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众电影可谓《被讨厌的勇气》电影版,值得推荐!
用电影的语言表达思想,用思考的力量逼近真相。大家好,这里是羊梨观影之“看电影学阿德勒”系列节目第四集。
这集我要聊的是一部比较冷门的印度电影,叫做《美好的人生》。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并不高,只有7.2分。如果不是男主沙鲁克·汗在中国的粉丝号召力,也许评分会更低一些。但我想说的是,忘了评分吧!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这部电影在豆瓣的低评分,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是一部特别特别典型的、以阿德勒心理学和哲学为主题的影片,关于阿德勒思想的“含阿量”甚至还要高于我这个系列前面所推荐的《嗝嗝老师》和《3个傻瓜》。
《美好的人生》有着不低的观影门槛,它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关于阿德勒思想的基础知识,最好是认真读过《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这两本书,或者看过我为这两本书所做的那些拆书视频节目。
因为,在阿德勒思想体系中,有大量颠覆传统价值观和思维定式的论断,如果是一个从来没有了解过阿德勒体系的人,可能会感到震惊、难以接受。
受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限制,编导不可能对观点展开详细的学术化的论证,所以那些毫无阿德勒思想基础的观众,就只能看到一个个的观点,却对它背后的支撑体系一无所知,就会怀疑电影是不是在灌鸡汤?
但如果你像我一样,精读完了这些有关阿德勒思想的著作,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那么对于电影中娓娓道来的一个个的思想的闪光点,就会大呼:英雄所见略同!
这部电影甚至在叙事形式上,都像极了两本勇气系列。在勇气系列中,青年在一个个夜晚拜访哲人,展开辩论;在《美好的人生》里,女主卡伊拉带着重重心结和困扰,一次次拜访心理医生贾汉吉尔,被阿德勒思想体系中一个个的反常识理论冲击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在生活中尝试做出改变,改善自己的处境。
在勇气系列的最后,哲人对青年说:“到此结束吧。并且,今夜是最后一次会面。”今后的人生道路,以及路上不断冒出的疑难困惑,需要青年藉由自己刚刚升级完成的人生操作系统去自主面对。在电影的最后,贾汉吉尔对女主精确无误地表达了一样的意思。
在观赏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都有种感慨,这部电影说它是勇气系列的电影版都不为过,甚至如果把片名叫做《幸福的勇气》都毫无违和感。
整部电影中的思想闪光点如此之多,涉及人生中很多个侧面的重大课题。篇幅所限,我这里就拎出一个点来聊一聊吧!
女主人公卡伊拉是一个年轻、有才华的女摄影师,厌倦了拍摄零零碎碎的广告片、MV,梦想着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但感情生活却一团混乱。
她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异性缘,却很难保持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男朋友老是换来换去,还都是又高又帅的型,闺蜜们不觉得这有什么,还挺羡慕自己,可自己却深深地陷入不安,潜意识里老是感觉自己的私生活是不是有些问题;当对方表白时,明明很喜欢对方,反应却很冷淡;和男友分开了,很想念对方,却又故作矜持不愿意主动开口表达;感情中遇到一些龃龉,自己有些不爽,却又隐忍不说,反而在别的事情上莫名其妙地爆发……
她和原生家庭的关系也相当紧张:跟父母长辈完全无话可说,就连交谈几分钟都特别困难。对于父母的关心,她的回应也非常粗暴。这种粗暴,甚至会让观众有点困惑:父母问她喜欢吃什么做给她吃,为什么她却这么不领情?
就这样,陷入长期的精神紧张、失眠,连吃药都没用。
一个偶然的机会,卡伊拉发现有位心理医生不是那么地端着板着,看上去挺有趣的样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了和这位贾汉吉尔医生的心理咨询。在一次次咨询的过程中,慢慢将她童年时的经历给勾勒出来了个轮廓。
原来她有过一段长期的留守儿童的经历。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去了外地做生意,把她留给了外公外婆抚养。她一直盼着爸爸妈妈回来,不停地给妈妈写信、寄出、写信、寄出,每封信最后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把我接走?就这样差不多写了有100封信,这个问题还是没有答案。
有一天父母终于回来了,却不是来和她团聚,还带回来了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弟弟。等到父母又要远行的时候,她在无意间却听到母亲跟外公说不可能带着两个孩子东奔西跑,只能带着更小的弟弟走,必须将她留在外公家里。
这让她感觉自己被父母抛弃了,从此再也不给妈妈写信,对父母关闭了心门,不再和他们说话,不再问他们问题。不抱期望,就不会有失望嘛!
