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病网原创:穴位的故事269正营:头痛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少阳胆经的第16穴目窗,它有明目的作用。今天,我们继续沿胆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17穴正营,它对缓解因胆气不降引起的头痛有较好的效果,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头顶部的气血汇聚地
正,正当也。
营,军队驻扎的营地,有建设、营救之意。
正营,名意指胆经的阳热风气在此散热缩合并化为天部的阳气。本穴物质为目窗穴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阳热风气散热缩合并化为阳气,阳热风气没有因冷缩而变为寒湿之气,本穴起到了正当维持天部气血运行变化的作用,故名正营。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和枕大神经的会合支。
“正”,穴义解释为“正当”的意思。这种解释,我个人看起来有点牵强。如果有正当之说,那就一定有不正当之说,对于穴位而言,何为不正当和不正当呢?因此,如果从其位置来看,刚好位于头顶正中的部位,虽然不头顶的最最中心点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把“正”理解为“正中”可能更为妥当一些。
“营”字穴义解读为,营地、营救,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如果当名词来看,“营地“之意可以理解为气血汇聚之地;如果当动词来看,“营救“之意又有解除危急之作用,事实上,因胆气不降而引起头痛时,刺激该穴又确有“营救”之意,毕竟从解剖来看:'在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和枕大神经的会合支'。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正”命名的穴位,则包含了两条经脉的2个穴位及一个经外奇穴:
小肠经:支正
胆经:正营
经外奇穴头顶部:牵正
但符合命名规则的,只有正营穴一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以“营”命名的穴位,也只有正营穴一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正营穴定位
二、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胆经在头部有很多交会穴,前面几个是胃、胆、三焦经的三经交会穴;率谷、曲鬓、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穴,均是胆经和膀胱二经的交会穴;而本神、阳白,它又成了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了;到了头临泣又比较特殊,它是胆、膀胱和阳维的三经交会穴;胆经继续上行,到了目窗、正营穴,它又回到了胆经与阳维脉交会了。
那什么是交会穴?就是一个穴位上,有超过一条以上的经络经过,这个穴位就称为交会穴。如“三阴交”,这个穴位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那么人体上到底有多少个穴位具有同样的功能呢?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即使专业人员也不大清楚。经过我们统计,一共有89个穴位具有2条或以上的经络通过。
那与交会的阳维脉是一条什么样的经脉呢?实际上,我们在解读小肠经的时候就已经提到过它了。
阳维脉,“奇经八脉”之一,“维”有维系联络之意,阳维脉有“维系”人身阳经的功能。阳维脉联络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溢蓄气血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阳维脉在第4点的区域多和胆经交会。
正营穴的功效是“吸湿降浊”,这有可能与其靠近冠状缝有关。因为足少阳胆和阳维脉都属于阳经,气血物质丰富,火力十足,因此有湿气就易蒸发掉了。但因其靠近冠状缝,这有助于气血“吸湿降浊”,所以刺激它,可以让瘀积在额头的气血向周边散开,也可同时调理阳维脉的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三、缓解胆气不降引起的头痛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啥意思呢?肝是琢磨事的,但琢磨完了的决定权在胆。打个比方,肝就相当于军队中的参谋,而胆就相当于主帅,参谋出主意,但是否实施和怎么实施却在于胆。我们平常形容这个人有决断力,通常说他有“胆量”,而对于那些优柔寡断之人,我们通常形容他为“胆小”。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对于那些脑力工作者,我们通常会有很多“头痛”难办之事,这就是“肝事”,也就是说,我们想出了很多解决此事的办法来,之所以没有下决断是选择A方案,还是B方案,是因为“胆气”不足,胆气不降,如果真的决定下来了,不管是选择A方案还是B方案,就相当于“靴子落地了”,反而不那么头痛了,因此,当我们为遇到烦心的事头痛、头晕时,我们可以刺激正营穴,有助于胆气下降,从而缓解症状,而用砭石刮拭是很好的方法。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吸湿降浊
【主治】
头痛,头晕,目眩,唇吻强急,齿痛
五、总结
1、头顶部的气血汇聚地
2、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3、缓解因胆气不降引起的头痛
这正是:眉头一皱计上来,犹豫不决把人害,皆因胆气难下行,正营一穴头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