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生命虽为苦,过往便成尘

苦难,是人生的主旋律。

而人生所有的节奏都应该是围绕着主旋律所谱写的乐曲,这样的曲子才足够和谐,如果每一个节奏都在抗拒着主旋律而各有论调,那这样一个曲子就是不符合节奏的败笔。

对于人生来说就是如此,接受苦难作为人生的核心旋律,并不是一种悲观的处事态度,而是接纳了生命本质状态之后的坦然与释怀。

因为在人生漫漫长路上,情绪产生的负面影响比问题本身更严重,只有坦然地去接纳问题,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止损,但是大多数人选择的却只是用负面情绪与问题对抗,导致问题伤害的更深。

所以说,不要抗拒生命的本来状态,能够接纳生命本来的面目,才能更好的去生活。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摆脱不了的人生真相,但正是因为这些苦难的存在,才让我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本质,具备正视人生的态度,只有当我们开始正视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时,才能让自己的心灵走上成熟之路,让自己用更好的状态去度过这一生。

当你能够正视生活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去生活,只有接纳这个问题之后,你才有可能用自己更好的能力去超越问题。所以面对人生苦难最好的态度并不是抗拒和逃避,而是直面与接纳。

在《小窗幽记》之中有一句话,叫:到来都是泪,过去即成尘。

这是一句非常美的话,意思就是说:那些即将到来的岁月,可能会夹杂着许多苦难与泪水,而曾经那些已经逝去的日子里,不好的事情也会变成飞烟消失。

不管你现在的生活是富贵还是贫贱,在你当下所处的生活中,苦难都是自己的主要感受,你能够用自己的主观努力改善生活的某些状态,但是改变不了生命的原来本质,所以未来仍然会面对着想象不到的问题和痛苦。

但是,当你回首望去曾经走过的路时,你会发现,即便你遇到了很多苦难,但是那些苦难都已化成飞烟,消失在岁月之中了。

所以苦难是人生的主旋律,但同时人生也没有过不去的问题,接纳人生需要接纳的,才能改变生活能够改变的。

庄子曾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

意思就是说:人这一辈子,忧愁是与生俱来的。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子舆和子桑是朋友,有一段时间,下了十来天的雨,子與就说:“子桑应该很久没吃东西了。”

于是带着饭到子桑家里。

子與到子桑门口的时候,就听见子桑在家里又唱歌又大叫,甚至还一边弹琴,一边呼喊着父亲,母亲,还呼喊着天地。

子與慌忙进门问他:“你又唱歌又念诗,为什么这样?”

子桑就回答说:“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让我这么困乏和窘迫,但是没有找到理由,父母也不希望这样,苍天没有偏私地覆盖大地,大地没有偏私地托载所有生灵,天地也不会单单让我一个人贫困,所以我想办法寻找让我贫困的理由,可是一直没找到,但我还是这么极度的匮乏,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命。”

道家思想提出一个智慧叫“安之若命”,人生贫富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命是人生自然的际遇,是我们无法感知而且无法抗拒的一生,其中有许多因素都是自己无法主导的,我们的主观行为能够改变的仅仅是生命的一部分,而生命的主旋律却是我们无法拨动的,诸如苦难就是如此。

所以当我们面对着人生不想面对的局面时,顺其自然,安之若命,做命运的朋友,把它当成自然,当成天然,这样才能释怀那份负面情绪的伤害和影响。

接纳命运与顺应自然,绝不是消极的面对人生,而是坦然接受生命的本来状态之后,在自己能意识到以及可控的范围之内避开情绪的负面影响,用理智去处理问题,这样尚且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如果连最起码的接纳生命本来状态的勇气与觉悟都没有,那自己该拿什么去遇见更好的人生呢。

当你足够客观理智的去看待看似不好的问题时,不仅能释怀负面影响带来的伤害,反而会因为这个负面事情而产生好的机缘,世间万事福祸相依,所有的问题看似是一个绊脚石,但当你解决这个问题之后,这个问题反而能帮助你登上一个更高的平台。

所以苦难并不是人生的障碍,反而是让人生觉醒的途径,善待你的苦难,将它融入生活,融入自己的态度,这是对生命合适的尊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