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太 | 瓦砾斋笔记(141—160)
作者简介
周公太,研究员,常熟博物馆原馆长,江苏省馆藏文物鉴定定级专家库专家,上海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兼职教授,上海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客座教授。
瓦砾斋笔记(141—160)
周公太
141 丁福保《古钱大辞典》,录常熟许元恺著《选青小笺》钱谱十卷。卷一载古刀币及秦圜法,卷二至卷七载汉至明钱,卷八以下为压胜品。其皆依所见者图之,无摹拟失真之弊,识者谓该谱论古币不遵《路史》、《洪志》之异,尚有制,惟所见有限。按:许元恺,系清乾隆间都昌县丞书法家许廷诰之子。字宾门,国子监生,擅八分书,收藏古钱甚富。
142 常熟博物馆藏白瓷观音坐像1件,通高17.8厘米。观音作坐势于椭圆形莲花座上,底部中空,足下饰有汹涌澎湃之海水。右旁设一柱,置双铺首香炉。腕戴环钏,项佩缨络饰圈。右腿盘坐,左膝拱起,右手则偎胸持一经卷。神态超逸安详,深具含蓄之美。尤其是所披袈裟随着身体的转动似随风飘动,具有极强的质感。据所施象牙白釉特征考证,应系明代晚期德化窑产品。
143 章有成,字成德,号珍川,明代珍门庙人。韶州府同知孙鼒之孙,因从外祖而改姓章。其自幼熟读经史,及长善文能诗。为明嘉靖四十五年(1564)举人,授瑞安知县,以考绩最优赐金宴并加五品官服俸禄,人称"异数"。在任为政清廉,惠爱百姓,迁彝陵知州。施政如一,为民拥戴。后因父丧归,服除吏部诏以循良荐用,惜令至其已病卒于家。
144 白茆芙蓉村红豆树,系明嘉靖间山东副使顾玉柱仲子顾耿光自海南移植于其所居芙蓉庄中,因与碧梧相错,故名碧梧红豆庄。后该庄曾归其外孙钱谦益。明清之间,此树开花结果见载者计有崇祯十四年,顺治十八年及康熙三十二年。兹后即芜落于村野,乾隆间树枯,乡下将伐为薪,发根而见大蛇,遂受惊而止。阅数年复荣,至道光四年又花开似锦。最后一次开花结果,则时在1932年。
145 近代虞山派篆刻大师赵古泥曾为邑中金石鉴赏家沈煦孙治青田石巨印一方。该印高10.5厘米,纵横均5.8厘米,印文日(曰?)"虞山沈煦孙字成伯号师米鉴藏金石印",为起行格朱文篆书。顶端则镌魏碑四字铭文"吉金乐石,与世久长。摩挲考订,学著欧阳。施毡施蜡,古墨生香。留此朱记,保我收藏。"一侧落行书边款"光绪丁未仲冬成伯铭,古泥刻。"该印书体兼具,文字特多且体量硕大,镌刻精良,可称赵印代表之作。
146 黄廷鉴,字琴六,原籍赵市先生桥,后移居邑城六弦河。系叶坤子,从外祖改姓为诗人黄叔灿嗣子。乾隆五十五年(1790)生员,少游同里赵用翮、王庭筠之门,善诗词,尤精考据之学。对邑中掌故及方志有独到研究,手校书籍逾百种。晚年以经学提倡后进,曾与言朝标、王家相、蒋因培等名士十三人结“乡耆社集”,传为文坛佳话。著有《琴川三志补记》、《虞乡续记》、《古虞文续录》、《小酉山房剩草》及《第六弦溪诗文钞》等。
147 清嘉庆四年,朝廷广开言路,常熟布衣周砎伏阕痛陈十策,凡一万余言。仁宗闻知大为感动,欲将其破格擢用。殊料,几为内大臣所力阻,并疏以“言悖狂妄”论罪。时将此事交刑部会审,却有从轻发落及严治于死两议,后部臣折衷以“沿途提解”之语上奏。仁宗阅报,取朱笔抹去,先旁批曰:不必。复批:着沿途好好护送回籍。事遂得寝。
148 一代才女柳如是曾铸梳妆铜镜一。该镜背面正中饰蘷螭纹,刻画飞动。其外有铭文曰:官看巾帽整,妾映点妆成。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旁刻“靡芜”而篆文。另在置镜小叠架上,镌“绛云楼印”四字。
149 70年代初,吴中古籍版本专家江澄波先生受北京图书馆善本部之托,前往常熟访书。萧洪迈先生出示所藏明归昌世《记季父遗言遗事》一卷,为归氏手写原稿,钤有"虞山归曾祁寿与读书室收藏"印记。江见而心仪之,虽是书仅十五页,然因系名人墨迹且属未刻稿本,故从优估价为一百五十元。萧翁不谙书值,询之他人,对曰:识者难觅,物得其所。遂连夜请江取去。后北图丁瑜、路工两学者赴苏,即将此稿携归该馆收藏。
150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中,以会试最重。得中者称贡士,即可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之殿试并钦点成进士。殿试有三甲之制,一甲仅三名,称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二甲百名左右,称赐进士出身,择优者为翰林院庶吉士、六部主事或外任知县;三甲300名以内称同进士出身,名列后者仅充儒学教谕等县吏。同为进士有天壤之别。然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常熟孙师郑以殿试三甲第31名同进士出身被钦点为庶吉士,殊属鸿运。
