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尚象教学法(八)
李建阁/雨橋
王羲之继承了由蔡邕、卫夫人传承下来的美学思想,并将卫夫人创造的书法“形象”教学法,提升为“尚象”,即一点一画,一字一行“崇尚自然的形与象”。以生动的“字象”统领一笔一画的形与字的结构变化。
王羲之在“题笔阵图后”一文中说:“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与子孙耳,可藏之石室。勿传非其人也。”
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王羲之担心多年的学习书法经验失传,所以写下来,传于子孙。
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并序中说:
“今述《笔势论》一篇开汝之悟,凡斯字势犹有十二章,章有指归,定其模楷。
今书《乐毅论》一本,《笔势论》一篇,贻尔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
斯论初成之时,同学张伯英欲求见之,吾诈云失矣。”
“斯论初成之时”,说明王羲之对书法理论及学习方法很早就开始研究了,早期初成雏形,朋友想借阅,他谎称丢失了。到五十三岁时,适逢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峰期,其书法教学方法应该十分成熟,要写下来,传于子孙。
因其珍贵,所以告诫儿子们说“其本此之笔论可谓家宝家珍,学而秘之”。
还说:盖自秘之,甚不苟传也。
这说明什么?说明王羲之家族书法学习是有秘诀的。
这就是王氏家族代代有书法杰出人才的秘密。
王羲之对自己的书法教学方法非常自信,他说“精专形彰而势显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天性灵者百日亦知。”
我在“扛起中国书法史半壁江山的王氏家族”一文中,曾列举了王氏家族数量众多的年轻人,他们在三十几岁,在做官的闲余时间其书法水准就已经达到了大师级的高度。其中王羲之七子王献之仅仅42岁,其书法水平就达到与其父并肩的水平。
而宋代以后的中国书法是什么状况呢?
无数书法家穷其一生,也达不到王羲之孙子、曾孙们的书法水平。
因此说,王家书法秘诀是存在的。这个秘诀由两部分组成:
一、以“尚象”指导书法练习!
二、王羲之家传笔法。
我们先看了解一下王羲之的“尚象”教学方法。
在《题笔阵图》中说:
每作一竖,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之坠石,每作一勾,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翼(宋翼)乃读之,依此法学,名遂大振。
在前面王羲之说“学者两月可见其功”,现在又说“依次法学,名遂大振”。这种把书法基本笔画按“尚形尚象”去训练,就是王羲之密不外传的家族书法教学方法!
1、横、竖
其宜横则正如孤舟之横江渚,竖则直若春笋之抽寒谷。
这横就是“千里阵云”了,如此浑厚遒劲,只有王羲之能做到。
2、点
夫着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如斯之类,各禀其仪,但获少多学者开悟。
王羲之的点,不但如坠石,如蝌蚪,还“顾盼有情”。
3、戈
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长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复似百钧之弩初张,处其戈意,妙理难穷,放似弓张箭发,收似虎斗龙跃,直如临谷之劲松,曲类悬钩之钓水,棱层切于云汉,倒载陨于山崖,天门腾而地户跃,四海谧而五岳封,玉烛明而日月敞,绣彩乱而锦纹翻。
4、折钩
夫以屈脚之法,弯如角弓之张,“鸟”、“为”、“焉”、“乌”之类是也。
5、单立人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立人之法如乌之在柱首。“彳”、“亻”之类是也。
6、反钩
踠脚之法如壮士之屈臂,“凤”“飞”“凡”“气”之例是也。
7、急引急牵,如云中之掣电,“日”“月”“目”“因”之例是也。
8、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
万岁枯藤
王羲之把横折钩比作“弯如角弓”,把单立人、双立人比作“鸟站在柱子上”,把横折弯钩比作“壮士曲臂”,多么形象。你如果这种方法去练书法,能不生动吗?
下面是我们当代的书法教学方法,与王羲之教学法相比,区别在哪里?
王羲之要求你写的笔画“要与自然界的某个物象联系起来”,当代书法教学要求你的“笔锋这么走”。王羲之指导你创造书法的“艺术形象”,当代书法教学指导你“写好毛笔字”。
差一点的在按笔锋路线“描字”,好一点的是在“写字”,心中没有“形的意识”。
那么学生所走的道路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当代书法教学典型例子:描路线
王羲之说:夫书者,玄妙之伎也。
就是说,书法是一门玄妙的技术。技即笔法。提高书法水平,要美学思想与笔法互为作用。
但“笔法为造形服务”,这是目的。书法的点画是抽象的,以抽象的点画去“状万物之形”,才是书法。
也许,王羲之在书论、笔势论十二章里已经透漏出不示外人的,家传书法教学法?这座宝库,真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体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