后来,又过了很久很久,她已经上了小学二年级,成绩不好留了级。这时候父母回来干预了,要把她接走。但她这时候已经跟外公外婆感情很深,不愿意走了。父母却再次违背了她的意愿,强行接走了她。
当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没有来,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出现,武断地干涉自己的生活,硬生生切断了自己的感情羁绊。
在她看来,父母接她走不是因为爱她,也不是因为父母对抛弃她感到内疚,而是因为她留了级,让父母没面子了,因此才开始干预。这种不被看见不被爱的感觉,让她觉得委屈、愤怒。
重新回顾这段经历,勾起了卡伊拉被抛弃和感觉不被爱的痛苦,她在贾汉吉尔医生的咨询室里哭得伤心欲绝。
咨询进行到这里,卡伊拉为什么会在恋爱中表现得这么纠结也找到答案了。
阿德勒思想中的目的论告诉我们,人行为的背后都有着某种目的。因为这个目的,我们才选择了这种行为。虽然我们自己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卡伊拉总是率先结束一段恋爱关系,目的是未来避免再次面对小时候这种被抛弃、孤独的伤痛,在被分手之前,主动分手离开他们,好像这样就不会再受伤。
贾汉吉尔医生说:“作为孩子,当我们悲伤想哭的时候,大人们会叫我们不要哭。当我们生气时,他们会告诉我们'给我们笑一笑’。你知道原因吗?这样家里就能平静了。当我们怨恨的时候,他们不允许我们这样;当我们想要去爱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我们整个的情绪系统已经颠三倒四了,它无法运转。悲伤、愤怒、怨恨,我们不被允许表达任何事。所以现在,我们怎么能表达爱呢?”
看到这里相信有朋友会疑惑:这不还是从原生家庭里找原因的“原因论”吗?这怎么会是阿德勒思想呢?
在从前节目的评论区,也经常发现有朋友对类似问题混淆困惑,正好一并做个解答。
要知道,阿德勒的目的论,并不排斥原因的成分。相反,阿德勒本人也相当注重从咨询者的童年经历中去发现原因。
从童年经历中分析问题成因,是心理学非常基础的分析方法,无论是弗洛伊德派还是阿德勒学派,在这一点分析方法上是共通的;但是从童年经历和原生家庭中梳理来的原因中,能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就体现出不同学派的区别。
勇气系列书中所说的“原因论”,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里也被叫做“决定论”,就是童年经历决定了你成年后注定会怎样怎样。
但阿德勒学派的“目的论”是,只认为童年经历和原生家庭对你当今的状态有影响,注意是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影响。你未来能怎样怎样,仍然由你做主,被你的目的左右,而不是被原生家庭的童年经历左右。因为“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
正如影片中的贾汉吉尔医生所说:“为什么不能对这些恐惧说拜拜,一了百了?为什么不对人生重新说一次'嗨,你好’。我并不是说要你原谅你的父母,或者是不要生他们的气,做你想做的。但我想说,就一次,撤掉他们父母的身份看待他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人,就像那些总会犯错的普通人,就像你我。这些在童年的时候很难理解,但现在,作为成年人,至少你可以尝试去理解。不要让你的过去绑架你的现在,摧毁你美好的未来。”
如果是看过勇气系列两本书、或者是看过我从前《被讨厌的勇气》拆书系列第十七集节目的朋友,看到这段话时,相信一定会觉得心有灵犀并会心一笑吧!
关于原生家庭的分析,仅仅是这部影片中探讨的一个侧面。事实上这部影片的内涵极其丰富,思辨水平也极为厚重,一个个重要的心理学命题和人生哲学命题在对话和剧情故事的演绎中展开,没有书上那么繁复的论证过程,却藉由主演们精湛的表演和电影的质感呈现得愈发直观动人。
这既是一部以阿德勒思想为主题的电影,也是一部真正的女性主义电影。其编导为同一人,就像影片中的女主卡伊拉一样也是一位女性电影创作者。
电影出彩的不仅是思想深度,在电影技法的细节处理上也令我相当欣赏,尤其是处理情感关系的几处段落,有种增之一分则太浓、减之一分则太淡的恰到好处的完美感。
看完之后还有一点深深的感触就是:这是一部没有坏蛋的电影,大家都是不完美的普通人,包括女主卡伊拉自己、她的前男友们以及她的父母、朋友等等。然而,即便在没有遇到坏人的情况下,女主仍然陷入了严重持久的逆境。经过前面50分钟的铺垫叙事,女主的这种逆境竟然一点都不违和不夸张,会让我们觉得是一种很自然很合乎逻辑和情理的现象。
这些,不都像极了现实中的人生吗?
最后,再次向各位喜欢阿德勒思想的朋友郑重推荐这部电影,请大家不要错过《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