151 《中国古代书画图录》载常熟博物馆藏明代张维《林风涧雪图》,为绢本。构图采用平远布局,于一片宽阔宁静水渚之上设山石、小屋、树木及人物等。背景则峰峦叠嶂,山泉自中峰汩汩而下汇入平湖。笔墨沉着含蓄,画面充溢隆冬萧瑟之气。据右上角落款题记,此画绘于天启元年六月。
152 清雍正、乾隆间,邑中有包镜清者,幼时父母双亡,依舅氏生活。其舅家恰与汪浣仑老琴师为邻,镜清遂学琴于汪。十岁能成声,十五而技精,尤擅于《梅花三弄》。唯家贫无力购佳琴,曾借商贾蔡姓之古琴弹奏五年,后蔡忽受人唆使,拒绝再借。镜清乃与舅泛舟尚湖,携琴载酒并酬酒于作别鹤之曲曰:“琴乎!琴乎!与尔无缘,乃如是乎?吾与尔从此别矣!”语毕泪如泉下。可怜痴琴之人,归仅月余即病殁。
153 白茆山歌起源,当以明代景泰间浙江云和知县白茆芙蓉庄创始人顾立石刻墓志,为传世最早之实物。该石1984年出土于虞山北麓报慈桥,由湖州府学训导陈颀撰文,湖广衡酃训导张懋书法,江西泰和县丞丘方篆盖。志文通篇用七言叙事诗歌形式,记录了顾立上下七代世系、籍贯和生平事迹等,每二句押一韵,读之婉转悠扬,琅琅上口。具有极为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154 常熟博物馆藏清末《蝶恋花》扇面1件,为洒金笺。画面设山石蔓花,于左上部绘一黄一黑两只大蝴蝶,相互追逐于花丛之中;中间则有两粉红小蝶随影嬉戏。兼工带写,设色妍丽,深具田野生活气息。落款为“癸巳(1893)暮春仿清馀女士笔意,写于听琴书屋,筠秋。”下铃“筠”、“秋”两朱文小印。按筠秋姓赵氏,为《孽海花》作者曾朴家中的女教师。此画当为其在光绪十九年作于曾氏虚廓园中。
155 吴允庄,字砚溪,别号云莽、雅宜山樵等。早岁投邑中名画家陈摩门下习花鸟,后专攻山水。师法王翬,摹王画形似,故有“吴石谷”之誉。1956年与夫人金静怡应苏州市艺联招考,双双入宫扇合作社为画师。1958年调文化工艺厂国画工场,与朱西村、吴石渔合称“山水三鼎甲”。60年代初又受聘吴门画苑设计室,为“十老”之一。其晚年患重听,人呼之为“聋先生”。1972年卒,享寿69。
156 清康熙间,山西汾州人郭朝祚以云间郡亟来署常熟县事,为政清廉,爱民如子,深受邑人拥戴,称之为“郭老佛”。在其秩满去任时,士民相率远送,以示敬意。并众议公立一碑,以思其德政。碑刻成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正月,正中镌“老佛碑”三擘巢大字,书法苍劲雄浑,笔力天成。常熟素称礼义之邦,于此可见一斑。该碑原位于西门外山前塘维摩寺下院,今收藏于市碑刻博物馆。
157 明嘉靖间,常熟顾山周氏家藏有三宝物。一为古剑,属汉江阴侯吴良故物。剑上有铭:百炼金刚,杀气难当。将军佩此,威震四方。后曾归山东按察司副使藏书家杨仪。一为直径逾尺玉盘。另一为王羲之书法真迹,其上唐宋名人题跋殆遍。周氏曾请吴门文征明鉴定真伪,文曰:谓其真,则真迹从未过目。谓其赝,但唐宋诸公所书皆咄咄逼真。此三物,今皆不知流传何处。
158 言子籍贯,昔颇多争议。汉《史记》载为吴人,三国王肃称鲁人。唐司马贞《史记索引》认为吴郡有言偃冢,应属吴郡人,但未讲言偃冢是否在常熟。直至吴地最早方志唐僖宗时吴郡人陆广微所撰《吴地记》,方明载言子墓及言子故居在常熟。但今传此书经考证,系北宋初期人所重纂。惟2002年4月24日,常熟城北黄河路明日星城基建工地出土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所刻《施遂墓志铭》一方,其志文载墓主“生兮言偃之侧,没窆虞山之东”,则是为现存最早可确证言子为邑人之实物史料。
159 庆福银楼原位于县南街,系创始于清代中晚期之百年老店。常熟博物馆藏有该店于清末民国初所打制银质清代年号钱3种。直径2.6厘米,依方孔圆钱形制,正面分别凿印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和光绪通宝,背面刻“宝苏”满汉两种文字,并加钤“庆福裕记”戳记。按:此类钱币又称套子钱,专为民间喜事庆典等活动所特制,皆制作规整,精巧可玩。
160 朱瑞,清乾隆间珍门沈市人。幼时父亡,家境贫寒,常贩履至县北茅塘桥。其处有僧名补石者怜而教其识字并授予针灸之法,后遂以力田卖药致富。晚年能诗词,通音律,熟《南北九宫谱》及《中州韵学》,尤擅吹萧。于音律讲究四声阴阳之奥,能别清浊之微,名士徐涵评价曰:赵渭南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瑞其景中人矣!朱瑞还擅识奇字,据传四方之士为问奇字过访其楼者,终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