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养育者能够去承认自己不喜欢孩子,意味着他们开始学会如何照顾自己。
作者|三木水
责编|陈沉沉
在照顾和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感觉特别的孤独,总想要推开孩子,希望有自己的空间。但是,又觉得不能这么做。她的理智告诉她:做妈妈,要多陪伴孩子,尤其在孩子早期。但她真实的感受是:宁愿加班、做家务,也不愿意陪孩子。每当和孩子在一起,她都感觉到一种 “空落落、没抓没挠” 的孤独。这里,我们先排除一种情况:全职、长期照料孩子的父母。这个过程偶尔感受到烦躁,甚至想要推开孩子,这种情况,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一个人,长时间高度重复做一件事情,感到无聊、没有动力、有些烦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不是时间或者强度的问题,而是:很爱孩子,但做不到。就像我的朋友,仅仅是应对自己内在的情绪感受,她就已经有点顾此失彼、应接不暇了。所以,她没有能力再去承担一个 “母亲” 的身份和职责。和孩子在一起的那种 “空” ,那种 “惶惶不安” ,根源,就是她没有发展出 “照顾孩子” 的功能。所以,不是 “不愿意” 照顾孩子,而是 “没有” 能力照顾。成长过程中,一再受到干扰和打断,是导致我们自体破碎的原因。
但是,当他将感受分享给父母的时候,父母显得麻木而茫然。这种细节很多,比如,当他跟父母分享自己玩玩具时的开心,或者上学时班上同学的趣事,父母给的反应从来都是:久而久之,他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应该有这些感受,做这些表达。再扩展,他对自己的很多情绪和感受,都展现出了'不确定'的疑惑。
爸爸在屋里、院子里、沙发上打自己,妈妈在旁边手里不知道忙着什么,不咸不淡地劝一句:别打了。
缺少早期来自于父母的共情和镜映;父母对孩子有过多的发自于自己的需求,从而抑制了孩子自体的自由发展等等。但作为我们普通人,在感受上,最直接的感觉,可能就是 “破碎” 。这种 “破碎” ,让我们的自我有非常 “不稳定”、“不凝聚”、“不结实” 的感觉。
非常需要依赖外界某个人,某个人一撤,自己会碎落一地;关注点总是在他人身上,而并非在自己身上,好像自己不存在一样;
对自体破碎的人而言,外界的很多事情,都被体验成 “冲突” 。除了我们上面讨论的这一类现象:父母很爱孩子,但是会推开孩子之外,我的一位来访,就是因为站在35岁的生育窗口期,面对生孩子,犹豫不决,才来咨询。这个担心,我的很多 “不想” 生孩子的朋友,几乎说过一模一样的话。如果,我们的自体尚且没有建立好,还不够完整和稳定,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有一个担心:所以,作为我的这位来访,这不是一个生育的问题,这是自我构建的问题。没有准确的跟踪统计数据,不能对有代表性的人群做前后的对比研究,所以,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而这里,有一个角度是:如此大的差异,很可能是人们「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也就是说,在过去,并不一定是我们的自体凝聚得有多好,而是,我们更麻木。但是,到了今天,随着人们心理的整体发展,每个人都开始更关注自我——关注我们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是否被满足,自己是否过得更舒服、更自在。当自我需求的满足,变得更为重要,那么,任何可能会压抑我们的行为,就会被舍弃。当一个孩子,是踩着妈妈的创伤站起来的,那么,这对于孩子而言,又将是一种创伤。所以,如果家人中,有这样的情况——不想生孩子,或者,潜意识深处会推开孩子——作为家人,我有如下建议:也许,并非每个人都懂心理学,但是,我们可以尊重对方的选择。对方的成长经验,在ta心里发生着什么,让ta体验到了什么,ta有什么创伤,以及,ta为何做这个选择。如果ta的创伤,让ta现在没有准备好做父母,强迫,只能延续创伤。当妈妈推开孩子的时候,不要强迫这个妈妈去抱住自己的孩子。一个破碎的母亲,没能力承担起妈妈的责任,她自己是最沮丧的。而这时,任何谴责,都是一种赤裸裸的攻击和恶意,对改进现实并无帮助。第三,如果可以,在尊重的基础上,尝试去给对方支持。当对方不想在这个阶段生孩子,谴责对方为什么 “不生孩子” 会陷入死循环。不仅不会解决问题,甚至还会衍生出次级矛盾:你为什么不理解我?正确的做法是,你尝试和对方站在一起,看一看,对方为什么不想生孩子。这样,你们由 “势不两立” ,就转变为站在了同一战线,不仅不用成为 “阶级敌人” ,还能促进彼此成长,感情更深厚了。曾经那个小小的你,一定经历了无数次的被打扰、被打断、被打碎,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长路漫漫,当今天,我们再次尝试去做自我的整合,这个过程也不会容易,并且,会有反复。我有几位高频咨询的长程来访,他们的议题就是破碎自体的整合。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他们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仍然,走在这条路上。有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到轻松和愉悦,甚至觉得自己脱胎换骨;而有的时候,他们又会感到一切都没有意义,改变永不可及。
作者:三木水 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硕士,主攻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取向,带你从心理学看透世间万象。微信公众号:三木水心理工作室(hongcen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