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黄河治理背后的故事
古代黄河治理
那么,这背后具体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宋金之际,黄河下游河道从河南经苏北入海,在淮安清口附近与淮河、运河交汇,使得三条河流之间关系密切,错综复杂。由于黄强淮弱,淮不敌黄,黄河夺去了淮河入海口,淮水往往泛滥成灾,洪泽湖被河水倒灌,整个江淮平原一片汪洋。
每逢黄、淮为灾,黄、淮两水便一起涌入运河,结果是泥沙积淀,堤坝崩塌,运道大受影响,多处航线淤塞成陆地。“黄河南行,淮先受病,淮病而运亦病”。清康熙初年(1662年),黄河夺淮旧道入海,黄淮倒灌直冲运河堤岸,大量泥沙被带进运河,以致河身淤浅升高,漕粮运输中途梗阻。
此外,元代开凿京杭大运河时,淮安清口至徐州一段的运道是利用了黄河河道的,所以这一段河道实际上是黄、运合一。
虽然这一做法在当时节省了人力、物力,但这一段运河河道的命运从此与黄河的命运息息相关了。黄河一旦泛滥,便会殃及淮河,与之相连的大运河也受害不浅,漕运也因此受阻。
元代时,京杭大运河山东会通河段经常受到黄河决溢的冲溃。明代,徐州以上黄河发生北决时,必定冲毁会通河,夺河东流,致使运河中断
清初,黄河河道四处溃溢,波及范围甚广,危害甚大。黄河中游决堤波及淮河,也影响到了漕运。《清史稿》载:“时河道久不治,归仁堤、王家营、邢家口、古沟、翟家坝等处先后溃溢,高家堰决三十余处,淮水全入运河,黄水逆上至清水潭,浸淫四出。砀山以东两岸决口数十处,下河七州县淹为大泽,清口涸为陆地。”
一是蓄清刷黄。明朝万历年间,潘季驯率先使用这一办法。其具体措施主要是利用清江以上的洪泽湖,尽蓄淮河之水,并筑高堰,抬高水位,然后注入黄河。
清初沿用了这一做法,并在洪泽湖口开挖一些引河来冲刷清口。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只是将泥沙推移到了下游海口,泥沙含量并没有因此减少。
所以,在初期虽然起到了刷深河槽,减少河口以上河道淤塞的效果,但是,随着大量泥沙在海口淤积,水流速度减缓,河床淤积加快,新的决溢又产生了。清乾隆以后,清口淤积日益严重,黄水倒灌之事常有发生。
二是借黄济运。因运河水源不足,故借黄河倒灌入湖之水增补运河的水量。黄河含沙量很高,运河在借黄济运的同时,也引来黄河的泥沙,黄河泥沙不断沉淀,导致河道变浅,给漕运带来新的困难,又不得不进行挑浚疏通,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三是避黄保运。自明代中叶到清代前期,为避开黄河之险,使运河有自己的河道,不再利用黄河作运道,曾多次改筑运河河道。例如明嘉靖年间开南阳运河,明万历年间开伽河,清康熙年间开中河。上述努力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淮河以北的运河与黄河分离后,航运状况大为改观。
但是,好景不长,新的问题不断产生。
由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淮河下游泥沙淤积,排水不畅,黄水倒灌,使江、淮之间的运河也出现了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离开了黄河,运河的水量往往不足;
2)虽然开通了新河道,但新河道距离黄河较近,如清康熙年间开挖的中河与黄河仅一堤之隔,仍不免受黄河之患。
四是遏黄保运。因黄河洪水时水势凶猛,经常冲决阻运,所以需要对其遏制。其主要方法是在运口坚筑控制闸坝,抵御黄水入侵。明万历时潘季驯修建滚水坝和靳辅治河时修筑减水坝,都是从这一角度考虑而修筑的。
从清顺治初年(1644年)至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政府虽然在治河方面下了不小的力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五易河道总督,但均未取得明显的治河成效。相反,河患日甚一日,往往是堵东决西,堵南决北,贻误时日,素称财富之区的“江南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淮安、扬州六府,连年灾荒,民生困苦”。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夏,持续大雨,黄、淮并涨,导致各处又发大水,决口30多处,淮扬地区灾情的疏报,纷至京师。河道之破坏与灾害之惨重,已达到了极点,水患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不仅如此,黄河水患还直接导致漕运严重受阻。
由于清朝财政物资运输主要仰仗漕运,官俸、军饷全赖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八省每年多达400万石的漕粮供应,所以,一旦漕运受阻,就会导致每年的漕粮无法照额完解,也不能按期运抵京师。漕粮无出,财政收入变成了无源之水,以致国库空虚,仓储无存,人民愤而揭竿起兵,社会严重动荡不安,清朝的统治陷入不稳固的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