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魅力【6】——赵芾(宋)-江山万里图卷

一、作者及作品介绍

赵芾,南宋高宗时期画工,生卒年不详,京口人(今江苏镇江人)。高宗绍兴年间寓居北固山。
《图绘鉴宝》对其有所记载:“赵芾镇江人,作人物、山水、窠石、江势波浪,金焦二山有气韵、有笔力,师古人、无院体惜乎,仅作一郡之景画意不远耳。”说明了其绘画的品质。
传世作品《江山万里图》(45.1×992.5 厘米),水墨,纸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江山万里作为绘画题材在中国画中是极为多见的,如唐代李思训、吴道子、北宋王希孟、南宋夏圭及明代吴伟都描绘过江山万里,而相比之下赵芾的《江山万里图》卷却是这类题材山水画中独具一格的一幅佳作。
画中山石相连,重重叠叠,云烟相绕,水波荡漾急促,间以人物,车马,村落等进行点缀,路径一目了然,丰富而多彩。尤其是画卷尾部是一片湍急的海水,与远处的天空连接,形成水天一色,气势磅礴之景。

二、画面构图及其内容

纵观《江山万里图》,其构图精妙,灵活运用“三远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方位的取景,使得画面丰富多彩。
此外从其画面来看,我们可以将《江山万里图》分为三段,每一段都是以山石为起首,以江水及远山收尾,最后一段为最长。
至左向右展开长卷,第一段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缓缓升起的一团一团的云雾及远处淡淡的山峰,接着是以局部特写的取景方式刻画离画家较近的大块石头作为近景,中景作者以远眺俯瞰的角度刻画出一片山群,观察细致入微,甚至连环绕大山的小路及山洞口的柴夫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观者眼前,最后是茫茫无际的江水随风而动,一艘载客小船奋力前行,而有三两只商船停泊在远处山脚。
第二段以浸没在江河之中的远处石头为开端,其前景是对石头及小路的特写,而后是高大的山峰,进而形成鲜明对比,再往右是茫茫江水,与朦朦胧胧的远山。

第三段是三段中最长、内容最多的一个部分,作者以俯瞰的取景方式,描绘了由两座桥连接起来的三座山群。从右至左观看,首先近处的山通过建立在江河之上的木桥向后延伸而连接远山,将观者的视线带到远处 ;后再由中间的桥往前延伸将远处的山与左边近处的山峰连接,将观者的视线引向左前方,画家这样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的空间处理手法,必然来源于画家的巧妙构思及布局,完美展现出画面中的“势”,仿佛我们就是画中的人,沿着画家的笔从山的一边到另一边。

三、情感内容

结合作者赵芾生活的年代及环境,可以将这幅画视为画家内心情感的抒发,《江山万里图》是在南宋抵御敌军侵犯,国家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产生的画作,复兴北方一直是南宋人民的心愿,但却没有能力实现,内心既渴望又无奈,此时的赵芾也必然受到这种时代背景的影响,如诗人作诗来传情达意一样,画家也可通过描绘祖国大好河山以达到寄情的作用,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性与抒情性。
《江山万里图》中坚不可摧的石头、随风飘荡的船只及波涛汹涌的江水不仅激发了作者高昂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希望早日实现复兴的愿望,整个画面由于江水的起伏使得画面紧张意味浓重,也正是对当时南宋与敌军相对紧张氛围的反射。
四、《长江万里图》高清大图欣赏
(建议横屏观看)

【参考文献】

(1)周玲玲.《江山万里图》及其艺术特征[J].艺海,2020(05):50-51.

(2)陈野《南宋绘画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4)(美)方闻,李维琨译.超越再现:8 世纪至 14 世纪中国书画[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