实正是我们少年的那种一去不再复返的缺憾和补充。
原来,人是一种最会宽己严他的东西。自己没有,那是一种缺失和终生的憾事;他人有了,却是最为不该奢侈与浪费,包括对待自己的儿女。可是呢,我们是很少去认真想过,我们读书升级时,是只需要背几条毛主席的语录就能过了关的。一个书包里,放一本数学,一本语文,背起来轻轻快快;而到了他们,那书包已经想过,我们努力奋斗,似乎有了一碗饭吃,也就拥有有了全部与一生;而他们,却再不会有了一碗饭就可饱其一生的时遇与世界。书包是愈发的挤了。我们年少时贫寒,却每个人都有太阳与月亮;他们富饶,所拥有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电脑和光盘与我们那时拥有的玻璃弹子和橡胶弹弓一样地数目可观。可是呢,他们却没有了日光与月色,没了举目的林地与草绿。其实哟,也是一种可怜,也还是一种贫寒。如此想想,也就随他们去吧,时代往前走着,一如永不歇息的轮子,名著今天是名著,也许有一天就不是名著了;孝道今天是美德,也许明天就是愚昧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奢侈,他们明天回忆起来也许就是贫寒了,就像我们总是没完没了地诉说我们的童年和少年一样。真是的,就随了他们去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贫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富有,只要他们到了我们这个岁数,除了对一去不再复返的年龄叹息以外,不再对生活与生活的方式还存有一去不再复返的感叹也就行了。
就随了他们去吧,随了他们去吧。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