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所在的单位,这种类型的员工变多了,就是一个公司解散的信号
【网友投稿】
三年前,我在某商业地产做总务工作。
对于那份工作,我原本也没什么意见。
这工作实际干起来内容很杂,协助专卖店招聘员工,采购办公用品,消防安全到协调设备维护保养等待,都是我们的工作范围。
部门加上主管一共九个人。
公司人还挺多,平时觉得工作量太大,实在是挺累人的。
但因为觉得比较稳定,所以也没有离职的打算。
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某个人。
某年五月份,她作为新人入职,直接空降在我头上,成为了我的“领导”。
你们可能纳闷,我为什么要在这个尊称上打双引号。
因为我原本的直属领导,也就是部门主管仍然还是老位置。
而她呢?
坐上了一个突然凭空出现的新职位:总务“代理主管”。
当时我在这家公司也呆了快三年了,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自称【代理主管】。
真正的主管解释:她,代理主管要在这学习管理经验,算是他的副手。
平时如果主管不在,那么代理主管就是部门的领导。
好家伙,“学习管理经验”?
入职之后要学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而是学习如何管人?
那个看起来岁数和我差不多姑娘,不简单啊!
可实际上呢?
经过部门里其他人的观察,她的“学习精神”一直没有显露出来,反倒是展示了不少相反的精神。
一天到晚坐在她背靠窗专座上不知道做什么,而且还经常带着耳机摇头晃脑。
我不知道其他同行平时工作是不是这样清闲。
但在我公司——是商业地产,下边有几百家商户。我们部门只有这么七个人,一天到晚忙到跑断腿,几乎不存在坐在座位上超过半小时的情况。
她分明就是在摸鱼偷懒,但主管装作看不到,还和她笑哈哈的!
早上经常十点以后才过来,下午四点以后就经常找不到人。
她的理由五花八门:
“出去开会”
“接受培训”
“出去考察其他商场,学习管理经验”
“去乙方单位监督工作”
的确有关部门偶尔会找我们开会,但那个说白了——就是过去听听,带着资料回来整理一份交上去就得了,和日常工作的强度比起来,那就和休假差不多。
至于最后一条“去乙方单位监督工作”,就是纯粹胡扯了。
按合同办事,人家用得着你监督吗?再说我们这多少家合作单位,难道我们几个人还都得挨个跑不成?
后来吃饭的时候,有个同事说:“上周三她去考察了?那天我休息,正好撞到她带着小孩逛商场,看起来蛮开心的......”
这就是她的工作方式。
但就算这样,她从来没有受到过任何处罚、警告,连一次训斥都没有。
显然我主管知道内情,所以从来都是对她满脸笑容,也从不给她布置什么真正的工作。
所以:
部门多了一个人,但也根本没多!
不知道她是走谁的关系,反正我小职员也惹不起。
反正工作还是和以前一样做,管好自己就会眼不见心不烦。
——直到年底评绩效,发年终奖的时候为止。
她被评为部门业绩第一位,拿到最高的四个月的年终奖,还有来自公司大领导的其他嘉奖。
我的心彻底凉了,年后辞职并很快离开了公司。
小编点评:
后来这位网友也声称,自己不是玻璃心,不是嫉妒。
哪怕第一位不是他,多半也轮不到自己拿。
他辞职的原因只是深深地觉得:在这家公司里,努力工作毫无意义,没人在乎。
没错这里“毫无意义”所指的含义,并不在于工作价值没有被认同,反而是更加浅层、直接的东西。
打工人积极投身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升职加薪,赚更多的钱。
出现“代理主管”这样的人,那岂不是意味着做什么都白搭?
再苦再累,升职加薪和年终奖都是别人的?
那么员工岂不是变成小丑了?
这位网友说,在他辞职之后,“代理主管”很快升了经理,但现在也毫无意义了。
因为前公司经营不善,终于在去年十二月关门大吉。
他觉得一点也不意外。
部门的工作平衡被打破。
很快另外两个同事也辞职了:一般是因为工作激增无人分担,另一方面他们也看不惯那位“代理主管”。
不仅仅是总务部门,听说她升职之后,也因为完全没有工作能力引发了中层领导们的不满。
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老员工和有能力的中下层管理也纷纷辞职,原本安定的部门人事开始陷入波动,陷入恶性循环。
总结:
老板们最好想清楚了——努力却得不到回报的话,优秀的打工人们就会“躺”下来。
反过来也可以这样建议:在找工作的你,最好避免找到这种公司!
因为,当一个单位里这样“拿工资不干活”的关系户变多了,可能公司就离关门也不远了。
讨论
你所在的单位有关系户吗?
你觉得关系户变多,是公司倒I闭的征兆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